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奥地利力争将生机比降至1∶1,并将配备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和上网本)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借助中央服务器,通过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奥地利为学校选择并使用中央服务器运行学习管理系统(LMSs)提供了方便。目前已有1/3的高中使用了这个系统。在过去的几年里,奥地利联邦教育、艺术和文化部持续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在所有的中学都实施了一项质量管理方案。2008年还成立了一个新的机构对此进行监测、研究和评估。相关人员正在分析学生成果数据,目标是减少学校之间的不均衡。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奥地利;概览
一、国家统计数据一览
二、教育体系的结构与性质
(一)职能部门的主要责任
在奥地利,中小学(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均小于15岁)一直由省级政府负责。5年前,奥地利联邦教育、文化艺术部(BundesministeriumfürUnterricht,Kunst und Kultur,以下简称BMUKK)开始与省级政府合作进行管理。普通和职业高中学校(招收年龄为16~18岁的学生),都由联邦政府管理,几个部委之间共同承担责任。奥地利学生的专业化学习开始得相当早:从16岁起,他们就开始接受特定专业的训练。因此,80%的高中学生在超过200个不同类型的职业高中就读,仅有少数人在普通高中就读。即将毕业的初中生会在职业学校学生的指导下选择专业。通过这种师徒制度,年龄较小的学生有机会进行体验,并在某个领域内探索信息和通信技术资源;而高年级学生在参与指导继任者中发挥领导作用(Dorninger 2010a)。
针对小学和中学的联邦政策是一套指导方针,各省也应依据各自的背景和目标而实施这一套指导方针。各级权力的分享使改革变得困难。新规划必须作为国家级的立法草案引入,之后分发给各省级政府和学校董事会进行评议,然后才能得以实施。省级具体实施细则必须遵从联邦基本法律。2008年通过了一个题为“新中学”的改革方案,涉及10~14岁的学生,改革旨在使各种学习机会适应学生的不同背景和学习风格,同时传授关键技能,如责任感、创造力、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等(Hawle and Lehner 2010;Lehner 2008)。
奥地利的国家课程由各学科领域一些教师团体合作开发。学习平台和学习计划都有国家标准,BMUKK和地方政府越来越多地共享数字材料。然而,中小学则在自愿的基础上教授国家课程和使用政府部门提供的其他材料(Dorninger2010b;Lehner 2008)。
(二)政治与经济背景
伴随着BMUKK在过去几年中职权的扩大,持续推进工作开展得更加系统。奥地利学校系统教育研究、创新和发展的联邦协会(The Feder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strian School System,School System)成立于2008年,其任务是组织研究和评价活动,为政策的制定提供信息。为适应新实施的4年级和8年级(10岁和14岁学生)标准,School System开发了新的评估工具并在年度报告中公布了这一年中所收集的数据。
总体而言,省级政府为一半的信息技术计划以及部分来自省级(非联邦一级)的计划提供资金。例如,联邦部门会为某个省推出的宽带计划(Broadband Intiatines)提供一定的资金(Dorninger2010A)。
三、教育信息化
(一)国家教育信息规划
在奥地利,教育技术规划由BMUKK与科学和研究部、基础设施和技术部以及省级政府共同商讨制定。BMUKK全权负责批准该计划(Dorninger2010b)。该计划是每隔3至5年更新一次的战略文件,其具体目标则每年更新一次。一般情况下,具体目标都会结合欧盟的资源和目标进行制定。
当前的“未来学习”(Future Learning)计划在之前计划eFit(2001~2006)的基础上生成并于2006年开始生效。该计划围绕新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法、师资培训和基础设施的目标等方面制定了关于平等和创造性的政策。无处不在的信息通信技术(特别是像社交网站这类用户驱动型网站),促使BMUKK需要建立一个可以使学生在团队中互相合作的新学习环境,而不是坐在教室消化吸收教师发放的材料。这一新的学习环境的重点,是为每位学生和教师在个人装备(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上设置移动连接。降低生机比至1:1是“未来学习”的主要目标之一。2010年2月下旬在维也纳举行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会议上,BMUKK主持了一个涉及该议题的会议,他们认为这一倡议至关重要 (BMUKK and OECD/CERI 2010)。“未来学习”也致力于提高教师的能力。为此,该项目启动了eContent 计划(eContent Initiative),支持高品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BMUKK希望通过更好地整合新增以及已有的数字资源与学校学习管理系统,来更充分地利用数字资源。BMUKK充分利用了欧洲提供的商业和开放资源软件以及欧盟的一些项目,比如当前一个可以让学生了解摄像知识的跨学科计划(BMUKK IT Steering Group website;Dorninger 2010a;Future Learning website)。最后,BMUKK将重点放在建立和维护教师、科研人员和IT企业领导人等团体上,由数字学习集群计划(eLearning Clusters Program)提供支持。
