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教师驻校模式是当前美国教育改革中新出现的一种教师培养模式,是在美国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发展无力和教师结构短缺现状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是一种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模式,实施过程包括计划l的组织和管理、驻校生的招录、教学点和指导教师的选拔、驻校期培养、驻校毕业生的安置以及新教师的入职指导。结合我国教师培养的现状。在理论与实践上借鉴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的经验,这既符合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美国;教师教育:城市教师驻校模式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937(2012)03-0046-05
进入21世纪,美国的教师教育改革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继传统的大学本位模式和选择性模式之后,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师培养模式,即城市教师驻校模式(,Urban Teac,her Residency Models,UTR)。它弥补了前两种模式的诸多不足。特别是在满足不同州、不同学区对教师的不同需求方面。当前,城市教师驻校模式在美国_的教师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许多州都在实践中探索实施这种教师培养模式,其中最著名的是波士顿的城市教师驻校计划ftheBoston Teacher Residency Program,BTR)。鉴于不错的成效,许多州纷纷效仿,奥巴马政府也将其视为一个有效的方案,大力宣传并予以财政上的支持。
一、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的产生背景
(一)美国教师教育模式的困境
从纵向来看,美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从传统的大学本位模式到选择性路径模式的发展历程,然而,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性,这两种教师培养模式都陷入了一种发展的无力感。
传统的大学本位模式是以师范院校或大学的教育学院为基地,出现于20世纪中叶。是在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需要大量合格教师的迫切要求下产生的,目前是美国最主要、最基本,也是最传统的一种教师教育模式。它主要通过开设课程,让预备教师或在职教师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形成一定的教学技能。但是,随着美国全社会开始高度关注公共教育的质量,这种模式由于不注重教师培养实际成效,所提供的课程脱离实践等一系列问题备受争议和质疑。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针对大学模式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弊端,教师培养的选择性路径(alter-native route)开始在美国快速发展,它是对美国替代传统教师培养和认证的一些新方式的总称,指采用变通的方式,为未接受过师范训练(大都获得学士学位)但有志于从事教学工作的其他从业人员提供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学指导,使其成为合格的教师。这种模式的灵活性高,很好地解决了美国80年代对教师人才数量与质量的更高要求。但是,这种快餐式的师资培养方式也有其致命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未来教师的教育理论知识薄弱和课堂教学能力普遍较差,根本无法保证未来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美国教师结构性短缺的现状
在美国的教师教育中,一直都存在着师资数量不足这一问题。然而,随着社会对教师质量与教育公平的关注度提高,师资的结构性缺失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市和农村的公立学校优秀教师短缺、教师留任率低和部分学科师资不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与郊区私立学校相比,这些学校的教学环境差、教育资源短缺、教学设备落后、教师的工资待遇低,难于吸引和留住优秀的教师。统计表明,全美新教师前三年的离职率为30%,贫困地区达到了50%以上嘲。二是美国城市学区对师资的需求多样化,各个学区都希望招聘到符合本学区特定需求的教师,解决本学区具体师资需求的问题,而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和选择性路径无法成功地为各个学区培养出适于在本学区授课的教师。
二、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的实施过程
城市教师驻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选择性教师培养路径,与传统的大学本位和其他选择性培养路径相比,它最大的特色在于“临床实践性”,即将教师培养的课堂培训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最终为城市中急需教师的学校培养教师。驻校模式的培养目标是帮助师范生从新教师发展成为教师领导,实施过程包括录取与筛选、培养、入职指导与教师领导力的形成,体现了教师教育的准确定义,即教师教育包括教师职前培养、人职指导和专业发展整个过程,也是一种名副其实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模式”。目前,美国有许多城市陆续开始实施城市教师驻校模式计划,如波士顿、丹佛、芝加哥等,每个城市的驻校计划都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篇幅和精力所限,本文就不一一对这些驻校模式计划进行阐述,下面以波士顿驻校计划(BTR)为例,来一窥美国教师教育领域的这第三条道路。
波士顿驻校计划是波士顿公立学校(BostonPublic School,BPS)前任校长托马斯·裴森(ThomasPayzant)、副校长蒂姆,诺姆斯(Tim Knowles),还有战略基金伙伴的成员乔安娜·雅各布森(Joanlla Jacobson)于2003年合作创办的教师培训计划,其宗旨是“为波士顿公立学校招募、培养和留住优秀的教师”。截至2008年,它已经为波士顿公立学校成功培养了125名驻校毕业生,被一家行业杂志评为全美教师培养十佳计划之一,取得的成果是积极和显著的,其成功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模仿。
