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描樟木沟

2012-04-29 00:00:00老鬼
户外探险 2012年10期

318国道真正的终点

“扎西得勒。”

“扎西得勒。”

“你去哪里?”

“加德满都。”

“加德满都?”

“尼泊尔!”

“哦!尼泊尔好地方!”

“你呢?你去哪里?”

“不知道。”

“……”

同行三人,都是在新藏线上已经被折磨得不成人形却又刚刚在拉萨找回点儿精气神的骑行者,办好签证,便开始了这段中尼公路的边境骑行。日喀则出发,向西一天的路程到拉孜,翻过嘉措拉山口(海拔5346米),也是318国道的最高点,便从喜马拉雅山的北麓转向了南麓,再顺山势向南,经定日、岗嘎、门布,就到了通往通拉山口和希夏邦马蜂的岔路。小段爬升时遇到了骑马的藏民,马上背着一些简易的野营用具及粮食,几米外还跟着一条狗,我大口喘着粗气,跟那位老兄有了开篇的对话,我不得不承认,这哥们如果再背上一把长剑,我会以为我骑车爬山爬傻了或是下山速度过快穿越了。但转念一想,在这样的路上,遇见这样的人,才是我选择用这样的方式走这样的旅途的最佳理由。

通拉山口,海拔5200米,318国道的第二高点,不谦虚地说同行这三人也算是骑行老炮,川藏滇藏新藏走过,还会在乎什么中尼线吗?我们并没有对这段路做太多功课,而我本人也基本上每次长途骑行,主要靠的是几张地图出版社出的分省地图。路上的困难,大多数都能克服,所以我们更期待惊喜。在通拉山口吹够了寒风,终于,我们迎来了好日子,樟木沟,给了我们一百分的惊喜。从通拉山口下山45公里起伏路,便到了海拔3820米的聂拉木县,而从聂拉木县继续向下30公里到达樟木镇,再继续向下11公里则到达了中尼海关,连接两国的便是中尼友谊桥,友谊桥的海拔1937米。樟木口岸,是中国对尼泊尔及印度进出口贸易最重要的陆路口岸。中尼线也就是318国道的尾段,从上海出发,里程碑记到五千四百多公里,便到了樟木。很多车友从成都始,骑到拉萨就号称骑完了318,显然是无知与无畏,318国道真正的终点,便是友谊桥。

在藏区,每到一地,总喜欢打听打听当地地名如果译成汉语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西藏,地名的由来总能让人产生非常美妙的联想,比如拉萨,即为“佛地、圣地”;日喀则,意为“水土肥美的庄园”;阿里地区的区府所在地噶尔则为“兵营、帐篷”;樟木沟所在的聂拉木,直译过来则是“大象的脖子”,可见其作为交通要隘的特性,也有人直接翻译其为“地狱之路”。现在的聂拉木,县政府所在地原本是个叫做“充堆”的小村落,而充堆直译过来是“市场”。国境要隘上的市场,自然就是通商口岸了。

美轮美奂樟木沟

樟木沟在中国境内这段路,位于珠穆朗玛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希夏邦马峰所在的拉轨岗日山脉之间,沟底的河最终汇入恒河,注入太平洋,名字叫做波曲河。之所以如此美景没有被太多的人注意到,主要原因是其地理位置太过偏僻且敏感,其次就是气候原因,熟悉西藏气候脾气的同学都知道,上午的阳光明媚,不代表这一天的好天气,往往到下午或傍晚就会变成乌云密布,尤其是后藏。而大多数来此观光的游客目的地都是尼泊尔,拉萨或日喀则的班车开过来,经过此地时基本上都是傍晚,总会是阴雨天气,车窗视阈有限,耳畔灌满马达轰鸣,鼻间充斥着汽油味道,人困马乏无心赏景。所以我们庆幸,我们选择了最佳的旅行工具——自行车。30公里的下坡路,正常来讲一个多小时即可到底,但到了樟木沟,让人流连忘返,足足花费了近五小时。从通拉山下到樟木口岸,海拔急降了三千三百多米,从狂风如刀举目苍黄的山口,直下到清影重重满眼葱郁的边境小城。昨天还迎着从印度洋翻过来的狂风爬山,今天就下到了海拔两千植被丰富的天然氧吧;昨天还披着冲锋衣在山口啃馒头,今天就趿拉着人字拖在街上吃手抓饭了,叫人有一种无法言说的舒坦。通拉山下来,看见了久违的油菜花,一路感受到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从界山达坂就开始咳的肺叶终于得到了滋润再没复发。这段路真是给318这条景观大道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点,甚至可以说整条318最美的一段就是这里,完全不输给然乌至波密一段与鲁朗林海。路在脚下跟随车轮流转,云雾则在沟中如逆向的河流向上爬升翻滚,直至高到不堪重负,堆积递增的水汽才会形成充沛的雨水洒落山间。数不清的瀑布使这一路情趣丛生,有集成涓涓细流,有化成细雾飘在空中,也有从很远就可听到震天的流水响声汇成落差上百米的瀑布。路边有趣的提示牌,“三条线”,“五条线”,停车望向沟对岸,还真有三五条较大的瀑布,如白线一样挂在苍翠的山谷之中。而沟这岸,总会遇到无处可躲的水流从天而降,直接冲到路上,洗礼着每一个路人、每一辆车。

如此复杂的山势与落差,尤其是中段,山路就如挂在山腰一般,左边峭壁,右边深渊,最初开山筑路的那个年代,为了这30公里,牺牲了八十几名工程兵,他们的纪念碑墓园,就坐落在樟木镇的镇口,供人凭吊。据说五年前的这条路还一直修修补补险情不断,路过的司机师傅从聂拉木下来,无不一把汗在手心,攥到樟木镇才放松。现在柏油路、防护栏、避水涵洞等等,安全多了。

