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之
入夜,漫步在街头,沐浴着明亮柔和的路灯光,我相信肯定有人会被各式造型别致的路灯所吸引。浏览网络,在宁波一个社区的论坛上,就曾有一个有心的居民,发了这样一个帖子:“下午经过好多路口,看见路上的路灯又变成了新的样子,像翻起来的台灯。真好看。”他还附了二张照片。我仔细地看了照片,终于认出来是环城西路。一个城市需要一个繁华的白天,也需要一个灯火璀璨的夜晚。这样的城市才是圆满的,完美的。
30年前,宁波的市政设施还处于很落后的状态,街头的路灯也很少。据市城管局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1978年宁波全市只有路灯4000余盏,而且全是老旧的白炽灯,光线昏暗。记得1980年,那时我正和妻子热恋中。她那时一个月中有一个星期要上中班。中班下班要到半夜12点,她的厂又在当时宁波市区较为偏僻的西门外。那时,路灯稀少,路上昏暗,她一个大姑娘家半夜单身骑车回江北的家确实“汗毛凛凛”的。在我们恋爱前一直是她的父亲半夜去厂门口接她回家的。我们恋爱后这个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那时候我半夜骑车从东门街经过西门板桥,拐入西郊路,路面窄窄的,光线暗暗的,路上行人也寥寥,确实有点怕怕的感觉。这个任务直到结婚后我还在继续。
那时的路灯都安装在粗大的水泥电线柱上,一个白色的大搪瓷盘,下垂一个圆鼓鼓的大灯泡。看上去单调、笨重毫无美感。电线也都是架空铺设,抬眼望去天空满是“蜘蛛网”,瞧着揪心。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街头的路灯在不知不觉中也发生了变化。先是灯的数量多了,再是灯的光线亮了,笨重的水泥电线柱换成了轻巧的钢杆,架空的线路改成了地埋,切割天空的“蜘蛛网”不见了。路灯的造形也丰富多彩起来,有碟型、海鸥型、蘑菇型、龙眼型……可谓千姿百态。灯光也由过去的白炽刺眼,变成了柔和温暖。现在城市的夜晚已经很少有路灯覆盖不到的死角了,市民晚上行路也不用担心“两眼一摸黑”了。
灯多了,灯亮了,但是,路灯改造的步伐并没有停止。据市城管局的资料介绍,为配合宁波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配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的照明在原来单纯照亮的基础上,也被赋予了更广泛的功能型意义,要做到“从明亮到漂亮,从亮到靓”。曾经,路灯只是用来照明,现在,路灯要点缀美丽夜景。从“亮”到“靓”,这是一个有气魄跨越。现在,宁波的夜景是越见美丽,更加漂亮了。最典型的就是三江口。入夜,四周的高楼的流光溢彩,江厦公园、时代广场灯火点点,滔滔甬江在灯光的抚摩下粼粼闪光。灯光让我们城市的夜晚更见妖娆,越加妩媚。
路灯亮了,路灯靓了。人们的追求的步伐仍未停止。2012年5月17日《都市快报》有这样一则报道:“昨天开始,宁波的黄鹂、南苑、白云等100多个小区路灯控制进行无线监控改造,6月底这项工程完工。亮灯时间从原先时间预置式控制路灯开关,变成自动监控。”也就是说,今后我们宁波这100多个小区的路灯会根据天黑的程度自动亮了。我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路灯的管理和发展肯定又会迈上新的台阶。
夜幕降临了,路灯亮了,无数的街灯排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路灯从昏暗到明亮到漂亮,让我看到了一道改革、开放、發展的优美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