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初照,惠风拂面,缓步闲逛在虹口四川北路一带,周边有绿化,有高楼,有上世纪遗留的老房子,还有名品店和时装店,小炉咖啡的香气从门缝里逸出,也会执着地跟你一路。这一切当是心旷神怡,但饥肠辘辘之际,寻找一家像样的饭店倒要费些周折。怪不得有人说,四川北路上没有好饭店让人闻香停车。
粤菜与日料在旧上海虹口风生水起
其实,若不是抱有成见,不是那么性急,会发现值得推门而入体验一把的饭店是不少的,比如新旺茶餐厅、旺角码头茶餐厅、香港永祥烧腊餐厅、井上蛙干锅、横滨1699西餐厅、80后主题餐厅、小洋葱餐厅、伊斯兰餐厅、派克餐厅等……
要知道,虹口以前也是餐饮业相当发达的区域噢!如果问一问老上海,他就会如数家珍地告诉你:“就算在上世纪20年代吧,这里就已经有味雅太白楼、粤商酒楼、秀色酒家、会元楼、翠乐居、小壶天,还有大名鼎鼎的新雅,就是后来迁至南京东路的新雅粤菜馆前身。”这些都是广帮酒家,以生猛海鲜和清鲜爽脆见长的镬气小炒立身扬名,琳琅满目的早茶也是一大风景。
这种格局的形成与虹口集聚了许多广东籍居民不无关系。众所周知,自清末民初起,纷纷涌入上海做生意的外省人,形成了浙江和广东两大帮。浙江人中尤以宁波人为龙头,涉足领域广泛,居住遍及全市各个角落,而广东人以经营百货业和银行业为主,职员家属基本集聚于此。有了群居生活,就有了餐饮消费需要。据1934年出版的《上海顾问》一书记载,粤菜在当时上海已经十分兴盛了,“沪上西菜而外,以粤菜川菜为最盛。”因为粤菜与浓油赤酱的本帮菜大相径庭,用材生鲜,格调清雅,招待客人也相当有面子,可助商务洽谈一臂之力,于是慢慢地向市中心延伸,遍布上海的商业中心。“英租界南京路四马路法租界大世界四周,甚至南市西门小东门一带,也都遍设,可见粤茶投众好的一斑!”
同时,因为“一·二八事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虹口两度成为烽火连天的交战区。广东人为躲避兵燹而南迁租界,本来想固守虹口的一些广帮饭店也只得相继移至租界内,新雅和杏花楼也就是在这时迁至苏州河以南的。
另一方面,虹口区又是日侨集聚之地。1910年后,日本人在此的人数压倒英、美、法等国的侨民,跃居第一位,其所占的比例超过在沪外国人总数的一半。随着日侨的增多,虹口的日本料理店也应运而生,这些由日侨经营的日本料理店除了刺生、寿司、天妇罗比较吸引人之外,还有艺伎侑酒。包天笑在《钏影楼回忆录》中写道:“到虹口吃司盖阿盖,也由下女坐在榻榻米上,为之料理。”不过,日本料理馆价格相当昂贵,周劭在《旧上海的菜馆》一文中提到:“最贵的是日本料理,在乍浦路有一家‘六三亭’,若不明情况的人闯进去,包会被斩得鲜血淋漓,因为该亭备有艺伎陪酒之故。”此外,吸引老饕的还有刺生河豚鱼一味,那就无疑刀口舔血了。但日本人好这一口,至今不改。当年鲁迅曾被日本友人请去大啖几次,好在日本厨师治河豚鱼真有一套,不然一旦失手,中国现代文学史就要改写了。
细品西湖饭店的茶水与佳肴
现在,四川北路上还有一家老饭店,它就是地处横浜桥堍,坐西朝东,门面不算大,但在老上海中口碑相当不错的西湖饭店。西湖饭店是杭帮馆子,放在30年前,杭帮馆子在上海寥若晨星。浙江路上还有一家规模很小的知味馆,反正远远不及今天“苏浙汇”之流遍地开花之盛况。所以西湖饭店在物质供应匮乏的年代,就成了沪北老饕体味杭州风味、怀想西湖景色的好去处。
今天,餐饮市场风生水起,各帮派菜肴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甚至玩起了穿越与混搭的游戏,而西湖饭店仍将杭州菜做得兢兢业业,不敢偷懒。这里的招牌菜当数“龙井虾仁”,取大粒河虾仁挤干水分,上浆滑油,捞起沥油后,复投锅内加调料入味,另将已经泡开的龙井茶叶适量撒入,颠几下后出锅装盆即可。洁白晶莹的河虾与碧绿生青的龙井茶叶相得益彰,口感上也因为龙井茶叶的加盟而变得格外清鲜爽口,凡来西湖饭店小酌大宴的客人都要点尝此菜。
“西湖醋鱼”也是不可不点的。此菜相当考验厨师火候功夫:取活草鱼一尾,宰杀治净;剖开鱼皮使之成为脱骨相连的两片,锅内烧开水后将鱼滑入,至鱼划水鳍竖起,鱼眼突出,即用漏勺捞出,沥干水分;有皮的一面朝上平摊于盆中,另用净锅放氽鱼的原汤,加酱油、白糖、绍酒、姜末,浇沸后加醋,下湿淀粉勾芡成浓汁,再淋麻油,兜头浇在鱼身上即成。不过说实话,与西湖边上的“楼外楼”相比,还是略有欠缺,醋不够香,姜不够辣,鱼也不够鲜嫩——可能是养鱼的水质不同,黄浦江毕竟不敌西湖啊!
其他如清汤鱼圆、虾爆鳝、东坡肉、西湖莼菜汤、宋嫂鱼羹、炸响铃等经典杭州菜,都是飨客的好题目,有些还被评为上海名特菜肴和小吃。
上海人喝茶,首选龙井。这些年人们流行喝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等,但龙井之于上海人而言,不可一日无此君,其王者地位难以撼动。西湖饭店为适应南方人这一习性,坚持一大服务特色数十年不易,客人落座后,服务员即奉上一杯碧绿清冽的龙井茶,观杯中绿叶上下沉浮,顿觉眼明心静,俗虑顿消。水为茶之母,冲泡绿茶,用水是极讲究的。以前,西湖饭店每天遣专人从杭州虎跑汲取甘泉,快车送到饭店,煮沸后冲泡茶叶,客人饮后无不神清气爽,额手庆幸。小小一杯茶,直接取自百里之外的人间天堂,使人得以吮吸大自然精华,岂非人生一大快事?但有时风雨交加,大雪封路,去山中取水多有不便,有伙计就打开龙头放自来水李代桃僵,但老资格的客人一品就眉头紧皱,拂袖而去。此后,店家对水的取用更加不敢懈怠了,取虎跑水成本太高,就改用桶装的千岛湖农夫山泉,也有点甜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