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师的争论

2012-04-29 00:00:00蔡鸿茹
中国收藏 2012年9期

《集王羲之书圣教序》是著名的唐碑,在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极大,故而历代传拓不止。该碑传世拓本较多,最早为宋拓本。在海外及国内各大博物馆内均藏有较好的《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宋拓本。而天津博物馆所藏北宋晚期“墨皇本”亦是较好拓本之一。

墨皇本宋拓圣教序纵256厘米、横12厘米,50页,后有清代著名书法家崇恩长跋28页,故亦称崇恩长跋本,因首题有隶书“墨皇”二字,故通称“墨皇”本。字迹肥润,锋芒犀利。册中有多位名家印记,最后的私人收藏者为天津著名收藏家徐世章先生,1954年捐献给原天津艺术博物馆。民国年间有正书局、文明书局等曾影印出版。

碑帖拓本年代的鉴定,除了辅助依据外,要看拓本的墨色、字迹损坏状况来定,即通常所说的“墨气”、“字考”。1979年第1期《文物》杂志曾刊登署名“章归”的文章《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宋拓整幅的发现兼谈此碑的一些问题》,文中提到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墨皇本圣教序中“显扬”二字未损,优于其他任何宋拓本。此文一出,立即引起学术界注意,中国历史博物馆等一些藏有圣教序拓本的机构或研究者纷纷撰文阐述不同观点,有许多出版社在未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纷纷以墨皇本为最佳拓本予以出版,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4家出版社全帙影印出版。当时笔者供职天津博物馆任碑帖保管员,立即翻阅此拓,并请故宫博物院金石传拓家、碑帖鉴定家来馆鉴定此拓本。遂发现墨皇本中有七个“显扬”的显字都是一样的,说明是集的一个显字,其中第二个显字,即章归文中所说未损坏的,从拓本看“显”字中“曰”字左半,“”左半“幺”均不存在,而是后人用墨涂抹的,不仅墨色有差异,字形也与其他“显”字不同,如果只看影印本就不易发现了。我把此看法写成“墨皇本圣教序”一文发表在1981年第12期《文物》杂志上。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马子云及施安昌合著《碑帖鉴定》一书中也著录:“昔日崇恩所藏之宋拓墨皇本,余已校之,显字左未损,为后人涂描作伪以欺人,实为此宋晚期拓本。”

其后我得知“章归”乃著名书法家、文物鉴定家启功老。我与启老以前有过接触,先生为人谦和,讲话幽默,但反驳大师观点,心中仍是忐忑。后来当启老来津在博物馆鉴定文物时,我向启老谈起墨皇本圣教序拓本事,彼此之间交换了看法,启老甚是虚心,后来在他出版的文集中,将原来的观点删除,大师的谦慎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