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形势下,面对我国加入WTO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全面提高中学英语师资队伍质量就显得尤其重要,其师资水平的总体提高是关键。笔者针对陕西省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部分初中学校的英语教师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提出应从五个方面解决初中英语师资存在的问题。
一、改变英语教师的基本状况
男女教师比例严重失衡,这就要求学校在吸收、壮大教师队伍时,要兼顾教师的性别问题。同时,高中学校的班主任和英语任课教师要多鼓励、引导男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多考虑报考外语类专业。高等师范院校的外语院系在录取高考生时,是否考虑给男生一些倾斜政策。教师职称方面以低职称为主,相关人员应督促低职称教师积极准备晋升中、高级职称,使教师在职称方面呈较为科学的分布。在教师学历这一块比较令人满意,但我们应该同时明白,有些学校还存在一些非英语专业的教师代英语课的情况,他们在语言基本功、知识构成方面与科班出身的教师还是有很大差距,对他们应加强进修、培训。新课标下,大多数教师能够自觉践行新理念新方法,还有少部分继续沿用旧的教学方式。因此,应加强新课标的理念宣传,让教师们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解除他们在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教师科研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在撰写和发表论文方面比较令人满意。但应加强对年轻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要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路子,及早让他们进入正轨。科研中应加强教师编写教材这方面的能力,学校或相关部门要号召、鼓励、推荐一线优秀、骨干教师参与教材编撰,并为他们参编教材提供信息和机会。教师参加培训的人数可观,可高层次培训不尽人意,应多为他们创造这方面的机会。
二、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标时遇到的困难
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教师应告知学生实施新课标的好处和必要性,慢慢引导,转变他们在传统教学中所形成的旧的学习观念,在课堂上要自觉配合教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教师应交给他们相适宜的任务,在学生中形成互帮小组。部分学生理解新知识慢,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多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加快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开展口语教学,要循序渐进。
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难,如教学理念滞后和教学技能跟不上等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多在教师中宣传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教师明白要实现中学英语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是前提,教材改革是基础,教法改革是保证,而教法的改革关键在教师,教师有没有新的教学思想,有没有灵活多样的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方法,是关系到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校方要鼓励教师在教学竞赛、观摩示范课、参加培训、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其技能。关于考试成绩,校方不要让教师一开始就背上过重的思想负担,应该给师生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在此阶段应淡化考试成绩,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与优化。
三、听取教师对培训的意见,改进培训方式
教师培训表现在既要重视组织,更要重视落实,取消形式化和规模上的喧哗取宠。不光注重宏观方面,还要注重微观方面,对指导实际教学要有所帮助,不断加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长期的脱产培训效果很好,但短期的在职培训更切实可行。在职培训每次至少能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既不影响教学,又能为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动的作用,还能处理好教学与进修的关系。
关于受各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地方财政实力不均的约束,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很难有效地运用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举办方在给教师进行培训时,切忌一刀切,对于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教师,应该兼顾,不能一味地将目光集中在来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县区的教师,还要兼顾农村地区来的教师。既要兼顾高水平的教师,也要兼顾低水平的教师。另一方面,授课的培训方教师一定要进行一线调研,尤其师范类学校教师一定要了解下面基层学校教师的教学情况,因为我们现在的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基本脱节,呈现两张皮的现象。
不应忽视的是还要看到相当一部分参加培训的初中英语教师,他们对培训根本不重视,要么靠关系请假不来上课,要么让在校大学生替代自己上课、写作业甚至考试,要么人到教室但心思不在课堂上,在课堂上干别的事情。培训方应加强学员管理,特别是基层学校要筛选和推荐真正追求知识、追求上进的教师来参加培训。另一方面,学校可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接受完培训回到学校后一定要在全体教师面前作报告,这也是一个检查验证的好方法。
四、解决高师院校在基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师院校要承担起师范生培养、基层培训以及支教下乡活动等义务。有教师提出走先调查、后研究、再推广的路子,笔者认为这个建议很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管是对于师范生培养,还是基层教师的培训、支教下乡活动一定要自下而上,了解基层教育现状,针对基层教育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研究,然后进行推广。
首先,师范生培养方面要在提高他们的全面素养上下功夫。现外语类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刚进校时缺乏一种勇气,这与那些现已是中年的老教师相比,不如他们当初的进取精神。这是因为受当今社会风气的影响,校园不再是一方净土,刚毕业的大学生当教师,感染了一些不良社会习气,敬业精神不够。高师院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出来的教师必须敬业、爱业、乐业,要用真心爱学生。对师范生的培养还要紧跟新课改中的新理念、新方法,抓好“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这些课程的教学,同时还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其次,对基层教师的培训方面要有实效性、针对性和及时性。从培训的实效性来看,应多以具体课例来提高实效;从培训的及时性来看,不仅仅将培训安排在暑假,在学期中进行短时间培训可能更及时、有效;从培训的针对性来看,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再次,要搞一些名副其实的“支教下乡”活动。高师院校对于自愿支教下乡的教师要进行筛选,将工作做到实处。支教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以作报告或书面的形式呈现活动结果。高师院校要意识到支教教师是学校的一面镜子,他出去代表的是一个学校的声誉。同时强调教师的实地调查的作用,要真正了解乡村学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相关教师就必须做好前期调研工作,这是搞好此项活动的基本保障。
五、缩短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首先,一个学校教学活动展开的如何与校领导的胆识、胸襟、作风有密切的关系。行政层、领导层人员应经常和教师沟通,了解处于不同阶段的教师的想法。对刚开始工作的教师,要了解到他们大多怀有满腔热情,急于将自己所学理论付诸实践,同时比较情绪化,感情容易受挫。校领导要理解这些年轻教师的心理,要保护这些教师的创新精神,允许他们出错,鼓励他们干出成绩。减少一些细枝末节的规范,多一些工作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的管理。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作用。让这种活力,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全校师生共同进步。此外,领导还要改变一切靠成绩说话的观念。评价一个教师不能完全看学生的考试成绩,尤其对于新教师,更不应如此。
其次,年轻教师要设法缩短小自己所学与实践的差距。认识理论是一回事,实践是另一回事。既要迅速适应中学教学实况,同时还要设法改变现存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书本上、同事身上、学生身上、自己的大学教师身上、各种培训中多方面地寻求答案。勤于思索、勤于研究、勤于实践,持之以恒,力求在自己的岗位上摸索出一条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又能提升自己教学技能、同时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条路子来。不要一味地埋怨应试教育模式,考试本身无对错,关键看怎么考、考什么。至于学校硬件设施不够好、不完善,这是事实,但这些不应该是制约教师才能施展的绝对理由。
以上从五个方面分析了解决陕西省初中英语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所出现的各种问题。现提出的解决策略尚需要实践的检验和时间的验证。我们相信,在新课标理念引导下,教师积极践行,初中英语师资问题最终会得到彻底解决。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