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冬天
春天是否还会冰雪消融化成风
然我孤寂地守候
等不到那一树白雪雍容
——题记
如果没有冬天,春天还会美吗?
浅绿色袭上了大地,恋上了人间。随之,其他色彩追随着似的,换下人间一身飘逸沉郁的白纱,给她披上了一件再华美不过的袍。
是呵,春天来了。一个“春”字,仿佛焕发着耀眼的光彩,所有鲜艳的、活泼的、美丽的光芒,统统都被这貌不惊人的“春”包含了。
我轻轻推开那一扇窗,让阳光一展身姿,不禁暗暗感叹:“春天真美!了无生机的冬天终于离开了。”
身旁的好友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似笑而非笑,嘴角带着一抹深意:“你说,如果没有冬天,春天还会美吗?”
我不由得愣了。
细想后,不得不责备自己的轻狂。
如果没有冬天,没有童话般的圣诞,没有雪,世界将从金色的、萧索的、安逸的秋天突然变得色彩斑斓、热闹纷繁,那么匆忙,那么轻佻。如果没有了冬天的过滤,人的心也会一直飘浮着,没有沉静的时候……
我开始惊诧了——如果没有冬天,春天不会再这么美。
如果没有冬天,夏天是否还会特别?
一直那么喜欢夏天。喜欢夏天的自由、轻松、清凉又炽热。
而夏天的清晨总是那么迷人,天空由黑色到深蓝、墨蓝、湖蓝、浅蓝,颜色一点一点地明朗。偶尔有几颗钻石般的星星点缀着,让天空美得仿佛像上帝遗落的一个梦。
于是,再自然不过地,想起了与之对比的冬天。冬天的清晨是冰冷的,冷得让人畏惧、瑟缩。只有一弯清冷的孤月悬在寂寂的天幕。太阳也迟迟不肯出现,任由黑漆漆的世界混沌着,许久许久才不情愿地透出几丝光亮。
不经意地联想,如果没有冬天,夏天是否还会特别?春天的清晨毫无声息,因为“春眠不觉晓”,让人记不清春天清晨的模样;秋天的清晨似乎没有特色,淡淡地、从容地到来。只有冬天和夏天,一个热情,一个冰冷;一个热情中带着些许轻慢,一个冰冷中透露些许温暖。
我默默地承认了冬天的“陪衬”——如果没有冬天,夏天不会再特别。
如果没有冬天,秋天是不是让我依恋?
有时候甚至惧怕冬天的到来,因为每年冬天我都会着凉,继而感冒、发烧。这简直成了“季节反射”。对此我无可奈何,只祈求着秋天离去的脚步慢些再慢些,幻想能抓住秋天的衣摆让它逃脱不得。慢慢依恋上秋天,依恋上它清澈的天、空气中氤氲的淡淡果香、偶尔飘起的几缕炊烟……陶醉到不能自拔。
可是,如果没有冬天,或许我对秋天就不会有如此的感觉,而只是淡淡地一掠而过,似翻书页,任秋日流淌过去。
我不由扬起微笑。是啊,冬天——如果没有冬天,我不再会对秋天有所依恋。
一切的一切,都因为冬天。
我轻轻念着一首诗:如果没有冬天/春天是否还会冰雪消融化成风,然我孤寂地守候/等不到那一树白雪雍容。
我要等到,属于冬天的白雪雍容。
点评:
文章成功的原因主要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无论怎样的形式都内蕴着非凡的功力。本文就是如此。
一个题记,似乎将文章笼罩在“孤寂”的阴影下。三个标题也让读者有些迷茫。但行文的最后,“我要等到,属于冬天的白雪雍容”,这一出其不意的呈现,却让文章的情感和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于是,“孤寂”的题记和“迷茫”的标题,就有了内涵,就不是摆设和东施效颦了。
三个片段之间应该是一个较好的组合。从内部结构上说,和苇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相似,一个场景一个道理,理和趣的组合生动而不失深刻。文字风格独特,外在和内在的组合华美而不失内涵。
正是这种“混血”,成就了这篇特别的文章。
(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