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变龙抄手

2012-04-29 00:00:00郑国丽
食品与生活 2012年10期

我不知道还有哪道小吃在称呼和口味方面,变化多端得能与馄饨相媲美。

早年去珠海出差,住在前进街附近的生活路。第一次进某家小吃店,见“云吞”二字,好奇心起,云吞?吞云乎?店小二端上桌时,谜底才揭晓,原来是老相识——馄饨!但又有变化——一层薄面皮下,肉馅里居然埋伏一大颗虾仁,入口弹牙,汁液鲜美,令人惊喜。

我真心想推荐的,还是自己老家的馄饨,它有个很有气场的别名——抄手。很象形,面和得硬些,擀得薄如蝉翼,在面板上切成三角形。竹片刮肉馅,从一角卷起,对角包抄,捏在一起,如同两手抄起笼进衣袖,无比形象生动。而将抄手做到极致的,当然要数龙抄手。这家店创于上世纪40年代,春熙路“浓花茶社”的几位伙计商量合资开家抄手店,取店名时用“龙”字,沿袭茶社的“浓”字谐音,也取“龙凤呈祥”、“生意兴隆”之意。

天下美食,无论煎炒烹炸、慢炖细煮,都有一个心灵指标,即味道好。龙抄手尤为注重三点:汤清,用鸡、鸭和猪身上几个部位的肉,经猛炖慢煨而成,汤又白又浓又香;皮薄,抄手皮用的是特级面粉加少许配料,细搓慢揉,擀制成“薄如纸、细如绸”的半透明状;馅嫩,采用纯猪肉,手工剁制而成,且要将里面的筋膜剔出,加水搅成水打馅,吃起来才会不柴不腻,鲜嫩多汁。龙抄手根据四川的特点,配以红油、海味、炖鸡、酸辣、原汤、豆瓣等多种口味,总有一款适合你。

龙抄手的店里,人来去如梭,让我想到一个词:流水席。有位朋友每次来成都,必定会去春熙路龙抄手总店,又是拍照,又是上传微博,说只有这样才不虚此行。我则喜欢安静,爱去一家名为“真味抄手”的小店,红油抄手是经典款,那个香,让人连汤都忍不住喝光,还觉得丝丝眷恋和荡气回肠。原汤的,味浓色白;酸辣的,爽口开胃;海味的,鲜美可口……一道平常的小吃,能变化演绎出多种味道,感叹民间出智慧!

对我来说,最爱吃妈妈亲手做的抄手,里面有浓浓的亲情;每次回成都,喜欢逛市井小巷,寻访最地道最正宗的抄手,想留住有关家乡的记忆。在当下快节奏时代,既暖心又暖胃,简便却不失讲究、快捷又坚持标准的,惟有美食龙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