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场伦敦奥运会,在各国体育健儿尽情挥洒汗水中,在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观众热情的加油呐喊声中,在喜悦、平和、遗憾、失落等情绪的交织碰撞中,体会生命百态,对于体育收藏爱好者来说,何尝不是一件快意之事?7月25日,本刊特约撰稿、奥运收藏爱好者侯琨奔赴伦敦,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为读者还原了一场藏家眼中真实的奥林匹克。
原来我“迟到”了
伴随着奥运会的举行,奥林匹克收藏也在伦敦迅速升温,因为这是“奥运迷”们的节日。
7月25日,当我抵达伦敦后才发现,原来自己属于“迟到”人员。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意大利、法国、德国、瑞士、日本、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的奥林匹克收藏家早已在伦敦交流多日了。奥林匹克公园、海德公园和运动员村附近是大家活动最集中的三个场所。一个个熟悉的面孔不断出现,每个人都很兴奋,因为这是奥运会!
今年6月,国际奥委会首次颁发了授予奥林匹克收藏家的最高荣誉“萨马兰奇奖章”,共有3位几十年来对奥林匹克收藏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获奖,其中就有国际奥林匹克徽章俱乐部主席Don先生。当我们在奥林匹克公园相见的时候,时隔近一年未见,彼此都非常激动。对我的祝贺,他表示感谢,还笑称:“很对不起,没有能够把奖章带到伦敦来给你看。”
Don的家位于1980年冬奥会举办地美国普莱西德湖市旁,31年前,由于对奥运徽章收藏的喜爱,他与其他几位藏友在美国成立了Olympin Club(奥林匹克徽章俱乐部)。经过30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为了会员超过500人、并且惟一被国际奥委会和美国奥委会双重认可的世界上最大的奥林匹克收藏组织。Don在自己家中建立了公认的美国最大私人奥林匹克迷你博物馆,馆藏了奖牌、火炬、铜章等上千件奥林匹克收藏品。虽然已经是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圈中绝对的“大佬”,但Don依然穿着他那件有悠久历史的标志性衣服来到伦敦,与各国收藏家朋友交换徽章、交流心得。
“赶紧占个有利地形”
早在奥运会开始前的一周,已经有很多欧美的徽章爱好者来到了伦敦,提前参观各个比赛场馆和运动员村、媒体村等有利于徽章交换的场所,提前占据了“有利阵地”,形成奥运会的另一亮丽“风景线”。
本届奥运会期间,组委会主要为奥林匹克徽章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三处交换场所。此次伦敦之行,我发现今年奥运会徽章收藏与交换出现了几个新的特点。首先,据我的统计,已知有超过15位中国奥运徽章爱好者们结伴来到伦敦,在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进行徽章交换,称得上是我国有史以来奥运会期间远赴海外最大规模的徽章交流群体,同时也是本届伦敦奥运会期间单个国家人数最多的专业徽章交换群体。这说明中国藏家不仅对奥林匹克徽章收藏有了更深的认识,国际性的交流也能使我们有很大提升。
二是媒体人、运动员和志愿者们进行徽章交换的热情空前高涨。只要你走在奥运场馆周围,如果你身上或者证件挂带上别有徽章,就会有人上前来与你攀谈交换徽章。好多运动员也忍不住用自己国家奥林匹克代表团的徽章来交换自己喜爱的徽章。
三是国际徽章收藏家们差不多全来了。虽然伦敦奥运会期间,各种成本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极其高,但是依然无法阻止国际徽章收藏“大佬”们来到伦敦。
通过对各个徽章交换场所的观察,我发现比较抢手的徽章分别是各国奥林匹克代表团的徽章(俗称“NOC”)以及限量的奥运会赞助商徽章,往往是限量数目越小,就越炙手可热;还有国际奥委会授权的奥运会官方媒体的徽章,如BBC、NBC、CCTV、Fuji等。
“看过精巧,又体验霸气”
为了展示本国在体育和文化发展方面的成就和特点,每届奥运会举办期间,国际上的一众体育大国都会在举办城市设立他们自己的“家”,如“中国之家”、“巴西之家”、“韩国之家”等等。本届奥运会也不例外。
位于华尔道夫希尔顿酒店一层的“中国之家”大气华丽,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起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法国之家”设在靠近伦敦塔桥旁的泰晤士河畔,温馨浪漫,每晚都会举行招待酒会;“巴西之家”位于市中心一著名建筑内,以集中展示即将由巴西主办的世界杯和奥运会为重点。在这些“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韩国之家”和“意大利之家”。
“韩国之家”位于伦敦市海德公园旁边的一个俱乐部内,面积很小,大概100平米左右。整体布局简约、传统,突显韩国文化特色。“家”的面积虽小却被合理利用,分成了韩国奥运发展史、传统手工艺制作、未来大型体育赛事展示等五个区域。参观者可以在半小时内,了解到整个韩国奥林匹克发展的历程,与身着韩国传统服饰的女孩共同制作手工艺品,还可以观看到精彩的机器人舞蹈表演。从2013年到2018年韩国即将举行的四大运动赛事也分别做了展示台,参观者可以获得相关的徽章、简介和互动游戏机会。
相比起来,“意大利之家”则显得霸气十足!它位于伦敦正中心大本钟旁的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内,总共由四层组成,分别为意大利体育展示和现场转播大厅、意大利美食和文化体验区等。意大利人将激情和时尚的概念融入到了设计之中,让参观者可以感受到明星一般的待遇。每个参观者可以在这里体验到真正意大利风格的“吃喝玩乐”,还可以不时碰到来这里参观的意大利奥运代表团的体育明星们。
“追星的感觉超棒”
本次伦敦之行,有三件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与四位奥运冠军产生了交集。7月29日,我到Excel场馆观看举重比赛,没想到在入口处远远就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虽然他戴着墨镜,但我依然马上认出了这位偶像——伦敦奥组委主席、奥运冠军塞巴斯蒂安·科勋爵!今年5月10日我受邀参加伦敦奥运会火种采集仪式时已与他有过交流,所以我很自信地走上前去与他打招呼,他也认出了我。原来,他正在与工作人员一同视察比赛场馆,因为奥运会刚刚开始,希望一切都能顺利有序。我告诉他自己已兑现了当时的承诺,来到伦敦亲身参加奥运会,为伦敦加油助威。他非常高兴,仔细地看了一遍我的环球行长卷,表示了赞扬,随后很潇洒地在上面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日期。作为伦敦奥组委主席、两届奥运会冠军、英国人眼中的民族英雄,塞巴斯蒂安·科勋爵表现出来的敬业和亲民,让我对他更加敬佩不已。
第二个惊喜来自男子双人三米板决赛,王者最终属于秦凯和罗玉通。很幸运,我能够在伦敦的赛场看到了国旗升起的时刻,那一刻,我眼眶湿润了。但是更令我兴奋的是,当秦凯参加完颁奖仪式退场时,他把手中的冠军鲜花向观众席抛来,没有想到最终竟然被我得到!这同样是一件难得的奥运收藏品,因为它是属于冠军的鲜花。现在这束花已经被我带回国,正在进行风干处理,希望可以将其永久珍藏。
8月5日晚,12天的伦敦之行即将结束,当我还沉浸在美好的回味中时,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回国的航班与即将离开英国返回北京的中国游泳队、蹦床队还有射击队等同在希斯罗机场的一个候机厅,于是便与本次奥运会的传奇运动员孙杨、叶诗文坐到了一起。两位冠军都很亲切,与我一起合影。叶诗文还为我在欧米茄奥运会官方计时器的帽子上签字留念。近两小时的交流,为我的伦敦之行画上了圆满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