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霞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进行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改革,确立学生主体地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成了教育改革的熱点问题。在此背景下,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主体参与离不开问题引领,而问题引领需要学生具备强烈的问题意识。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下面,笔者结合高中政治主体参与课堂的实施,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问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积极鼓励学生质疑,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意见。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见解,要及时采纳并给予充分肯定。”在主体参与课堂教学中,师生合作探究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老师必须采取各种适当的方法,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慰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究热情更加高涨。
2.给学生更多思考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就想到哪里。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没有自我发展的余地。但在主体参与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人,是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探究这两种形式让学生观察现象,让学生开拓思路,让学生探寻方法,让学生概括意义,让学生验证结论,让学生突破难点。在师生探究阶段,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尽管有时学生的自由发言、争论、辩解使课堂显得有点“嘈杂”,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迸发。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高中政治主体参与课堂的小组合作和师生共同探究阶段,我们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创设真实有趣、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1.以“趣”激疑。
主体参与课堂各环节学习情境设置必须能够吸引学生集中精力思考、探究,不弄明白不罢休。例如,在学习“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时,我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印度狼孩的录像片,学生津津有味地看完录像后,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人脑是形成意识的物质器官,狼孩有人脑,回到人群中后为什么学不会人类的生活方式,而躲进深山的白毛女被人民军队解救出来后能投身于清算黄世仁罪恶的革命斗争中去呢?”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向着完成学习目标的方向发展。
2.创设带有冲突的问题情境。
生活是在选择中展开的,学生的成长也是在一个个选择中实现的,在面临冲突时做出正确的选择是高中思想政治课实效性的重要体现。在高中政治主体参与课堂中,教师必须善于设置冲突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比如在学习“正确的道德判断与选择”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你的朋友小张在上学路上捡到一个钱包,并据为已有,你知道这件事后有何想法?”这一问题情境抛出后,在学生中引起了争论,争论到最后学生会思考“怎样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才是正确的”这样一个问题,这就完成了教师设计这一问题情境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善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的方式在实质上反应了思维方式,因此要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最关键的就是提高其思维能力,尤其是提高其批判性思维和求异性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消费促进生产”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消费一定促进生产吗?”经过师生共同探究后,同学们都认识到不适度的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因此教材的本意应该是“适度消费会促进生产”。就这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培养。
教学艺术的探索永无止境,教育教学的改革永不停息。在新课程背景下,尤其是在实施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模式中,只有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进行重新认识、及时反思,才能及时调整教学思路,转换教师的课堂角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当然,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过程中我们更应该注意引导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能力,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