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大精品工程 力保学校优质发展

2012-04-29 00:00:00许钦彪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9期

教育质量是立校之本,其本质是培养人的质量,而人的质量不仅体现在书本知识和考试成绩上,更体现在综合素质发展水平上。所以,学校的优质发展目标不能只追求短期效益,而是要研究如何把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尽可能地有机结合。学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独立人格和生存技能,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为了探索优质多样办学模式和培养个性化创新人才为要旨的教育方式,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绍兴市稽山中学制定了学校三年的教育发展规划,大力实施“精心育人、精品文科、精致校园”三大精品工程。

一是“精心育人”工程。育人为本是教育的生命和灵魂,是教育的本质要求和价值诉求。我校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爱学生,润物无声,引导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提升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校育人工作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并落实全员育人的工作理念,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工作网络,营造“人人育人、事事育人”的工作氛围,形成工作合力。为增强全体教师的育人责任意识,学校相继开展了“群体师德创优”、“全员家访、谈心”等一系列活动,提高教师的师德与能力。同时,继续实施党员与问题学生“结对帮扶制”,开展“百名党员访千户家庭”等活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另外,学校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泮池论坛”介绍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开展班主任基本素质比武活动,每学年进行育人论文评比,召开好每月一次的育人例会。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鼓励班主任参加各类培训,开展育人课题研究,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技能和实效。同时通过一系列办法提高班主任待遇,提高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

二是“精品文科”工程。“精品文科”理念的提出,既基于学校特有的历史文化,也着眼于当前学校的现状。学校着力构建人文素养培养的教育体系,以精心打造文科品牌为载体,以文科建设为突破口,带动各学科建设,逐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整体质量,进一步提升办学水平。如继续办好稽中人文大讲堂、泮池论坛等,定期邀请知名学者、专家来校讲座,发挥图书馆、阅览室、电子阅览网络等功能,开展“书香校园”、“文学鉴赏”、演讲辩论等活动,拓展师生人文、科技、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面。同时,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优势,鼓励教师开设人文讲座,传播新思想,激活师生思维。

三是“精致校园”工程。稽山中学南依投醪河,北靠幼翁山,一水一山,展现了绍兴地域文化的特色——稳健与灵秀。精致校园工程的生命力,就在于把校园整体环境所组成的有形资源和学校人文底蕴所构筑的无形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价值和意义,使之成为一种吸引人、教育人的力量。如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把学校办学的历史进行整理,汇编成校本文化课程,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育。

事实证明,我们的工作扎实有效,学校面貌获得很大改观,全校师生精神振作,信心倍增,校风、教风、学风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和同行的高度认可和肯定。并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我校先后被评为市属高中年度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等。这些荣誉的获得不能不说是学校扎实开展三大精品工程建设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