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创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2012-04-29 00:00:00王顺宾
基础教育参考 2012年14期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和谐对于校园来说就是要有团结的氛围,有协作的精神,有一致的步调。只有校园和谐,学校才能健康发展;只有校园和谐,教师才能专心工作;只有校园和谐,学生才能快乐成长。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谈谈对创建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第一,领导班子成员团结协作是校园和谐的关键。首先,校长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校长是领导班子的班长,是创建和谐校园的核心。因此,走上校长這个工作岗位以来,我都严格要求自己,带头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学校的利益着想,合理安排学校的经济开支。作为校长,我用宽广的胸怀、诚信的品质、负责的行为去帮助教师心情舒畅地投入工作。我认为,校长宽容了教师,也就等于善待了自己。所以,我总是用一颗宽容的心与教职员工谈心、交流,加强沟通。我充分尊重学校的每一位成员,重大事情必先提交教代会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后再付诸实施。這种民主的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使许多工作都开展得比较顺利,校园的和谐风貌也在逐步形成。

其次,要用心塑造良好的班子形象。一方面,我注重工作作风建设,要求班子成员必须做到“务实高效,令行禁止”,不断转变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我注重制度建设,从实际出发,组织班子成员修订和制订了各种管理制度和方案,及时召开教代会表决通过并汇编成册,全体教职工人手一册,认真贯彻实施,做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通过不断努力,学校领导班子成员都能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能根据形势发展,改进工作方法,提高领导水平;能对挂钩联系的学校加强指导和督促。学校不断规范办学行为,逐步形成了“人人有事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氛围,塑造了团结和谐、务实高效、敬业奉献的班子形象。

第二,教师之间和睦相处是校园和谐的根本。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者,是创建和谐校园的主体力量。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让全体教师和睦相处,是保证校园和谐的根本。2009年到任之初,我针对中心学校年龄偏大,配备不齐,整体素质不高的师资队伍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首先,我邀请有关专家和教授到校开设讲座,面对面地指导校(园)长们做好学校文化建设。中心学校要求各所小学和幼儿园针对自身实际,制定校训、校风、校规,形成严谨、求实、探索、奉献的校园文化和浓厚的育人氛围。

其次,学校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特别是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公开课活动。此外,为了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做好笔记,学校持续开展以“要做教书人,先做读书人”为主题的“教师读书工程”活动,每年都评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和心得,表彰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再次,用心开设讲座,增进教师的情感交流。我带领班子成员有针对性地开设了主题为《为创建和谐校园而共同努力》的讲座,与教师进行比较深入的交流;约谈个别教师,努力解开心结,希望他们珍惜在一起工作的缘分,多谦让、少计较,共同创建和谐校园。

最后,在解决教师的切身利益问题上,注意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让教师在宽容、和谐的氛围中竞争,给教师一个公正的评价,培养教师的主人翁意识。這些多管齐下的措施有效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逐步实现“以人为本,追求人和”的和谐校园模式。

作者单位 福建省安溪县湖头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陆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