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条道路通未来

2012-05-08 04:07鲍仁勉
文学港 2012年5期
关键词:跨海大桥海天公交

鲍仁勉

新世纪的第一年,同三高速公路就在离我家前面不到五百米的地方开建。那时毎当傍晚有闲暇,我就会到这铺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且无人光顾的路基上去看工程的进展。四年后,又沿着这条刚开通不久的高速公路去了温州和温岭的长屿峒天,感受到了畅通、高速与方便。

2008年,当杭州湾跨海大桥刚开通不久的“五一”节,我就在第一时间里去了海盐的南北湖旅游,为的就是一睹这举世闻名、世界上最长的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雄姿。大桥集交通、观光于一体,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护栏,海天苍茫中“长桥卧波”的迷人风采,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至今我还珍藏着天蓝色的以大桥海上平台“海天一洲”作为封面的2009年版精美的《中国邮票》册集,特别是中国宁波的那个红色印章,特让我感到自豪。

而我们宁波市在交通方面的投入,的确是令人瞩目——近几年来,如彩虹般横跨在三江六岸上的桥梁一座接着一座建成。从奉化江的明州大桥、长丰桥、琴桥;姚江的湾头大桥、青林湾大桥和重新修建的姚江大闸;甬江上的外滩大桥和庆丰桥,无一不为缓解日益增多的车辆和人们的出行带来了便捷。

我这人一向比较笨,连自行车也从来没有学会过。结婚前家住在东江边的一个小村落里。那个时代,这鄞、奉两县交界的地方偏僻,交通自然更加闭塞。当时老伴来我家,就骑着他那辆因上班路远,不可或缺的“永久”牌自行车,在石板路上一路巅簸着行进。他也怂恿我去学骑车,可是你想想:那時农村里对一辆自行车是什么概念。哦!这么大的姑娘家骑着未婚夫的自行车在晒场上瞎晃悠——炫耀还是丢人现眼?算了算了,以后要学有的是机会。

从此后我就与公交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现在我女儿家住江北,儿子住在江东,我自己家在姜山。一星期要去上两次老年大学。于是我就拿着个公交卡三天两头、自由自在地跑,毎趟车刷卡只需一元二毛钱,也不必像从前那样非得准备好零钱不可。况且现在的公交司机绝大多数态度和蔼,在人行道前礼让行人。若大热天里乘公交车还有空调,一点也不闷热。我真的感觉乘公交车非常好,低碳,环保,安全,方便。还有我们宁波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能享受免费乘公交车的优惠待遇,再过几年我们也能有此待遇了,早几天还在报纸上看到宁波将建成“智慧公交”。市民出行、查询也更方便了。哎哟!知足者常乐,想想真是太好了。不知与我同龄的老人们有否同感?

猜你喜欢
跨海大桥海天公交
宋代跨海大桥——洛阳桥
江益忠
画与理
走在杭州湾跨海大桥上
“大桥经济区”来了
等公交
面对大山喊一声
顺河跨海大桥工程对河道影响数值分析
公交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