应该指出的是,该计划只涉及高中在校学生(15~18岁),即BMUKK直接管理的学生。奥地利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学习经验非常多样(有80%的学生分布在200种职业学校)的事实是一个重大的政策挑战。
(二)国家规划的细节
题目:未来学习
出版年份:2006年
网址:http://www.bmukk.gv.at/schulen/futurelearning/index.xml
(三)私立机构的参与
在过去10年中,政府为学校和大学的网络建设提供了支持。大学提供研究和专业知识,并与小公司形成伙伴关系。BMUKK和科学研究部、基础设施科技部协同合作,与大企业协商建设并维护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
高中学校(80%以上是职业学校)出于获取软件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目的而与领先的技术公司合作。因为优质的教育开放资源软件已经可用,所以与企业合作主要不是为了购买软件,而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高中学生(16~18岁)可以从思科、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获得认证,雇主也注重这些额外的认证。以学习商务课程为主的高中毕业生可以获得两个证书。一些科技公司也为了开展或者参与研究、共享会议成果而与大学进行合作(Dorninger 2010a)。
四、ICT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支持
(一)该领域的工作重点及优先发展项目
2006年结束的eFit国家计划已实现所有学校通过互联网连接的目标。根据目前的计划,BMUKK(以及与其他部委)正在通过提供集中服务的方式提高宽带普及率,促进学习管理系统的使用;并且通过移动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以“生生有计算机”;接近35%的教室有宽带互联网连接,并达到2Mbps的平均速度。目前,奥地利每3.5名学生共享一台计算机。BMUKK和省级政府共同承担信息和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相关责任。例如宽带计划通常在省一级展开,并且由BMUKK与省级政府共同出资。
通过实施EduMoodle项目,学习管理系统目前已在奥地利1/3的高中学校运行。基于Moodle平台(一个开放源码学习系统),EduMoodle依赖一个中央服务器运行。通过集中服务器和相关的在线培训及支持服务,政府力图使学校更容易和便宜地使用该平台。这种方法节约了学校在服务器和培训课程上的投资。此外,集中的服务支持数据收集工作,使得在地区或国家范围内分享材料变得更容易。EduMoodle项目于2007年正式结束,但使用该平台的学校数量仍在增长,有超过1/3的高中目前正在使用。BMUKK正试图通过改善中央服务的方式将这个数字翻一番。
虽然超过20%的奥地利学校配备了交互式白板,且与其使用相关的评估工作目前正在进行中(Hawle and Lehner 2010),但是BMUKK更支持通过移动设备访问网上资源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网络使用,而非优先考虑为学校教室配备固定的硬件。一个上网本的试点方案目前正在启动阶段,涉及分布在全奥地利的600间教室(Baumgartner et al. 2010;Dorninger 2010a;Netbooks in Education website)。
五、在教学中强化技术应用、改进学生学习
(一)学生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
近期,奥地利首次制定了涵盖所有学科领域且包含信息和通信技术措施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学生(4、8年级以及12~13年级)在相应年级结束时必须达到的能力水平,并且通过BIFIE(Hawle and Lehner 2010)开发的测试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估。该标准的使用体现了奥地利的新工作风格。BMUKK预计,在未来3~4年内将通过标准的实施获得足够的数据,从而衡量取得的总体成就(Dorninger2010a,2010b)。
(二)该领域的工作重点及优先发展项目
为了吸引更多具有信息和通信技术学习经验的学生,BMUKK一直专注于开发一个可以使学生使用移动设备访问的集中的学习系统。政府继续通过该平台以及移动设备开发可用的数字化学习资源,并且目前正在探索基于游戏的学习(game—based learning)的潜力。
学生可以通过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上网本或移动电话)来登陆学习平台,使用其他网上教育资源。这样,他们就可以通过各学科的门户网站获取学习材料,并协作完成任务。为了争取实现1:1的生机比,BMUKK优先配备移动设备,而不强调为学校配备如台式电脑和交互式白板等设备。过去,BMUKK在移动设备方面专注于配备笔记本电脑,但发现其成本对于准备购买的家庭来说是一个阻力。现在,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种类的设备连接入网,而且入网的手机或上网本更实惠①。目前,奥地利国内各地区的600个教室正在试行上网本方案。
