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琅”里洗出“锡的王国”

2012-04-29 03:38
西部资源 2012年1期
关键词:锡矿吉隆坡华侨

核心提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长达100余年的时间里,马来西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锡矿石出产地,被誉为“锡的王国”。由锡矿产业构成的经济支柱成就了马来西亚今日的辉煌,可是有谁知道,华侨与那里的锡矿产业曾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长达100余年的时间里,马来西亚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锡矿石出产地,被誉为“锡的王国”。由锡矿产业构成的经济支柱成就了马来西亚今日的辉煌,可是有谁知道,华侨与那里的锡矿产业曾经结下了不解之缘。

琉琅

早在15世纪初,马六甲王朝便已成规模地开采锡矿,当时,锡还被用作铸币的材料。19世纪中叶,霹雳州发现蕴藏丰富的锡矿,吸引了数以万计前来采锡的华工移民,此后,锡矿业便蓬勃地发展起来。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本是一个蛮荒之地,马来文中“吉隆坡”即是“泥泞的河口”之意。1857年,有87位华人带着镐锹、驾着小船,到这里寻找“锡米”、勘查锡矿。他们历尽艰险,在牺牲了几十条性命之后终于发现了锡矿,吉隆坡由此开埠。后来,在华人甲必丹叶亚来的苦心经营及护卫下,当地的锡矿业日益繁荣,城市经济迅速崛起,叶亚来由此也就成为创建吉隆坡的大功臣,被尊为“吉隆坡王”。

华人的大规模介入,对马来亚锡矿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他们带去并总结出了许多开采锡矿的方法,如沙泵法和琉琅法等等,还创造了像“金山沟”、“水笔”和“洗琉琅”这些约定俗成的名词。

“洗琉琅”即是琉琅法,是华人最原始的采锡方法。所谓“琉琅”,是一件形状似锅的平底凹形木盆,直径大约2英尺,用一块木材挖琢而成。“洗琉琅”的工人用此工具在水沟中淘洗锡米,其具体方法是:在溪河湖边持铝制挖掘工具取得锡砂,倒进琉琅;待至相当数量后,便将琉琅放在水中倾斜转动,先使泥浆和砂子随着震荡的水离开;再用力倾斜转动,石砾亦随震荡离去,留在琉琅中的便是锡米。干这一行的多为客家女子,有的从十几岁起就开始“洗琉琅”,一干就是20来年。她们往往要在酷暑骄阳下,弯腰站在没膝深的水里连续工作好几个小时,其劳动强度可想而知。在锡价高的时候,洗琉琅每天可以挣到一百多林吉特(马来西亚货币单位),但锡价低时只有十几块钱的收入。因此,在马来西亚的锡矿开采史上便有了“琉琅女”或“琉琅师”这一受人关注而又辛酸的华人妇女群体。

随着近20年来国际锡价的暴跌,马来西亚的锡矿业衰退得很严重,大量矿场倒闭,采锡业从此一蹶不振,从事这一行业的华人已不多见了。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藏有一件“琉琅”实物,是早期在马来亚锡矿谋生的华工所遗留,它默默地记载了那段辉煌而又伤感的华人先侨创业历史。

猜你喜欢
锡矿吉隆坡华侨
吉隆坡独立广场
我的华侨老师
高铁含锡矿氯化及还原-硫化焙烧试验研究
世界锡矿时空分布规律及成矿作用
湖南柴茅岭锡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马来西亚·吉隆坡
马来西亚·吉隆坡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我国锡矿开发利用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