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观
《零ZEЯRO》
副标题: 世界符号大全
原作名: ZEЯRO
作者: [日] 松田行正
译者: 黄碧君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出版年: 2011.4
页数: 280
定价: 99.00元
丛书: 图文馆
电影《风声》里,周迅在李冰冰的旗袍边沿缝上了莫尔斯电码,最后被解读出来是好长一句好煽情的话。我一直对点什么横什么的莫尔斯电码不明所以,仔细观察了一下本书第18页上点横交错的图例,不禁感喟,我党地下工作者的针线功夫,实在了得。
《风声》里的密码系统多少是有些问题的,因为笨,所以结果血腥。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第44页的“玛丽女王的暗号”。16世纪时,苏格兰女王玛丽被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囚禁,追随玛丽的天主教徒们发明了暗号系统与她保持通信、商议谋反,不幸的是,这套单字母替换密码太过简单,而伊丽莎白女王的官员又是解码行家,因此结局悲惨,玛丽女王被送上了断头台。行文至此,作者松田行正很是恶趣味地写道:“对谋反者的处刑极残虐,玛丽女王不但全身被切开……”此处我省略28字,嗨,哪有此事,日本人啊。
见微知著,作者并非艾柯那样的符号学大师,历史考据的本领也不一定过硬,但是,从三十年前迷上忍者的护符开始,在灵数学和神秘主义中浸淫多年,出于专注的力量,松田行正的视阈极为辽阔,再加上书籍设计大家的功底,使得本书简明而直接地展现了121种符号体系,其中的很多已经失传、废弃,或者完全出于臆造而未曾使用过。虽然我们声称生活在一个符号和信息的世界里,但是本书的汗漫无边、稀奇古怪,还是可以有“天书”之谓的。
距离大众常识比较近的是那些鼎鼎大名的文字系统,譬如苏美尔文字、玛雅文字、古希腊文字、古印度文字、古埃及文字。即便如此,还是有一些细节令人震惊,比如克里特岛上的图形文字,有摆动手臂、大步向前的小人儿;有背着双手做沉思状的小人儿;还有怀抱孩子的小人儿……有生命的淋漓元气,甚为可爱。
比较有趣的是那些散布于各个领域的象形表意的符号系统,比如盲文点字记号、棒球的计分记号、国际象棋棋谱记号、舞谱记号、表情记号、电气记号、手旗信号、欧洲家徽记号、中世纪基督教音乐符号、地图记号、天气图记号、航空图记号、林奈的生物学记号、道尔顿的原子记号、现在通行的通讯音像设备记号……最后这个我们都熟悉,那个代表“播放”的三角形、那个代表“电池”的电池图案,还有那个代表“天线”的一根竿子顶着个倒三角的造型,从符号的形状上看,真的,我们比原始人没有多少进步,看第200页旧石器时代洞窟中所描绘的男女性征符号,祖宗们的具象能力和抽象能力都已经炉火纯青了。
本书尤其是神秘主义者的宝典,举凡炼金术暗号、共济会暗号、占星术记号、卡巴拉记号、十字记号、犹太神秘主义中的希伯来文字、阿格里帕的“天上通信用天使文字”、北方神秘主义不可或缺的卢恩文字、欧洲各地的流浪者使用的霍波记号、有“恶魔崇拜者”之谓的亚齐德教派文字……千奇百怪,令人眼界大开,并且叹为观止。可以理解,我在共济会那对页间低徊不已,这种由方形、三角形和“一饼”“二饼”组成的符号,有点像麻将,有点像牌九,眼熟。
显然,松田行正对中国文字符号体系有很全面的了解,他给了中国极大的篇幅,涉及甲骨文、菩萨记号、道教护符、易经八卦、苗族文字、唐朝武则天的则天文字、李元昊创造的西夏文字、元朝忽必烈汗下令通行的八思巴文字等等。则天文字颇有气势,“日月当空”就不必说了,“地”是“山水土”;“国”是“口”里有“八方”;“君”有点像“一人大吉”;“人”是“一生”,都有点意思。
此外,松田行正对清末开始的新文字改革运动颇为青睐,介绍了1892年庐贛章发明的“切音新字”、1896年力捷三发明的“闽腔快字”、1903年陈虬发明的“新字瓯文”、1905年杨琼和李文治的“形声通用文字”、1906年王照的“数码文字”、1909年刘世恩的“音韵记号”、1913年章炳麟的“注音字母”,直到1916年神童江希张的“宇宙文字”,除了专业学者,现在又有多少中国人知道这些“冷僻知识”呢?
关于中国,还有两种“伪文字”。一是18世纪的撒玛纳扎(George Psalmanaazaar),他出生于法国,根本没去过台湾,却自称台湾人,并于1704年在伦敦出版了畅销书《台湾志》,该书纯属臆造,其中出现了“台湾字母”,亦是子虚乌有的“发明”。另一位是17世纪的耶稣会士阿塔纳西乌斯·基尔歇(Athanasius Kircher),他在1667年刊行《中国图说》,里面出现的“中国古代文字”有龙蛇、鱼鸟、草虫等等奇妙的形状。现在,在国内各景点,总能看到挥毫写着某种绿色奇异“草书”的商贩,专做外国人的生意,我疑心这种风格,就是基尔歇的余毒呢。
就符号体系的社会性而言,撒玛纳扎和基尔歇这种臆造符号系统行为似乎是违法乱纪的,但是顽童的淘气越轨也往往正是文学的开端。1516年,托马斯·莫尔在他的《乌托邦》中,“收录”了乌托邦文的字母、文章范例、乃至文学作品,自然,这种22个字母的语言体系出自莫尔本人的向壁虚构。
符号学大师艾柯在他的《符号学理论》(1976)中,开了张符号学领域清单,包含:动物符号学、嗅觉符号学、触觉通讯、味觉符号学、副语言学、医学符号学、运动和动作符号学、音乐符号学、形式化语言研究、书写语言系统研究、天然语言研究、视觉通讯系统、物体系统、情节结构、文本理论、文化代码研究、美学文本研究、大众传播研究和修辞学……林林总总,无所不包。显然,这本《零ZERRO:世界符号大全》在“广博”程度上与艾柯的野心相若。我的疑惑只是,如果说人是符号的动物,那么动物呢?也是符号的俘虏吗?
专家们说,求爱和守护自己的地盘是小鸟唱歌的目的,这些歌有着各式各样的变奏,但是传达的意思只有两种,“我爱你”和“别过来”。在第39页上,有湿地麻雀的“声纹音节”的图例。老实说,我只看到一团团黑色的墨迹,看不出“我爱你”,也看不出“别过来”,可是一想到一只以帕瓦罗蒂的高音演唱着“今夜你不要过来”的鸟儿,我真的开始憎恨“符号学”了。唉,对于一个发明了“零”这个万能符号的物种来说,你还能指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