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照璐
持续不断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不是中国银行业与国际同业竞争的机会?
答案是,中国的银行业国际化道路还很长,要在海外与国际大型银行竞争的道路更长。我国银行国际化领先的中国银行,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也不足20%,在最近国际清算银行选定的28家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中,也只是搭了末班车。
西方银行业的危机对我们是一个机会,但不是赶超,是缩小差距的机会。这个过程比实体经济赶超美国可能更长,因为服务业的国际竞争有别于制造业。具体来看,可以分五个方面看待机会的大小。
人才: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投行业务更倚重于员工的经验。西方银行在危机中留给我们的首先是人才,但这样的人才是不是国内银行目前实际需要的,要根据自己的业务拓展规划而甄别。
环境:强大的金融中心环境是银行业参加国际竞争的基础。虽然纽约因为塞班斯法案,伦敦因为英国经济衰退而使其全球金融中心地位受损,但其发达的资本市场、相对完善的监管,以及提供金融人才的五六家国际顶尖商学院等软硬件不是我们一朝一夕能超越的。
管理:国外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进行精细化的信息系统管理已经有很多年了,我们的银行还有很多工作在手工做。虽然起步晚,可以少走西方银行的弯路,但我们仍有十年以上的管理提升要追赶。
产品:银行产品和服务是国际化竞争的基础。中国的银行可以凭借资金实力参与更多的资本市场活动,但一些本地化和技术依存度大的产品,我们还不具备短期内提升竞争的实力。
客户:客户是竞争的目标。我们能否在这次西方危机中吸纳对手的客户,靠的是国际化的人才和服务。
最严厉的塞班斯
塞班斯法案(SOX),是在美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经济丑闻爆发后颁布的针对上市公司财务和公司治理的监管法案。该法案要求上市公司在财报中必须包含一份内控报告,及每年出具一份自我披露弱点的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