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部城市卡塞尔因其5年一度的文献展而蜚声世界。不久前,第13届卡塞尔文献展揭开序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和游客前来欣赏当代先锋艺术。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16日,为期100天。
本届卡塞尔文献展的主要展场分布于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文化火车站、文献展厅、橘园宫、宾丁啤酒厂等处,来自55个国家的150多位艺术家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其他参展者们带来了包括绘画、摄影、录像和表演艺术等能够展现现当代艺术新趋势的作品。
一进主展场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就能看到正面是意大利画家莫兰迪的作品,传统的气息扑面而来。穿梭在展厅中,能够充分感受到策展人的理念,将文献展关注的范围从视觉艺术扩展到整个文化范畴,上到量子物理学,下到古代工艺品。而打破艺术的边界在此次展览中也显得尤为重要,教堂里、剧院里、火车站,艺术品可以蔓延到任何一个角落。
重新构想世界的能力,是贯穿本届文献展的一条金线。在这里,你能发现已故艺术家乔治·莫兰迪的花瓶题材画作与原始对象一同被展出。参观者还能看到艺术家李·米勒在希特勒曾经的慕尼黑公寓里沐浴的照片,以及她在那里发现的一些工艺品。
可持续性与自然和文化间的关系,也是本届文献展的重要主题。在这个主题上,本届文献展展出了美国艺术家艾米·巴尔金的作品。该艺术家正在游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希望他们能认可地球的大气层为一个天然的世界文化遗产。
为了显现文献展再构想与复兴文化的抱负,本届文献展将还网撒到了遥远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在那里,文献展将有一个单独的展览场地,并会进行一系列的研讨会。
据了解,卡塞尔文献展是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展览之一,与巴西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并称为世界三大艺术展。1955年7月15日,首届卡塞尔文献展开幕,前来参展的670件作品分别来自近150名艺术家,其中包括康定斯基、毕加索、夏卡尔和贝克曼。
卡塞尔文献展强调脱离政治意识争执、国际政治、经济与权力较量的双年展模式。在卡塞尔文献展总能看到当前风格和未来趋势的折射。抽象的表现主义和色彩明快的波普艺术争奇斗艳,极简主义也有一席之地。公众既能见到照相写实主义的画作,也能在一望无际的装置艺术、摄影和录像艺术的海洋里大开眼界。通过各种各样的艺术媒介,文献展表达了自己对当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