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与创新

2012-04-29 00:00:00赵玮
初中生世界·七年级 2012年2期

2011年12月10日-11日,南京京西宾馆。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现场决赛暨颁奖活动在这里圆满落幕。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来自淮安外国语学校的杜渐等20名同学荣获本届大赛特等奖。海门市教育局等32家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可在江苏教育新闻网WWW.jsenews.cn查询)

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是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十项中小学竞赛活动之一其中初中组竞赛自2009年起单独设立,由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初中生世界》编辑部具体承办,今年是第三届。回顾本次大赛,大致可用两个关键词概括:“坚守”与“创新”。

关键词之“坚守”

坚守公益、公正的办赛理念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自设立之日起,即旨在依托《初中生世界》杂志这一品牌期刊,发挥其资源优势,为省内广大热爱文学、热爱创作的同学提供一个锻炼、提升语文能力的机会与平台,发现写作新苗,培养文学新人。本届大赛依然牢牢恪守这一理念,始终坚持竞赛的公益性、公正性,进一步奠定了大赛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良好品牌形象。

坚守豪华的评委阵容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之所以能在全省初中产生广泛的影响,除了办赛理念深入人心,豪华的评委阵容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本届大赛,《初中生世界》编辑部依旧邀请到了一些重量级人物组成评委会,他们是: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蔡明,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省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严华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知名作家丁捷,江苏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编审丁昌桂等。这些评委均是教育或写作领域的资深专家,由他们组成的评委会,在赛题命制、赛卷评判与点评等环节,均以其权威性令所有参赛选手信服。

坚守认真的工作态度本届大赛举办期问,《初中生世界》编辑部还承担了“沙家浜杯纪念建党90周年暨辛亥革命100周年”知识竞赛和征文竞赛活动。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所带来的巨大压力,编辑部全体成员克服困难,加班加点,从初赛通知的寄发,到11月5日分赴省内17个赛点做好复赛的各项工作,再到12月lO日至11日的现场决赛暨颁奖活动,齐心协力,确保了大赛的顺利与圆满。

当然,“坚守”的内涵,还包括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广大同学对大赛一如既往的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9月初中组竞赛通知下发开始,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初中学校积极响应,广泛发动,精心组织,全省约有20余万名同学参加了初赛,参与丽进一步扩大。大赛组委会对各地推荐的优秀稿件进行了复评,共选拔出2042名同学入围复赛,比上届增加了500余人,也是连续第二年增加。特别值得~提的是,复赛当天,全省普遍降雨,道路泥泞湿滑,但即便是这样恶劣的天气,广大选手依然在家长或老师的陪伴下,准时到达赛点,参与比赛。相信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广大学校和师生的大力支持,我们的大赛会越办越好。

关键词之“创新”

每届大赛,组委会都力求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突破。较之往届,本届大赛有三个重要“创新”。

首次举行现场决赛

12月10日中午,经过初赛、复赛层层筛选成功入围现场决赛的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赛选手齐聚京西宾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决赛。

简单的午餐过后,评委会的专家们即召开命题讨论会,现场商议决赛题目。会议室里气氛温馨又不乏激烈的讨论,经过约一个小时的商议,题目终于在离开考不到一刻钟时揭开神秘的面纱——“如果没有冬天”“假如给我三天自由”。

题目被飞快地送到赛场。接下来的两个小时,参赛选手投入了一场紧张而又不动声色的终极较量。

下午4点,比赛结束。赛卷被专人送往会议室,评委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阅卷中。

晚上7时许,结果基本评定;晚餐过后,所有赛卷根据参赛证号登录等次,成绩最终揭晓,特等奖获奖选手名单浮出水面。此时的天空,正上演着精彩的月全食,但大家都无心观赏:评委们还在回味精彩的赛卷,互相讨论着;而编辑部的各位老师则又开始了紧张的忙碌,为第二天的颁奖仪式做最后的准备。

独立举办颁奖活动

前两届大赛,初中组和高中组在一起颁奖。本届大赛,考虑到要给初中参赛选手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留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与专家交流,《初中生世界》编辑部决定单独筹备颁奖活动。

颁奖活动上,著名作家丁捷做了题为“好语文等于好人生”的报告,他结合自己的经历,与选手们分享了读书、写作的苦与乐,勉励大家热爱语文,在创作的道路上继续努力。大赛评委会成员蔡明老师则对现场决赛作文做了精彩点评。他讲述了自己和评委们阅卷后的总体印象,阐述了赛题命制的缘由,点拨选手们该如何审题、如何构思、如何写作,并同大家分享了部分特等奖佳作。蔡老师深入浅出、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得了选手们的阵阵掌声,而他的那句“特等奖、一等奖也没多大区别,重在参与,贵在感受,难忘那份难忘的经历”,也让选手们印象深刻。

组委会还特意安排了两位特等奖获得者发言。一位是本届大赛特等奖第一名获得者杜渐,她同时也是上届大赛特等奖获得者,是初中组竞赛迄今为止首位蝉联特等奖的选手。另一位则是第九届大赛特等奖获得者、2011年扬州市中考第一名、现就读于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居田同学。她们各自讲述了自己参赛的经历和平时阅读、写作的体会,站在同龄人的视角,以同龄人的身份与选手们交流心得。

近三个小时的颁奖活动,充实,热烈,温馨。

策划文化体验之旅

组委会在策划现场决赛及颁奖活动时即明确了一个理念:内容要丰富,交流要充分。作为我省面向初中学生的一项品牌赛事,大赛的决赛不应仅仅局限在让选手们完成一篇当场作文,如是那样,这与平常的一次作文训练或考试就没有区别了;而应将其内涵外延,通过相关的活动,既让选手们充分交流,又能够留下一些特别的记忆,也不枉此次南京之行。经过精心策划,组委会和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店联合,安排了一次别有韵味的“先锋文化体验之旅”。

10日晚6点,满载着参赛选手的4辆大巴准时向书店驶去,选手们开始了一次特殊的“文化旅行”。两个多小时里,选手们参与了台湾作家、摄影师彭怡平举办的小型沙龙,畅游书海。晚8点半,在编辑部老师的再三催促下,选手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先锋之行,选手们不仅感受了古都南京独特的文化氛围,也将此次竞赛之行装点得更加饱满、丰实。

江苏省第十一届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结束了,但很快,新一届大赛又将拉开帷幕。分别是短暂的,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聚。我们坚守,也请老师、同学们和我们一起坚守,坚守这伴随我们共同成长的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我们创新,也请老师、同学们和我们一起,为这项赛事注入更多的新鲜与活力。

下届大赛,我们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