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玉
摘要:“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福建省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应该按照规划的指导,立足省情,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实现规划目标。文章从立足省情、继往开来、加强交流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充分发挥福建地方特色,推动两岸文化艺术交流。
关键词:福建;文化艺术;交流
福建历史悠久,在历史上是“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发源地和商贸集散地。省会城市福州、经济特区厦门曾被辟为全国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我国首批文化历史名城泉州不仅曾是古代世界第一大港口,而且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坐落于闽江口的马尾港是中国近代造船工业的先驱,更是培养科技人才的摇篮。福建更是一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底蕴丰厚的省份,泉州是全国第一批文化历史名城之一,漳州是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台胞祖籍地,莆田是世界妈祖文化中心,福州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宜居城市以及中国红色革命老区之一的龙岩。自古至今,福建文化历史名人层出不穷,如蔡襄、朱熹、林则徐、严复、冰心等等。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2011-2015年要不断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要通过创新文化内容形式、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式不断推进文化创新;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又要不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面持续有效地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那么,作为一个文化大省,福建在五年规划里应该怎样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呢?
一、立足省情,发挥特长
福建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风格多样,有22个地方戏曲剧种,居全国的第二位,闽台地区是全国戏剧、民间音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民间曲艺、南音、歌仔戏、高甲戏等传统艺术是闽南文化最具活力的艺术形式,是海峡两岸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闽南戏曲在海外的影响力是很大的,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她的受众、爱好者也是众多的。但是我们不能不面对的事实是,现在许多年轻人不仅听不懂闽南戏曲,甚至不会讲闽南话!闽南戏曲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我们祖先在劳动生活中衍生、创作并世代流传下来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在台湾,当地的地方音乐文艺闽语区有褒歌、采茶歌,粤语区有客家山歌,都是比较通俗的。而南管则比较优雅,剧戏多继承闽、粤之传统,有梨园戏、高甲戏、粤戏、皮影戏等,高山族的文艺绚丽多姿。福建,尤其是闽南地区与台湾在音乐文化艺术方面有着许多共通之处,做好推广闽南文艺戏曲工作,弘扬闽南戏曲文化艺术,建设海峡两岸百姓的文化艺术交流纽带,使之为繁荣海西文化建设服务,增强民族凝聚力,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七大已经将“海西经济区”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当中, 并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这对福建省文化艺术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新机遇。就在去年九月份,“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生效,这不仅为两岸经济合作与交流提供了机遇,也为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交流提供了新的契机。我们要充分认识大陆和台湾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特点,正确理解政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杠杆指引下,统筹谋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加强前瞻性布局,以提高两岸竞争力为核心,加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增强两岸的经济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民族同胞的共同民族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文化的产业化作为文化交流的一种方式,既是为两岸的经济的大发展创造有利的机会,又是两岸文化进一步交流和形成紧密联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与台湾仅有一海之隔的文化大省来说,福建与台湾有着深厚的佛缘、文缘、学园等等关系。
二、继往开来,改革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艺术在党的文艺方针正确指引下,大力讴歌时代精神,努力开掘题材内容,丰富艺术表现形式,贴近观众审美情趣,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音乐是戏曲艺术的“半壁江山”,音乐文化艺术在音乐艺术的整体发展过程中所取的成绩同样可圈可点,值得充分肯定。新时期以来,广大戏曲音乐工作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继承建国以来音乐文化艺术改革的成功经验,更加主动和自觉地学习和吸收民族民间音乐以及西方音乐创作技法,拓展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段,继承与创新并举,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绩。同时,音乐文化艺术既要继承,也要发展,今天的社会生活更加丰富,音乐表现的题材越来越广泛,在有些音乐的创作中已经明显地感到了传统音乐表现力的局限和不足,现代音乐与要表现的生活内容存在着某些不适应,与当代观众的审美取向存在着差距。
在新时期,时代赋予我们更为伟大的历史责任,我们要坚定不移的继往开来,大胆创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倡导爱国守法、敬业诚信和勤俭节约,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三、加强交流,促进团结
文化艺术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基石,也是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体现。长期以来,文化艺术科学理论研究一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先导作用、服务职能日益凸显,不可替代。
海峡两岸的交化交流合作与整合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两岸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和理解,可以密切两岸同胞的感情,逐步建构起共同的新中华文化,形成两岸新的共同的文化认同。音乐文化艺术是海峡两岸同胞最能引起共鸣的语言,尤其是两岸对于闽南语歌曲有着共同的认识。截止去年,福建省一共举办了四场大型的闽南语歌曲大赛。全球闽南语歌曲创作演唱大赛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等单位从2006年起共同主办。这场跨国界、跨民族的闽南语歌坛盛事将持续四个月时间,海选赛区除了中国福建、上海、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印尼、美国、加拿大之外,还进一步增设了港、澳赛区,为所有闽南语歌曲爱好者提供了最为国际化的舞台。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家庭,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共同体,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们应该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与有关各方面进行真诚的合作,努力推动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进一步推动两岸同胞加强交流、交往与合作,为谋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为增进两岸同胞的福祉,为加强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提升福建经济文化综合实力而努力。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党的十七大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在我省各级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我省的音乐文化艺术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青春,创造出更为辉煌的业绩,能够顺利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文化使命!
参考文献:
[1]林小玲.推广闽南戏曲繁荣海西文化[J].政协天地,2008.
[2]全国艺术科学“十一五”研究状况及“十二五”发展趋势调研报告[J].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艺术百家,2010.
[3]曾宪林.第四届“京沪闽现代音乐创作研讨会”综述[J].福建艺术,2009.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