基于游戏的学习模式在奥地利的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日益重要。基于项目的学习在高中学校很常见,部分原因是大多数学生都在职业学校就读。BMUKK启动了一个项目,在该项目中,学生以自己设计的电脑游戏参加全国大赛,这成为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过程负责的一种途径,也让学生取得的具体成果以吸引人的方式呈现。目前,有20所高中参与了这个项目的竞争,政府预计,参与学校的数量将每年增加一倍。推动该项目的另外一个动力是借此减弱视频游戏在奥地利和德国的负面影响,因为许多人认为视频游戏会煽动暴力。正如《2010年视界报告》(2010 Horizon Report:K—12 Edition)(New Media Consortium)所言,严肃游戏作为学习工具有很大的正面潜力(Dorninger 2010a,2010b)。
学生们也开始建立自己的个人数字档案,BMUKK认为,这是学生向所有人展示其成果的一种手段,这里的所有人不仅包括学校工作人员,也包括潜在的雇主。除成绩和证书外,个人数字档案是能更深入展示学生能力的方式(包括写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化和商业职业学校已经率先采用这种形式。
信息和通信技术意味着学生越来越多地以公共(或潜在的公共)方式学习,且学生更多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任。BMUKK认识到,有必要通过发展学生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和媒介素养让学生成为有理解力、有道德的用户。学生们必须能够意识到自己在网络环境中遇到了什么类型的压力,并知道如何缓解这些压力。“善用社交网络项目”(Meaningful Uses of Social Web Project)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论坛,讨论社会化媒体的机遇和风险(Dorninger 2010b)。
以旅游业为教授重点的职业高中在维也纳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数字学习环境也改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比如吸引女生选择一些她们以前不会选择的学科。在这项研究中,当更多的信息技术课程被加入课程表后,女学生就开始选择这些课程,导致家政、服务和烹饪课程的入学人数下降(Dorninger 2010a)。
六、运用ICT增强教师能力
(一)教师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
引入学生标准意味着需要根据修订后的目标对教师进行再培训。60%的新教师正在参与eFIT计划,或自愿接受评估。信息和通信技术培训对新入职的教师来说并不是必须的,但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专业发展选择。无论对于职前还是在职的教师,也都没有必须要参加的ICT评估。
(二)该领域的工作重点及优先发展项目
BMUKK目前将提高数字化资料和教学法的融合度作为高度优先发展的事项。为了支持教师实现这一目标,BMUKK着重开发更多数字化资料、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和社区。
在学生对移动设备和集中学习管理系统使用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BMUKK持续地通过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来提高教师的能力②。到目前为止,因学科不同,学生所接触到数字化学习资源随之也有很大差异。BMUKK预计,一半以上的高中数学课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资源——原因之一或许是该领域有更多门户网站和相关产品供奥地利教师使用。相比之下,学生在学习地理、历史、人文等课程时则不常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Dorninger 2010a)。
在专业发展方面,自2007年秋,奥地利就成为欧洲教育学信息和通信技术许可(EPICT)项目的成员国。在职教师须完成每年15小时(2天)的额外培训。教师可以选择他们所要研究的课程,但选择的课程必须与他们负责的工作相关。学校必须尽到培训教师的责任才能获得部分资助。在使用学习管理系统的学校,教师可以获得集中培训和支持。总而言之,在过去几年里,教师培训对于教师而言变得更加方便。教师现在可以更多地在线完成培训。至于面对面的培训,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来到学校,节省了教师到附近大学培训的交通费用。
数字学习集群计划为教师提供了另外一个专业发展机会。数字学习集群计划是一个促进团体伙伴关系构建,帮助教师、学校领导、教育研究人员和IT企业领导人分享创新成果的资助项目。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始于学校之间;每所申请学校每两年必须找到一所合作学校,这样才能获得资助或者得到再次资助,但合作学校的类型不限。参与的教师必须交流经验、参加共同活动并进行互访。同一地区的参与学校形成一个“集群”。为得到资助,学校必须开展一个社区项目和一个媒体项目(大学研究人员不参与其中)。成员学校的代表们必须每年参加两次会议,与其他受资助者、政府人员、工业界和大学的研究人员讨论各自的项目进度。春季会议着重交流教师团体的建设,而秋季会议汇集了一系列的专家(大学教师、商界领袖、学校教师和学生,分别依据他们的项目经验做报告)。这些会议是BMUKK和各参与主体之间进行沟通和建立关系的宝贵机会。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校长参会以了解资助活动,这成为该计划获得成功的一个因素。目前大约有500~600所学校参加了该项目 (Austrian eLearning Conference website;Dorninger 2010a,2010b;eLearning Cluster website)。
