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来信

2012-04-29 00:00:00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39期

封面反馈

@彦镜:不少人以为莫言是因诺贝尔奖而一炮走红,不禁让人觉得悲哀。

@奇乐人生: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更让我对文字创作产生了无限的热情。

@张扬xisu:感觉在媒体面前的莫言还是田间的那个放牛娃,不矫柔,不造作。

@简言的树:莫言的文字,既不美化什么,也不丑化什么,这是他的独到之处。

时事短评

对得住历史的答案,你怎么看?

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日前被曝与妻儿名下拥有21处房产,被网友戏称为“房叔”。广州番禺区纪委副书记郭轩宇10月1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蔡彬停职后正在接受组织的进一步调查,坚决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手软。“我们将会给出一个对得住历史的答案。”22日,广州市纪委新闻发布会通报,“房叔”实际拥有22套房产,已被免职并采取“双规”措施。

从成立调查组到调查结果出炉,只用了十几天时间,有关方面可以说是神速。经核实,“房叔”蔡彬的儿子已经加入了澳洲国籍,蔡彬2011年、2012年均申报本人持有房改房一套,儿子蔡某培持有自建房一套,与22套房产的实情严重不符,存在严重瞒报行为。然而,如此“严重”的行为,为何有关部门长期无视,还需群众的“雪亮眼睛”?

随着舆论监督的发力,越来越多的“房叔”“表哥”应声落马,这是好事。但反观这些“一曝就准,一查就有”的犯罪事实,是否被揭开得太晚,有关部门似乎工作效率还不及普通百姓。当然,被曝光后的“房叔”迅速被“双规”,依然值得肯定。这样的结果,对翘首企盼公正调查结果的公众来说,不知是否算“对得住历史的答案”?

如果真的要给出“对得住历史的答案”,想必不能仅局限于此一案的调查。在“房叔”事件上,套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元芳,你怎么看?”但愿我们的执法者也学一学狄仁杰,深入调查,揪出背后的腐败根源,厘清贪官们的行贿受贿网络,加强自查自纠,防止此类案件再次发生,才是“对得住历史的答案”。

广西防城港 黄春景

读者点评

《华山拥堵事件》

@小蓝莓妈妈:华山虽美但命更贵!拥挤的游客是否想到护栏的安全系数有多少?

@超人胖叔:华山拥堵,游客被捅,社会管理的典型反面教材。

《老好人倪萍》

@柚子里的虫:倪萍的文字有智慧,也淳朴,她的平常心自始至终令人敬佩。

@刘一兵:很怀念以前的倪萍和那时的我,她的确是一代人的记忆。

《朴树,在别处》

@fish碎碎念:九年前开始听朴树,看到再次面对公众的他,恍如隔世。

@wanted:朴树的音乐,透着深入骨髓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