网络事件营销,是事件营销在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下自然诞生的一种营销手段,它是企业以网络为平台,通过精心策划、实施的,促使公众主动传播相关信息,并引发传统媒体关注,形成舆论热点的营销传播活动。网络事件营销可达到加强公众与企业联系,提高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塑造企业良好的形象,最终达到促销商品的目的。
“互联网总统”奥巴马
如果你第一次听到人说:“我要在互联网上通过网络营销来竞选美国总统。”你一定会大笑,并断定此人是个疯子,将之当成笑话。但后来这个人成功了,他就是被称为“互联网总统”的奥巴马。
“谁能顺应时代潮流,谁就能把握历史的命运”,这句话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在21世纪这个互联网时代,奥巴马顺应了潮流,在竞选总统时利用网络扩大在年轻选民中的影响力,成功当选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改变了历史,创造了奇迹。
这缘于网络事件营销这种营销方式具有受众面广、突发性强的特点,在短时间内能使信息达到最大、最优传播的效果,快速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的过程中,他首先确定了自己品牌年轻化的战略定位。面对老将麦凯恩的攻讦,他更是巧妙地借力打力,将“年轻”视为自己的优势,正如李光耀说:“在信息时代,年轻和一个灵光的脑子是巨大的优势……尊重老人在信息时代似乎管不了什么用。父亲未必知识最多,孙子也许懂得更多。”
处在信息时代的2008年,奥巴马既年轻又有灵光的头脑,显然比麦凯恩所谓的经验更具优势。在年轻化定位的指导下,奥巴马充分利用同样年轻、强势的网络媒体不断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迎合了美国新生代选民政治热情高涨的趋势。
互联网时代,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
网络特性带來机会
网络传播的特点是:双向性、共享性、快速性、广泛性。网络这种虚拟交互传播拥有独特的特性,而这些特性带来的效果是一般事件营销所不能达到的。
1.广泛参与性
2010年年底中国网民达到4.57亿。全世界网民总数过去5年翻了一番,2010年超过20亿。也就是说,全世界近1/3的人口在使用互联网,如此广泛的参与性,是任何媒体所不能达到的。足够的受众基数,是事件营销达到效果的一种保障。
2.互动性
网络,是一张无形之网,把每个人连接起来,但不是静止的,而是活动的。网络的互动性体现在每个网民都有发言权,由于是匿名的,其发言的内容更是不受限制。网络事件营销需要调动网民多种感官,引发丰富的联想和情感共鸣,从而导致互动传播,文字、声音、图片、视频……都是互动的工具和手段。网络事件营销,如果没有受众的互动,等于顾影自怜。
3.时效性
网络的时效性是传统媒介不可比拟的。纸媒出版周期常以天或周甚至月来计算;广播、电视的播出周期以天或小时来计算,还要加上节目时段安排的限制;而网络的更新周期却是以分钟甚至秒来计算。信息的发布和反馈都是即时生效的。而且随着信息碎片化,网民不需要像传统媒介整理好长篇大论才能发出信息,只需要一句话,一张图片,便能达到传递信息的效果。最早报道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消息的,是各大网站。5月12日下午2点46分,新华网最早发出快讯:四川汶川发生里氏7.6级地震(编者注:最后定级为里氏8.0级)。15:02央视才播出了第一条消息,比网络慢了16分钟。
正是网络的这种时效性,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一夜成名”的机会。
2009年9月一个自称“彪悍的小y”的网友在ChinaRen社区发帖曝光自己的“私生活”,一夜间让数千万混迹在ChinaRen的年轻人找到了共鸣。在这些“80后”和“90后”的追捧下,在短短几天内的点击总数就超过200万,回复讨论突破了10000条,这个“无厘头”的新锐人物瞬间蹿红了整个社区,甚至波及到其他网站。
4.包容性
网络的包容性体现在受众和信息内容两个方面。传统媒体,有特定的受众,在很多阶段传播限制。而网络则海纳百川,从刚识字的孩童到能握鼠标的老人都可以上网,可以发表言论。对于信息,没有数量的限制,内容审查也相对滞后,广泛的包容性,使得网络成为包罗万象的世界,网民可以在网络中进行任何“创意”。网络为事件营销松开了束缚,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5.成本低
一台电脑,一台网络交换机,这就是发起一个事件所需的基础成本。
2009年网络上疯传一个视频,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个广告却乐此不疲。这就是依云水制造的轮滑宝宝们的网络病毒营销。在60秒的广告里,96个特技美化的轮滑宝宝,展示着他们高超的轮滑技巧,肢体灵活,表情生动,所有人都被他们可爱的样子所倾倒,通过视频很好地传递了依云水liveyoung的产品卖点。这支广告在YouTube上短短一周内的点击率就超过了600万次。可以说,依云水不花一分钱的传播费用便赢得了网民的心。
6.效果透明化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网络红人炒作事件,通过网络监测,企业可以即时观测到事件的发展态势和网民的关注度,获得想要的数据。传统媒体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很难达到这样透明化的效果。网络解决了企业数据收集难题。
(价值中国作者:李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