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拍收官 艺术品市场平稳着陆

2012-04-29 00:00:00
中国收藏 2012年8期

夏日炎炎,酷暑逼人。随着气温不断攀高,2012年春拍也接近尾声。所有参与和关心艺术品市场的人士,也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进入短暂的“歇夏期”。与往年相比,今年春拍无疑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宏观经济趋软,再加上去年秋拍突如其来的调整,都使得这个春季显得有些特别。尘埃落定之际,大家不禁仍想问问:“今春拍卖真的冷吗?”

7月10日下午,2012年西泠春拍落下帷幕,21个专场、3000余件拍品,总成交率达 88%,总成交额为7.72亿元。就在西泠春拍落槌后不久,7月13日,上海朵云轩本年度春拍也以4.4亿元的总成交额落槌。至此,备受关注的2012年春拍已接近尾声。今春拍卖尚未启动,业内对于本年度春拍的走向就一直热议不断。如今尘埃落定,围绕在业内人士、藏家、投资者心中的疑问也逐渐明晰。

今春拍卖真的“冷”吗

“降温”、“下滑”、“调整”等等“悲情”词汇从今年年初到年中一直被看做是今年春拍的代名词,业内对市场行情的忐忑似乎都预示着这将是一个“冷春”。那么,今年春拍真的那么“冷”吗?

数字显示出的结果的确有些“冷”。 53亿元——20.6亿元,61.3亿元——30.3亿元,20亿元——12.64亿元,15.2亿元——7.7亿元⋯⋯这几组几乎被腰斩的数字是几大知名拍卖公司去年春拍和今年春拍的总成交额对比。而据相关数据显示,截止6月上旬,中国内地艺术品上拍总数为13.76万件,仅为去年同期上拍数量的一半稍多;成交总数为5.9万件,仅为去年同期成交数量的40.7%;成交总额为115.51亿元,仅为去年春拍的四分之一。

从拍卖门类来讲,以市场规模最大的中国书画为例,据统计,今春中国书画上拍的数量比去年秋拍减少了一半多,而成交率相较于去年同期更是下降了15%左右。除了李可染的两件作品过亿元成交外,去年大热的齐白石、张大千作品成交情况都凡善可陈。而古代书画部分,一向备受追捧的《石渠宝笈》今春却遭遇悲情流拍,中国嘉德推出的5件《石渠宝笈》著录作品,流拍3件;北京保利重磅推出的《石渠宝笈》著录的董邦达《雷峰西照》、乾隆帝《书画合璧四友图》册页双双流标。

不过,今春拍卖诞生的另一些数据却充满了热度。据相关数据显示,在书画、玉器及古董珍玩板块,估价在10万至数十万元区间的拍品成交率在80%左右,超过估价多倍成交的拍品屡见不鲜。如中国嘉德推出的“文心磊落——中国近当代文人书画集韵”专场唐藏珍部分,众多拍品以估价10余倍的价格成交,朱自清《楷书七言诗》以161万元的高价易主。

上海朵云轩推出的弘一法师一幅约0.96平尺的晚年朱砂横披《行书朱砂警言》,从200多万元起拍,经过十几轮叫价,最终以747.5万元成交;朵云轩首度推出的当代海派名家篆刻专场成交率高达93.9%;此外,名家篆刻印谱专场也不乏佳绩,不少拍品均超过估价多倍成交,如一方估价18万至38万元的曾国藩田黄自用印成交价高达161万元。

西泠此次春拍文房杂件部分围绕同一藏家提供的藏品,推出明清铜炉、沉香雕件等系列,其中,来源于天津古董世家的清雍正雁翎法盏炉以977.5万元成交,位列西泠春拍成交价前十位;曾担任山东省图书馆副馆长路大荒旧藏一件乾嘉庆年间紫砂大师杨彭年制锻泥提梁石铫壶,以138万元成交,高于起拍价17倍;今年春拍创新推出“中国首届明清御窑金砖专场”,成交率达100%,成交额达958.9万元,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市场为何冷热不均

“今春拍卖的确没有太多激动人心的高价,但该成交的作品都成交了,依旧有新的藏家进入。”上海藏家颜明这样解释市场为何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并且用“波澜不惊,平稳过渡”来形容今春拍卖。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则向记者分析,相较于去年春拍,今春艺术品市场增长速度有接近20%的回落,买家购买强度有所降低。但整个艺术品拍卖市场的规模依旧在继续增长,尤其是新藏家的介入,支撑起了艺术品市场的增长。

对新藏家的介入,西泠拍卖总经理陆镜清的感受最为直接。陆镜清对西泠今春拍卖的成绩颇为满意,“成交率达到了88%,这说明市场参与度相当广泛,且买家对拍品认可度颇高,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据陆镜清向本刊记者透露,今年春拍,是西泠拍卖成立7年来人气最旺的一场,“900多个竞买牌被买家领走,创了西泠拍卖的一个记录。”

在陆镜清看来,某几个高价位的拍品流拍或成交不理想就说明市场遇冷,这是一个片面的看法。他坦言,今春拍卖,高价位拍品相较去年同期的确大幅度减少,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直接导致对高价位拍品有承受能力的大藏家或投资者资金紧缺。但是以高价位衡量市场好坏是片面的。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副总经理刘金旺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人们认为市场冷,还是因为今年高价位拍品量少,成交情况不佳。高价位拍品最为引人注目,但并能以此概括市场的全貌。”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颜明还注意到,今春拍卖有一个鲜明的特点,一些一两百万元的拍品颇受藏家青睐,“传统的大买家由于受到外部经济的影响,手头较紧,体现在拍场上,3000万元以上的拍品冲高乏力。一些新进场的买家则主要青睐一两百万元的中档拍品。”对此,陆镜清也深有体会,他透露,西泠今春拍卖,中低价位的拍品成交情况比去年年底要好不少,买家的认可度更高,拍后回款也相当积极。