七、下一步重点推进的工作
(一)数据系统的投入
使用教育数据支持工作的手段最近才开始在奥地利流行。3年前,BMUKK成立了BIFIE来承担国家数据收集任务。当时还建立了一个学校监控系统,该系统与国际系统相连,如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2009年,BIFIE首次公布了一份全面的国民教育报告(BMUKK website;Dorninger2010a)。
BIFIE收集和报告了10岁、14岁以及18岁(4年级、8年级、12~13年级)学生阅读、写作、数学(针对年纪较小的学生)、德语、英语、数学(针对年纪较大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数据。学校已经开始系统地使用这些数据为教师改进教学策略提供信息。校长能够收到按照学科分类的学生成绩年度报告。也就是说,该报告使管理者可以看到在给定科目里所有教师的工作绩效,而非教师个人的表现。该项目的目标是减小不同学校之间的质量差异。奥地利教师一般不喜欢用学生成绩数据来衡量教师绩效。在奥地利,教师工会的力量很大,教师们都习惯于自己设计评估标准,因为他们担心这些改进后的国家数据收集活动可能导致一些绩效较低的教师被降级甚至解雇(Dorninger 2010a)。
奥地利还有一个称作职业教育质量(QIBB)的质量管理项目。该项目为学校层面的决策提供支持,如修改课程、改善教学和学习条件以及投资新设备。QIBB遵从学校质量项目(QIS)的要求,在所有高中学校(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中展开。QIBB项目分为4个步骤,学校首先根据不同领域(例如企业职业学校、文化职业学校等)量身定制的指导方针制定自己的质量保证计划,并且设计出自己的评估方法。所有教师和学生通过自我报告调查来提出他们的想法。项目收集了两组指标,一组为核心流程,另外一组为管理和支持。核心流程指标包括学校和课堂气氛、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职业机会和学生成绩数据以及培训的时效性;而管理和支持指标包括战略目标、资源管理和教职工发展。调查完成后直接提交到QIBB的网站上;系统要求学校使用专门的登录入口。调查结果不对外公开(Dorninger 2010a,2010b;QIBB website;QIS website)。
(二)国家ICT项目政策评估工作
奥地利正在开展交互式白板和上网本使用的评估工作。除了能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风格形成外,BMUKK认为交互式白板在进行课程归档方面有很大的潜在价值。BMUKK正在与大学研究人员和学校合作,开发和评估在这些设备上使用的课程材料和课程序列。通过比较的评价方法了解不同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及产品特点(Hawle and Lehner,2010)。
对上网本的试点研究现在已经进行到第二年,其重点是为“360度学习风格”评估收集数据。研究人员从研究正在全欧洲开展的其他上网本项目开始,通过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微博以了解学生如何、在何地以及出于何种动机使用上网本。研究人员据此可以了解上网本使用趋势,并且通过这些趋势制定学生采访草案(Baumgartner et al,2010)。
(三)国家教育信息化指标的数据收集
每隔一年,多瑙河大学的研究人员就组织一次有关学校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的研究,收集所有设备和软件方面的信息。在撰拟本报告时,研究数据尚未公布。
(四)国际数据采集的参与计划
奥地利计划参加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项目(TIMMS)和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以及所有欧盟赞助的项目。
注释:
①相比之下,在奥地利的T—Mobile智能手机套餐包括2000分钟、1000天短信和3GB的数据流量,目前套餐费用每月约49美元。大致相当于在美国每个月80~90美元的套餐。
②史密斯(2009)强调数字学习资源如何帮助教师提高能力。
参考文献:
[1]Austrian eLearning Conference. “Successful Learning Concepts Fit for the Market.” 2010. 22–23 September. http://www.aelc.at.
[2]Baumgartner, Peter, Stephan Waba and Erich Herber. 2010. “New Learning and Teaching Models Emerging from 1—to—1 Comput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to—1 Computing in Education: Current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Vienna: New Millennium Learners Conference. February 22–24. http://www.bildung.at/nml—conference2010/files/netbooks_OECD—baumgartner.pdf.