概括来说,BTR计划是一个由私人创办、得到政府支持的教师培养计划。它通过网络申请和严格的遴选程序后筛选出一批有才华、有责任心并且有志于教学的人员进行1年的硕士教育培养。与传统的教师教育硕士计划不同的是,BTR计划的实施机构不是综合大学中的教育学院,而是波士顿的公立学校,实行的是一种新型的驻校培养模式。在这1年的驻校培养期间,为每一名驻校生都配备1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进行学徒制的课堂教学培养。此外,驻校生还要参加课堂外的教育实践,通过严格的田野实践将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实践。1年的驻校学习完成后,按照规定,驻校毕业生可以选择到任何一家师资不足的波士顿公立学校任教至少3年(绝大多数驻校毕业生仍然选择自己在驻校培养期的学校),3年的任教期满后,驻校毕业生可以再次选择去留。据华盛顿智囊团体之一的阿斯彭研究所(AsPen Institute)于2008年9月公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波士顿驻校计划的毕业生3年后的留任率达到90%。总体来看。BTR计划的实施过程包括计划的管理、驻校生的招录、指导教师的选拔和培训、驻校培养、驻校毕业生的安置以及驻校期结束后的入职指导这前后连贯的六个部分。
(一)组织和管理
BTR计划从2003年实施至今,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组织和管理制度。从最上层整个计划的统筹和规划,到最下面的驻校生的培养和安置,BTR计划形成了一个系统和全面的组织和管理体系,具体如下图1所示。
图1BTR计划组织图
城市教师驻校协会(Urban Teacher ResideneyInstitute)于2007年在波士顿市成立,它是一个非营利社会组织,职能是为那些想实施驻校计划的私人或团体提供培训。每一个实施驻校计划的教学点都有一个教学点理事(site director)负责协调所有的驻校生,还有两个田野实践理事(field director)负责巡视参与到驻校计划的教学点,提供及时指导和支持。
(二)驻校生的招录
BTR计划的申请者主要分为三类:大学毕业生、中途转换职业者和社区成员。此项计划对于申请者没有年龄的限制。申请者首先要在网上提交一份申请表,回答申请表上罗列韵诸如“你认为城市社区学校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你认为当前的教育运动对城市社区学校有什么影响?”等问题。申请表的提交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以2012-2013年的驻校计划为例,申请者要在1月2日之前提交网络申请表,在1月6日之前所有的推荐表和成绩单都要提交完毕,以供正常录取之用。申请表提交上来以后,BTR计划的工作人员和波士顿公立学校的人力资源部会对这些申请表进行评估,然后甄选出一批候选人去波士顿公立学校参加长达1天的复试。复试中,每一个申请者的考核形式包括进行一堂微型课堂讲课、参加一个小组问题解决活动、写一篇课堂观察报告、参加一场多个评委的面试。然后,由学校的教师、BTR计划的工作人员、BPS人力资源部的成员、课程教师对申请者进行面试。等到这÷天复试结束的时候,每个申请者至少被15个人评估过,多则有20人。
(三)教学点和指导教师选拔
教学点是指实施驻校生驻校培养的公立学校。想要成为教学点的学校,首先要填一张申请表。回答诸如“为了提高你们学校的指导水平,教师应该如何去做?”“你如何看待指导教师这一角色?”等问题,然后BTR计划的工作团队会到提交申请表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考核其是否达到了BTR计划教学点的标准和要求。
选拔大量的和高质量的指导教师是成功实施BTR计划的一个重要因素。指导教师主要是在各个教学点中进行挑选,选拔那些学科知识扎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教师。经选拔后的指导教师首先要参加2天的培训,随后每个月都要参加一个培训性会议,每周都要到教学点签到。通过培训,指导教师得以了解驻校生的培养要求,以及如何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去满足不同驻校生的需求。BTR计划的田野实践理事霍利。弗里曼(Hollee Freeman)认为,BTR计划的指导教师要实行专业化发展,进行多维度的有效教学。
(四)驻校期培养
驻校生的培养是在波士顿公立学校中完成,培养期为1年,从9月到次年的6月。在正式开始培养之前,所有的驻校生必须参加一个为期两个月的夏季集中培训,从7月份开始到9月份结束。培训期间,驻校生每周五上午在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进行研讨学习,由专业的实践者包括前任和现任的BTR计划教师、大学里的教授给这些准驻校生们上课,同时也会召开准驻校生之间交流和分享经验的研讨会。夏季集中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准驻校生,获得成为优秀教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夏季集中学习之后,从9月份开始,驻校生要选择一个波士顿公立学校进行正式的驻校培养,具体培养方法是每周的前4天由专业的导师提供一对一的课堂教学指导,而星期五是在课堂外进行有指导的实践活动,此外,每周有一个晚上要举行一次研讨会。在这一年的驻校期间,驻校生还会逐渐参与到学校的教学任务中去,按照培养计划,每一名驻校生在这一年中至少要承担4周的课堂教学任务。旧
(五)驻校毕业生安置
1年的驻校学习结束后,按照BTR计划规定,驻校毕业生可自由选择到任何一所师资不足的波士顿公立学校任教3年。为了调动驻校毕业生的积极性,BTR计划为在公立学校中完成3年教学的驻校毕业生提供3条优厚待遇:一是可以获得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分校的教育学硕士学位:二是可以获得学费减免和丰厚的生活补助金:三是可以获得马萨诸塞州的初级教师资格证书心。据波士顿驻校计划的负责人杰西·索罗门(Jesse Solomon)介绍,在波士顿,招募一名驻校生大概要花3 000美元,而培养一名驻校生大概要3万美元,这3万美元中包括奖学金(1.1万美元,人)、健康保险和减免的学费㈣。此外,由于BTR计划是联邦的美国志愿队(AmeriCoros)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成功完成3年任教的驻校毕业生还可获得一张面值大约为5000美元的教育代金券,驻校生可以用这张代金券偿还任何助学贷款,也可以用来支付BTR计划的学费。
(六)新教师入职指导
对于完成驻校培养的所有驻校毕业生来说,到波士顿公立学校任教的第一年是最具有挑战性的。离开了住校期间指导教师一贯的支持和指导,很多驻校毕业生在他们自己的教学课堂上感到手足无措。为了给驻校毕业生提供持续的支持,帮助他们获得持续性发展,BTR计划雇佣了一批由退休教师和BPS教学顾问组成的入职指导教练队,这些教练会到驻校毕业生的课堂进行巡视,为驻校毕业生及时提供帮助,对课程教学给予反馈,传达学校面临的问题及挑战。此外,在2007-2008学年,BPS发起了一项“新教师发展”计划,该计划是为新教师提供入职指导。与人职指导教练计划构成一个完善的支持系统。共同帮助驻校毕业生由新手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三、城市教师驻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城市教师驻校模式是美国教师教育改革史上的重要一步,为落后的城市公立学校招聘、培养和留住优秀教师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大大提高了落后地区学校的教师质量和教学质量,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平衡发展,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育公平,对美国教师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模式还是处于单一的传统大学本位培养之中。这种模式存在培养的教师质量不高、数量有限、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UTR模式可以给我国未来教师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