樟木沟自通拉山口起,但并不是至友谊桥为止,向南,樟木沟还在延续,只不过那已经是尼泊尔的地界了,塔图帕尼村的海关口岸盖戳,回头望去,樟木就如一座天上的小城,浮在云里若隐若现。路边绿树红花,只是瀑布基本上隐匿了踪影,跟海拔落差变小有很大关系。蜿蜒而下,路边的里程碑也变得非常花哨,好像并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但这条路有个响亮的名字—ARANIKO HIGHWAY。看到ARANIKO这个单词,因我的职业是名建筑师,我就立刻想到,会不会是他?回国后我查了些资料,证实了我的猜测,ARANIKO就是阿尼哥,元朝的时候来到大都,主持修建了一系列的工程,现存的北京白塔寺就是他的作品,而在妙应寺还有一座他的塑像。华夏五千年封建历史没人给建筑师塑像,而这位尼泊尔人却在中国做到了中国人做不到的事情。早于库哈斯、安德鲁、哈迪德等大师几百年就进入了中国。阿尼哥高速公路着实让人费解,如果说欧洲的高速公路不限速,中国通过摄像头收费站把速度限在80~120公路之间,那尼泊尔的这条高速公路可是被自然界伟大的力量牢牢限制在时速30~60公里之间。汽车如此,骑车更是没有办法。波曲河在尼泊尔境内的名字叫做茶热河,沿河继续向下,会路过几座桥,桥头均标注着“某年某月中国援建”,很是亲切。

异域风情樟木沟

尼泊尔一侧的景色远没有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吸引我们,长途大巴车顶坐满了人,一路呼啸过去,车身五彩斑斓,直接表达出车主的信仰及爱好,售票员练就一双铁臂,一只手挂在车内,半个身体吊在车外,另外一只手不停地拍打车身,咣咣作响警示路边行人,堪称一景。骑车到尼泊尔最重要的一点需要注意的事项是,这里的道路是左侧通行,刚刚过境的时候还好,毕竟人多车少,骑到科达里就困扰了,车辆明显增多,习惯想改不是那么好改,直到离开尼泊尔的前一天还没有完全适应,迎面过来一辆摩托车,我本能地向右躲开,结果险些导致车上的一对夫妇受伤,只能连声道歉。

樟木到加德满都地图上显示虽然仅有120公里,而且大部分是下坡,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托大,虽然在青藏高原上一日飙过200公里以上,但到了境外,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过海关办手续需要排队,前面不只是印度还有尼泊尔的转山团上百号人,消耗了有两个小时,过关时已经临近12点;低估了天气,从飘着风雪的地方一下子来到三十几度的太阳下,山上坡下全如热带雨林般满眼的浓绿,却单单在路上没有那么多遮阴的地方,附带着浓浓的化不开的氧气,骑着车大口呼吸,一张嘴就有种随时有可能醉氧的感觉。这里是一个湿淋淋的世界,山是湿的、树是湿的、房子是湿的、人也是湿的,连山谷里漂浮的大团大团的云朵也能拧出湿淋淋的水来;尼泊尔重视教育,随处可见各个学校的校车载着学生放学,英语都很好,但这不包括路边的农夫农妇,要问路不如直接找孩子,虽然我们还在享受着这湿湿的异国风情,殊不知在这里真正散发出浓浓的异国风情的却是我们,每次停车,围观者众,结果便是半生不熟的英语对上半熟不生的英语,最终沟通的结果总是相同,“我们是朋友,欢迎你来某某地做客”虽然他说的那个地方我听都没听说过,更别提怎么过去,但热情的人们,我们心领了。

茶热河在尼泊尔境内一路70公里左右到多拉嘉为止,与其他河流交汇,樟木沟从地理的属性上来讲也就应该算是到此为止,我们三人继续前行去加德满都,暂别樟木沟。也许有一天,我也突然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的时候,一定会再次进藏,再去樟木沟,因为只有那里,才可以遇到那样的人那样的事,看到那样的景致。

临山而建的边陲小镇—樟木。

尼泊尔一侧的景色远没有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吸引我们,比如这车身五彩斑斓,直接表达出车主的信仰及爱好。

长途骑行请别在意自己的形象。

户外探险提示

关于尼泊尔签证:如今尼泊尔全称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而不是原来的尼泊尔王国,皆因前几年的王室家族的一段惨案,致使国家更天换地。如需办签证,可到尼泊尔驻华大使馆(北京)、驻拉萨总领事馆、驻上海名誉领事馆三处办理,其中拉萨总领事馆最为方便,每天10点~12点对外窗口开放,当然排队要有耐性,如果超时跟工作人员说说好话也能帮你办理,不要轻信等在队伍边上说帮你办的人。交了护照和钱第二天下午即可取到。

关于骑行日喀则地区的边防证:在户籍所在地办理最好,否则在拉萨市公安局的民政部门办理时就排大队吧。出入拉孜、樟木时,所有人员都要停车下来登记。

关于出入境携带物品:自行车及旅行装备可直接推行通过正常海关通道,安检方式通常以抽检方式进行,尤其入境时,凡是带“TIBET”字样的书籍,可能都会被列入违禁品,本人的英文版LP“TIBET”就被没收了。反倒是另外两本尼泊尔与印度的没事。

关于徒步或骑行樟木沟最佳时间:如果时间充裕,推荐住在聂拉木,第二天一早可以选择徒步下山或者骑车到樟木镇,由于区域性气候原因每日下午天气无法预测,能否欣赏到美景全拼人品。

关于尼泊尔物价:两个字:便宜。但入境后骑行第一天还是建议带足自己熟悉的食品饮料,因为小村落的水和吃的可能不那么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