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盛
在学科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教学中力争将学科德育渗透工作做到更好,将素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把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品德高尚的社会有用之才。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有着重大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传统小组往往是同质小组,而合作小组则由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倾向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成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补性。
自主探究;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
1.明辨合作学习因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
明辨合作学习的因素,选择适宜合作学习的内容,把握合作的契机。由于化学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与学生认知的距离不同,加上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同,并不是所有教学的内容,不一定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一般知识的介绍,就应该由学生个人的感悟和学习去理解掌握,如学习“药品的取用”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去领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积极探究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如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中,学生提出了多种假设,教师应适时地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合作、交流的精神。
科学探究活动是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各个环节,探究是创新的前提,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学习空气的组成和质量守恒定律时,介绍科学家们勇于探索,不畏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在学生心中树立学习的榜样,从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如在讲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提出如何控制反应的进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探究过程中,学生感到困惑时,教师要耐心地加以指导,使学生能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避免学生因多次失败而产生的消极心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和勇气,使他们体验成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德育教育。
2.精心组织合作小组,为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合作小组通常由异质的四人组成,其中一名是优等生,一名是差生,两名是中等生,要求各组总体水平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的缩影或截面。同时,全班各合作小组之间又应该有着同质性,为保证各小组展开公平竞争创造条件。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娇惯,家庭的溺爱,生活环境优越,因此很容易滋长以自我为中心的娇纵习惯,缺乏合作精神,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如:在解答开放性习题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培养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互为补充,使学生有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并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认识到与他人合作能使自己思想更广阔、更深刻;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让学生自己组合,一起设计实验,一起进行实验,一起分析,共同解决问题,通过参与式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学生实验中,有意识培养他们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到,与人合作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更易成功。通过合作实验更使学生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切实培养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合作能力。
3.教会学生互相交往所必备的基本技能
教学中要求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大胆发表意见,开展合作学习提供良好的探讨氛围。教师仅仅鼓励学生彼此合作或安排一定的合作程序,还不足以保证小组成员进行高效的合作,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合作技巧。一方面正面传授,对学生作适当的指导,如“怎样发表意见”、“注意倾听他人讲话”、“鼓励他人参与”、“如何说服他人”等,另一方面可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确立合作评价的机制,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对小组的评价,我引进了“基础分”和“提高分”,以此作为小组的评价标准。“基础分”是分组前每个学生近期各次考试的平均分,“提高分”是该次检测中的成绩与基础分相比按一定的比例获得的分值。以提高分的高低评价小组的成绩。
引入“提高分”记分制,即强调学生在学业上的进步,使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机会去获得成功,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分值对小组都是十分重要的,从中强调了每个成员在小组中的平等地位,激发学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去。以小组间的竞争促进组内合作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提高小组的凝聚力。随着合作学习策略的进一步运用,学生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从活动中体会到互助带来的智力乐趣和同学间的友爱,对合作学习就会产生兴趣,对合作学习产生强烈的愿望。此外,对于保持各组力量的平衡,加强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氛围,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学生在每次检测中获得提高分的平均数,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与教师的评价评定该生在平时学习的成绩,再结合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去评价该生一学期的总评成绩。以此,激励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探索与研究问题。
4.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从学生身边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出发,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比如在讲到化石燃料燃烧时,可以渗透环保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告诉学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氮氧化合物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份,它能导致水质酸化、树木、庄稼毁坏;在学习水的内容时,使每个学生明白中国人均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中国缺水城市有200多个,更为严峻的是水体污染现象严重,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和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都使水资源受到污染,水环境的恶化已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在学空气的内容时,使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成因及造成的后果,如温室效应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臭氧层破坏的危害性等等。
学生了解环境的恶化状况,就能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实验中,废弃的物质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可回收的物质尽可能回收利用。如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制取完氧气,指导学生回收二氧化锰和氯化钾,充分利用每一种药品;在做酸、碱、盐的实验中,酸性、碱性或含重金属离子的废液,经处理后再排放,任何一件事都尽可能考虑到保护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课外进行环保活动。组织学生收集雨水,测定雨水的PH值,从一个方面了解本地空气污染情况;收集废旧电池,防止其对土壤,水体的污染;出黑板报宣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使更多的人了解节省能源就是保护环境;在班级中号召大家不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用一次性筷子,节约纸张保护森林等等。虽然初中化学所学的知识有限,进行的都是些小活动,但能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使学生乐于参加环保活动,并能影响周围的人的环保意识,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