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开心农场”搬上屋顶

2012-04-29 00:00:00颜士州
科学大众(中学) 2012年4期

“孩子,你妈喊你回家‘偷菜’呢!”前一段时间,网络上的“农场游戏”可谓是风靡全球,很多人为了“偷菜”不惜蹲点、熬夜,但依然不亦乐乎,有些人甚至还因此丢了工作。现在,网络的“农场游戏”已慢慢降温,而生活中的“屋顶农场”热风正悄然升起,席卷着世界。德国、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的园林设计师们都翻出新招,试图把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屋顶变成触手可及的“开心农场”。

鱼场菜场生态循环

目前,德国柏林南部的南克洛伊茨地区正在建造一个世界最大的屋顶农场,它的面积大约为7000平方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屋顶农场除了种植各种农作物外,还将建起一个很大的生态鱼塘。农场和鱼塘采用养耕共生系统,鱼的排泄物被用作农作物的肥料,同时也使鱼塘的水进一步得到净化。这个系统只需要一个循环水系统就能实现,并将会节约大量的水。平均每千克鱼仅需要用水200升,是正常养鱼所需水的1/5。屋顶农场跟鱼塘的所有能源均来自可再生能源和自然雨水的收集。

一般而言,种植地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使得蔬菜在运输的过程中新鲜程度大打折扣。而屋顶农场地处柏林市区,其农产品可直接进入附近的商店,免去了长距离运输,使蔬菜更为新鲜,也将更受柏林百姓的青睐。此外,屋顶农场建于工业区,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都将使工业区的噪音、公路上的汽车尾气的污染有所改观。预计2013年春天,这个世界最大的屋顶农场将建成。

种植养殖两相宜

屋顶农场热也席卷着美国,很多人在屋顶有限空间内开辟一方园地用于种植水果和蔬菜,享受着田园乐趣。美国纽约的“鹰街房顶农场”是在一座废旧仓库的屋顶建造而成,面积约557平方米。屋顶农场上铺撒了泥土、肥料以及泥页岩等农作物生长介质。除了建有蔬菜基地,农场还建有蜂房、鸡舍,把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起来,使种植空间得到了有效地利用。农场种植的绿色蔬菜供应了周围社区的居民,广受人们的欢迎。

“屋顶农场”最早是纽约曼哈顿区一家高档熟食店尝试建造的,由于熟食店在每天的制作熟食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热量,专家们考虑不妨把这些热量充分利用起来,于是在屋顶建造温室,种植果蔬。正如人们所料,蔬菜、瓜果不仅有效地利用了热量,而且屋顶蔬菜汁水丰富,几乎没有虫害。屋顶蔬菜不仅有助于隔离热量、保护屋顶,而且能吸收大量的碳,排出氧气,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存环境,还招引着鸟儿、蜜蜂、蝴蝶等,真正营造出诗一般的田园情怀。种植“屋顶蔬菜”还积蓄了雨水,减少了城市的排水压力;将雨水过滤后储存起来还能以备不时之需。

泥土变成“金”

在缓解耕地不足的情况下,日本早在2002年就开始尝试在城市屋顶建造别具一格的屋顶农场。东京的园林专家在政府会议楼上建造的屋顶农场,里面种植了大量的乌饭树、草莓等。通过试验,他们发现像小油菜之类根须很短的蔬菜,只需10厘米深的土便可生长,而麦类农作物5个月可收割。

专家们试验发现建造“屋顶农场”面临着的主要问题是土不能太多、太重,否则会给大楼增加压力。当然泥土也不能太轻,否则很容易被风吹起,四处飞扬,污染城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专家们研制了一种轻量土壤,其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用废玻璃再生的轻量沙砾,并在轻量土壤上覆盖着一层可溶解的金色人造纤维,这样就避免了土壤被风轻易刮起来了。只要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在“屋顶农场”种植的青椒、番茄等瓜果只需很短时间就可以采摘了。

屋顶上的“开心农场”让城市中闲置的屋顶得到了高效的利用,既满足了城市居民的需求,又让城市披上绿色、低碳的外衣,降低了城市温度,减轻了热岛效应,改善了城市环境。蓄积水源,有效地解决了城市给排水的压力。更让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中的人们,也安享着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