(一)确立教师教育一体化理念,实现教师培养的动态发展
我国现有的教师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仍然是以教师职前培养为中心的一次性“终结性教育”,从而导致教师的入职教育、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出现严重分离的现象。而UTR模式融职前教师培养、在职教师培训为一体。为教师教育的持续性发展提供有效的联接点,使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一体化、终身化和专业化。因此,我们应建立相关的教师教育机构,将职前教育、教师在职培训和教师职后培养融为一体,使师范生既能在职前培养时学习到他们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教学能力:同时对新教师入职后继续开展教师培训和专业指导,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持续和完整的支持系统,使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成为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
(二)建立广泛的大中小学合作,增加学生的教学实践
在我国,教师的培养几乎完全由师范院校独立完成,是一种大学本位、定向封闭的培养模式。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教学实践课程不多,教学实习时间短,如福建师范大学的师范生只在大四上学期进行为期8周(两个月)的教育实习。这种模式使培养出的新任教师教学技能不够,掌控课堂秩序的能力有限。有鉴于此,我国的教师教育也应更加注重大中小学在实质层面的紧密合作,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实习机会,延长学生的教育见习和实习时间,有目的地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课程管理能力。笔者认为,可以借鉴BTR计划,将中小学的一线教师和参加教育实习的大学生有效对接,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准教师们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指导,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和专业的支持网络。
(三)加大财政资助力度,促进地区之间教育平衡发展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着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特点,并且有差距越来越加大的趋势,主要表现在:西部地区和东部落后农村地区的学校在教学硬件、教师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和城市学校。究其原因在于,西部和农村地区的学校待遇差、负担重、教学设备落后、生活条件差,致使优秀教师都不愿留在农村学校任教。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地区之间教育平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政府应该制定落后地区扶持政策,在财政上向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进行补贴和倾斜,加大西部和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财政资助力度,改善这些地区的教育面貌,提高教师的留任率。笔者认为,还可以借鉴BTR计划,为那些有志于参与贫穷和落后地区教学的人士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财政支持,如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提供生活补助。给予再就业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等。鼓励和调动社会人士参与教育事业的积极性。
(四)鼓励社会人士参与教师培养,发挥第三方团体的作用
我国的教师培养任务几乎完全由高等师范院校承担,资金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拨款。除此之外,支持教师培养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培养的途径太少,这样就导致我国教师培养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UTR模式是由私人或社会团体实施的教师培养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它得到来自美国工商企业界、教育界专家学者、高等院校、政府、慈善机构以及各种其他的营利或非营利机构的支持和赞助。我国可以学习UTR模式的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和利用社会各界的力量和资源:发挥第三方团体的作用,鼓励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教师培养中来,共同为培养高质量的教师贡献一份力量。
显而易见,UTR模式弥补了美国传统的大学本位教师培养模式和选择性教师计划的不足,为城市学区提供了优秀师资,提高了师资培养质量,提高了教师留任率,并促进了教育公平。笔者认为,UTR将成为未来各国教师教育改革新的借鉴模式,我国也不例外。结合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特点,在理论与实践上借鉴城市教师驻校模式的经验;这既符合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也是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方向。然而,在看到URT模式的优点及其成效外,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不足,比如创办资金高昂、培养周期相对较长、质量评价指标不完善、领导阶层变换所致的风险等。因此,笔者认为、国内在对UTR模式的学习借鉴中,要从我国特有的国情出发,不断反思这种模式在实施中的失误和不足,批判性地加以吸收和利用。
编辑:覃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