刘金旺也坦言,朵云轩今年春拍与往年相比基本持平,“因为朵云轩主要以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的拍品为主,这个价位的拍品买家群体广泛,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小。”

南北差距缩短了吗

分别拍得2875万元和2185万元的大千巨制《晚波渔艇图》和王石谷大件精品《溪堂佳趣图》,创记录成交的何多苓《乌鸦是美丽的》,首次现身拍场的大型艺术项目徐冰《地书系列》成功拍出,⋯⋯6月底7月初,就在北京春拍接近尾声时,上海艺术品拍卖市场捧起了“接力棒”,荣宝斋(上海)、上海泓盛、上海宝龙、上海道明、上海嘉禾、上海朵云轩等拍卖公司相继敲响了槌音。随后,西泠拍卖、南京经典也你方唱罢我登场。

上海一直被称为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的“半壁江山”。然而,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京强沪弱”却是不争的事实。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北京艺术品拍卖的总成交额达到514.8亿元,而上海仅61.2亿元。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春的南方艺术品拍卖市场不仅成交喜人,而且关注点不少。如上海朵云轩本次春拍人气爆棚,4.06亿元的总成交额颇为喜人;荣宝斋(上海)本年度春拍总成交额达3.23亿元,相较去年秋拍有明显增长,何多苓、徐乐乐等艺术家均创造了个人作品拍卖记录;上海泓盛今春收获1.61亿元,与去年春拍基本持平,徐冰《地书项目》被一位国内重要藏家以747.5万元纳入囊中;上海嘉禾本年度春拍以2.75亿元收官,总成交率达85%,名家成扇专场与陆俨少大师作品专场均取得了100%成交的好成绩;上海宝龙和上海道明也分别取得了6.31亿元和1.38亿元的佳绩。此外,在广州和杭州的拍场也不乏喜讯。西泠拍卖88%的成交率位列今春各大艺术品拍卖公司成交率之首;广州皇玛夏拍两大专场取得了白手套佳绩,一件八大山水画拍出了1.16亿元的佳绩;广州华艺夏拍也人气旺盛,斩获了2.28亿元。

“艺术品市场不可能全是山珍海味,精致小菜才是主流,北京的艺术品拍卖公司以提供山珍海味为特色,南方拍卖公司则主打精致小菜。而在山珍海味吃不起的情况下,精致小菜便脱颖而出。”有业内人士这样解释今春南方拍卖市场获得较高人气和关注度的原因。对此,刘金旺颇为认同,“北方的拍卖专场数量、拍品数量都比南方市场多,大件拍品也较多,南方拍卖还是主打中低价位的拍品。”

“今春,大型拍卖公司成交额下滑幅度较为明显,而相反,中小型拍卖公司却相对持平,甚至有所增长,南方拍卖市场以中小型拍卖公司为主,因此,整体来看,今春南方拍卖公司成交状况都较为理想。”西沐告诉记者。

陆镜清则认为,纯粹从成交额上看,南北方市场的差距一时很难缩短,但是从对艺术品拍卖的参与度、艺术普及度来看,南方并不比北方差。“长三角地区发达的民营经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为杭州、上海甚至北京派生出人数众多的买家,这些藏家普遍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他们也是支撑艺术品市场的主要买家群体。”

下半年市场会怎样

7月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二季度GDP同比增长7.6%,12个季度以来经济增速首次跌破8%。

同时,刚刚结束春拍的京城多家拍卖公司已迅速开始了今年秋拍的征集工作,中国嘉德在7月初就公布了其下半年拍卖的日程,其将于今年10月在香港举行拍卖的消息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北京保利在积极筹备第19期精品拍卖的同时,也拉开了秋拍征集工作的帷幕,足迹遍布上海、南京等地;北京匡时则和某知名艺术网站合作,全面展开全国十大城市拍品征集活动⋯⋯可以说,各家拍卖公司都在为秋拍积极筹划。然而,宏观经济走势依旧趋软,艺术品市场在下半年又会怎样,也成为目前业内最为关注的问题。

“艺术品市场作为市场经济的一部分,很难独善其身,必定会受到市场大环境的影响,由于宏观经济走势依旧不明朗,今年下半年的市场将延续春拍的走势,继续以平稳调整为主。”对下半年的市场,西沐给出了这样的预测。

颜明也向记者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市场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艺术品市场的盘子很小,这个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再加上征集难、回款难等问题,艺术品市场在两三年的时间内都很难再出现井喷,将延续目前的走势。”

作为拍卖公司的老总,陆镜清则对下半年的市场表现出一定的信心,“下半年市场会比春拍好,通过今春拍卖,买家的信心大增。”陆镜清认为,在艺术品市场处于调整期时,拍卖公司更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拍卖公司应该追求做的长远,而不仅仅是做强做大。”

此外,西沐向记者表示,除了市场走势外,下半年的市场格局也存在一定的变数。“今年上半年的查税风波,使得内地一些拍卖公司开始向境外寻找经营空间,以中国嘉德为代表的拍卖公司宣布进军香港就是这一体现。”在西沐看来,这一举措不仅是拍卖公司国际化战略和寻找更好的经营环境与空间的要求,也会对北京和香港的拍卖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