[3]BIFIE (Feder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Austrian Schools). 2010. “BIFIE.” Informational brochure. http://www.bifie.at/sites/default/files/infobroschuere—en.pdf.
[4]BMUKK (Austria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Arts and Culture). http://www.bmukk.gv.at/.
[5]BMUKK and OECD/CERI (Austria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rts and Culture, and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Centr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1—to—1 Computing in Education: Current Practices, International Comparative Research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Vienna: New Millennium Learners Conference. February 22—24. http://www.bildung.at/nml—conference2010/.
[6]BMUKK IT Steering Group. 2007. “Future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 Short Description.” Trans. Bernhard Racz.
[7]Dorninger, Christian. 2010a. Interview by Kea Anderson. 3 May.
[8]Dorninger, Christian. 2010b.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urvey Response for Austria.
[9]eLearning Cluster (eLC 2.0). “Community—Building Program for Teachers, School Leaders, Researchers, and IT Industry Leaders.” http://www.elearningcluster.com.
[10]EPICT Austria. Austrian chapter, European Pedagogical ICT License. http://www.epict.at/.
[11]Future Learning. “Current 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BMUKK (Austria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Arts and Culture). http://www.bmukk.gv.at/schulen/futurelearning/index.xml.
[12]Hawle, Reinhold, and Karl Lehner. 2010. “Austria: Country Report on ICT in Education. European Schoolnet.” http://insight.eun.org.www/en/pub/insight/misc/coutry_report.cfm.
[13]Lehner, Karl. 2008. “Austria: European Schoolnet Report.” http://insight.eun.org.www/en/pub/insight/misc/coutry_report.cfm.
[14]Netbooks in Education. Site that tracks European netbook programs. http://www.blended—education.net/netbooks.
[15]New Media Consortium. 2010. “Horizon Report: K—12 Edition.” http://www.nmc.org/publications/2010—horizon—k12—report.
[16]QIBB (Quality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 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 http://www.qibb.at/.
[17]QIS (Quality in Schools). Former national quality assurance program. http://www.qis.at/.
[18]Smith, Marshall S. 2009. “Review: Opening Education.” Science. 23:5910 (2 January 2009):89—93.
编辑:张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