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平
这是一个你在宁波街头每天都可能会遇上的人,在清早街道热气腾腾的早点车旁,在社区后面塔吊轰鸣的建筑工地上,在单位旁边的小快餐店,夜晚公园门口的擦鞋摊,在药行街开膛破肚换下水管道的修理工中,或下午四点钟北仑码头巨轮靠岸卸货时长长的搬运队伍里,就算你是一名资深宅男或宅女,平时不爱出门,一个电话后跑到你家敲门送上外卖的那个小伙子,也很有可能就是他。但你肯定不知道他汗水涔涔的笑容后面,还藏着另外的一个秘密身份,那就是他是一个诗人。尽管写作时间不长,但拿出来的作品已比较像样,有情感、有生活。也有较强的细节设置能力,这首先得力于他真切的人生感受,其次是对前人经验的学习和借鉴,再其次,可能取决于他个人的悟性和天性中的文学基因了。
打工是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名词,但在中国,这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名词,相信在以后也会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使无数农村的年青人扛起铺盖走进城市,试图在冰冷的水泥地上寻找他们的梦想,并用父辈抡镢头挥镰刀的手,慢慢学会了使用工程机械、仪表和电脑。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幢高楼,每一座大桥都留有他们的汗水和心血,都市的春天因此而更見美丽。每月一两千块钱的工资也许只能让他们勉强维持温饱,但更饥渴的可能还是在精神生活方面。吕付平的幸运在于,当他的伙伴们习惯在街头桌球台和网吧里打发时间的时候,他却爱上了诗神,或者说诗神找上了他。多年压抑着的情感终于找到一个奔泻的决口,那种力量是强大的,这可能也是他的诗为什么能打动我们,让读者的心不由自主被陷进去的主要原因。
当然,热爱写作是一回事情,能不能把作品写好,或者说写得更好是另一回事情。三百年前的甬籍著名学者黄宗羲平时见一条小蜥蜴都怕,但在精神和文字中却能上山打虎,下海擒龙,力敌万人。同样,一个装卸工人能够扛着两百斤的箱包小步奔跑,但面对一个稍复杂一点的词语,可能就会让他感觉力不从心。物质工作和精神工作毕竟是两股道上跑的车。需要有不同的素质、涵养和技术来对付。吕付平是好学的,也是有悟性的,在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短短两年时间,他就把自十年前的郑小琼到十年后的唐以洪、中国打工诗歌最拿手的功夫基本都学到了手。他的题材的选择,声音、语调、情感的控制,都掌握得相当到位。但在语言和结构方面,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总体上感觉还比较粗糙,个别句子语法也有问题。一想到这是个读了没几年书,写了也才不过两年的作者,能写到现在这份上,应该已是相当的不容易了,因此也就不想再苛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