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欧盟委员会网站2012年7月10日报道,尽管欧盟各成员国都承诺推进无歧视教育体制的发展,但是,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和家长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该报道呼吁欧盟各成员国要更努力地发展无歧视教育体制,消除弱势群体的障碍和隔阂,让他们获得平等的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
欧盟负责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的委员瓦西利乌说:“我们必须切实增强自身的实力,为无歧视教育政策的实施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以改善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和家长的处境。现在到了履行承诺的时候了。无歧视教育体制并不是一个备选项,而是我们的根本需求。”
据调查,欧盟约有4500万残障人士达到工作年龄,1500万儿童有特殊教育需求。报道称,这些儿童在完成学业后很少能获得资格证书,随后他们会接受专业的培训,这非但不会拓宽其就业前景,反而会打碎他们的就业期望。残障人士或有特殊教育需求的人士大多没有工作或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即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相对成功,赚的钱通常也相对较少。
报道提出了这样的质疑:特殊教育体制是否会让那些已经处于社会边缘的人们更加感到被孤立?特殊教育体制是否只会减少他们人生的机会?研究表明,如果增加投入以提高其语言技能并对文化差异给予更多关注,这些孩子就有可能被主流学校接纳。
报道指出,各成员国在对待这些孩子的方式和将其安置在何种学校间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例如,在比利时佛兰德斯地区,5.2%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被安置在特殊学校里;而在意大利这一比例只有0.01%。报道称,在数据收集和准确定义方面还需做更多工作,这样各国才能更有效地互相交流和借鉴,吸取其他各国的经验。
(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中心薛淑敏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