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绣自古以来就是最女性化的事情。土家族少女只有在遇见自己心仪的人时,才开始织自己的定情信物“西兰卡普”;汉族黄梅戏《天仙配》中也把“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看成最幸福的事情。然而,土家族的“西兰卡普”和《天仙配》中的“耕田织布”只是最底层人民的生活场景。中国古代社会士大夫阶层一直把握话语权,在他们看来,“西兰卡普”太乡土,“耕田织布”太生活,只有江南姑苏秀娘和她们织出的苏绣才能登上大雅之堂。
读过《红楼梦》的人应该记得五十三回写到过的一个人物——慧娘。“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因她亦是书香宦门之家,她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只这一句话便把苏绣和绣娘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璎珞”便是苏绣中的一种,而慧娘则是苏州绣娘的代名。“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市卖之物”说明当时士大夫对苏绣的定位;“书香宦门之家”、“精于书画”则是文人墨客们认为绣娘所必备的素养。
“男主外,女主内”是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每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站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往往都是默默无闻为他“红袖添香夜读书”;然而在苏绣行业,男人们则往往成为“贤内助”,每一个成功的绣娘背后都站着一个男画师,为伊“须眉泼墨夜织绣”,这是苏绣得以长盛不衰的基础。
苏绣和绘画的渊源要从明代算起。明代中期,以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为代表的“吴门画派”在苏州崛起,他们的画成为了苏绣的绝佳底片。所以唐伯虎虽然为一落魄文人,但是却能留下“点秋香”式的风流韵事,并不是唐伯虎的诗词歌赋复活了大家闺秀的芳心,而是因为秋香们闲来无事做女工,绣花的花样需要借绘画做蓝本,而唐伯虎的绘画为当时翘楚。姑苏有十万绣娘之称,绣娘海量而唐伯虎的画作微量,所以唐伯虎才会“物以稀为贵”,成为让秋香们争风吃醋的对象。
唐伯虎与秋香的故事只是传说,真正有史料记载的绣娘与画师的故事,要从明嘉靖年间开始:松江府(今上海)进士顾名世,晚年建了一座林园,取名“露香园”。顾名世是个风雅之人,琴棋书画自不必说,难得的是他还对织绣情有独钟。顾名世有多房夫人,夫人们为了争宠,竞相“女为悦己者绣”,顾名世也乐得用自己的书画经验给夫人们指导。久而久之,“露香园”就成为了顾名世的“夫人织绣大观园”。因为夫人们织出的东西太多,也为了向朋友们展示夫人们的才干,顾名世在用织绣装饰宅邸之余,开始向亲友们开展织绣大派送。织绣的精工奇巧借助顾名世的影响力得以声名远播,“顾绣”(又称露香园绣)因此得名。
顾绣最出名的大家是顾世名的儿媳韩希孟,她的刺绣以绘画为蓝本,用补色技巧让刺绣体现原画神韵,让刺绣达到“不是写生画,胜似写生画”的意境(董其昌语)。韩希孟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因为他背后有一位为她做策划和艺术指导的的男人——丈夫顾寿潜。顾寿潜之所以能为韩希孟做艺术指导,是因为他是大书画家董其昌的高徒,董其昌才是顾绣的艺术总监。这时,绣娘只是一个傀儡,只是画家用来作画的针线。
顾绣对“四大名绣”影响至深,尤其“以画入绣”的思想成为了后来苏绣创作的基本理念。
提到苏绣绣娘,沈寿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她以西洋画入绣,开创了苏绣“仿真绣”一派,第一次让苏绣走出国门,赢得了世界声誉。然而沈寿成就的取得又不得不提到两个男人:身为书画家的丈夫余觉、身为实业家的知己张骞。前者是传统的知识份子,但却有兼容并包的理念,用自己的美术素养精心为沈寿准备画稿,教她把绘画技法融入刺绣之中,并把沈寿的织绣经验梳理成系统的织绣理论;后者是清朝最后一个状元,但是却有西方的思维理念,用自己的经济实力让她的绣坊变成绣厂,并设立织绣学院,让其技艺传于后世。前者让沈寿取得了艺术上的成功,后者让沈寿的艺术得以发扬。然而,沈寿虽然在刺绣技法上能吸收西方绘画技法,但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一个传统的绣娘。她徘徊在两个男人中间,不敢爱也不敢恨,最终在48岁就郁郁而终。这时,绣娘已经开始了洋务运动,但还是“洋学为体,中学为用”,开始接受外来的新思维,但是却只敢心动,不敢行动,成为了悲剧的代名。
杨守玉是苏绣历史上的另一个里程碑。她对苏绣的改革,就如同五四运动之于传统文化。其首创的“乱针绣”技法,推翻了传统平绣“排比其线,密接其针”的理论,引入西洋绘画的透视原理、明暗关系,让平面了千年的苏绣第一次变得立体。杨守玉能在艺术上开苏绣千年之风,固然和其自身的天赋密不可分,但却和她背后的画师刘海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杨守玉是刘海粟的表妹,两人在感情上相悦,在艺术上共鸣。在感情上,为了杨守玉,刘海粟有过抗婚的举动,为了刘海粟,杨守玉更是终身未嫁;在艺术上,刘海粟披荆斩棘,杨守玉被潜移默化:上世纪20年代,表哥刘海粟在上海美专开办人体模特儿写生课,并展览了部分人体习作素描,一时舆论哗然,为了支持表哥,她绣出了两幅女性裸体作品《美女与鹅》、《出浴》,用刺绣表达了刘海粟“人体美,为美中之至美”的艺术理念。这时,绣娘已经全身心解放,不仅在艺术上能放开手脚创造,在思想上也开始革命,为自己的生活而抗争。
曾几何时,绣娘只是女为悦己者绣,是画师作画时的衍生品;如今苏绣已和绘画并立,绣娘和画师也开始比肩。对于苏绣绣娘来说,绣娘是一种职业,绣的是美轮美奂的工艺;对世人来说,绣娘是一种生活方式,绣的是一种理念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