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新改版:
21商评编辑:
一直有看21商评的习惯,内容扎实,见解锐利,每每阅读都让人获益良多。但内容实在太充实啦,每次都要分几天才能消化完呢,希望能增加些让读者稍作放松的漫画或幽默有趣的栏目哦!劳逸结合,看着不累嘛。另外,之前在各种场合都得知商评全新改版的信息,不知改版会有什么变化?上架时间有改变吗?
——我也叫小明
Re:多谢你已经关注到21商评的改版信息了。关于改版,我们也铆着劲想把各种新鲜的想法分享给大家——好消息是,新版杂志除了保留大家所钟爱的犀利评论之外,会新制作不少针对25+新锐人群的趣味版面,比如精心烹制的关于商界高级八卦及大佬秘闻的EO栏目、视觉化剖解前沿冷知识的“酷知”栏目,等等。不多剧透了。还有一个super好消息——商评的售价已从28元下调至10元,并于每月1号和15号在各大城市报刊亭有售。
换个配图吧,亲
21商评的编辑好,能提个建议D-57你们杂志的配图能不能换种风格,有时候稍微感觉图文不搭,有些图片感觉确实有些生硬,就像开会时候老板那张没啥表情的poker face。一篇好文章也需要一张图片增添光彩,是吧?一点小建议,莫见怪。
——See Sea
Re:see sea“亲”,你在郁闷的问题,正是我们全体编辑部成员最近儿个月来想破脑壳在优化的问题,拿到2012年1月1日新杂志,你会发现,不仅所有版面配图风格更有智趣,整体视觉呈现上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破坏式创新”,我们还有整整6页的Craphics版面,全部图像化呈现,基本上“不着一字,尽显风流”。期待看到新版杂志的你继续用狠狠的批评催我们奋进。“微”往来:
⑥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品类杀手的冬天?】摆在品类杀手(高度专注在同一品类的零售商)面前的并非一条死路。品类杀手如果能解决两大难题,还是能从巨头手上,分得一杯羹,甚至有机会快速成长。这两大难题就是:消费者的什么需求不能被综合性商场或电子商务网站所满足?应给消费者提供怎样的独特购物体验?
@努力的赵文:这个得学学,充分发掘消费者的需求,满足消费者自己都没发现的需求,差异化,细分,教科书上的东西如何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值得一看。
⑥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驯“上”有术】高明的驯兽师们都知道:动物永远没有错。同样道理,如果你和老板之司关系失调,也不是老板的错,而是你不懂得如何将其“驯服”成你理想中的样子。
@涛哥快乐:你可以这么说。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还取决于领导的胸怀、专业性、性格
@21世纪商业评论杂志:【LOGO正在死去】iPod的成功,在于苹果公司建立了一个“可粉碎品牌”。这个称谓和1915年经典可口可乐瓶子的设计有关,简单地说是,即便可口可乐的瓶子碎成了碎片,人们还是可以从每一块碎片上辨认出其身份,即使完全没看到它的LOGO。
@夏锡丰: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了自己2006年写的一篇拙文,没说清的事儿都被作者说清楚了。这篇好文章间接说明了,良好的品牌不一定要通过频繁变换形象、颠覆性的创造和策略性运动去获得,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长久坚守你的独特形象。内容回应:
读完《iBook底下好乘凉》,发现我自己就是《史蒂夫·乔布斯传》100万册的疯狂购买者之一,而且选择的购买渠道也是凡客。很久没这么期待一本书的到来了。之前只是被乔布斯一贯以来的感染力所吸引,看完这篇文章后,对出版的后台运作和这个一向没什么惊喜的传统行业的营销新招数有了全新的了解和思考。
——大树
Re:谢谢大树的思考。我们联系了这篇文章的作者,她表示,非常荣幸切中你的兴奋点。她也是个乔粉,深怕自己写这篇文章时被偶像光环给晃晕——还说自己写完之后到现在都没敢再看这篇文章,肯定还有不少可进步的空间。多谢大家用关注和肯定伴随着我们年轻记者的成长。
秋月夜@天才薪酬的秘密
临近毕业当口,总有人劝导我们,不要太在意薪酬,而事实上,华尔街最顶级的银行家也会因报酬太低而受挫。专才价值是决定人才市场价格的核心,是提高求职者自身议价能力的关键。不过,人才价格的上升,是否会导致消费端价格水涨船高?
Re:我想火家最近挠头的问题可能恰恰相反吧——为啥消费价格越涨越高,人才价格却死死地hold在原点?但是面临毕业的童鞋们,“别太在意薪酬”确实是句于年不贬值的金玉良言‘。更正并致歉:
1.第88期P83右上角图中,“返利网”应为“易到用车”,成立时间为“2010年”。
2.第88期P72,左下角图中倒数第四行“北京亿佰优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应为“2011年21世纪中国最佳商业模式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