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传统园林景观发展思路探讨

2012-04-29 00:44:03范建红张勇廖建荣
广东园林 2012年1期
关键词:岭南园林公园

范建红 张勇 廖建荣

摘 要:传统的岭南园林景观是与特定的地理环境相适应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岭南地域性历史文化的积累和体现。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开展景观设计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景观及其外部空间的生态交流特性,增进公园景观与区域大环境的和谐发展。文章以广州琶洲塔公园为例,从地域文脉的角度阐述了新时期园林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传统园林景观;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琶州塔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1历史的园林——岭南传统园林景观的发展与特色

岭南园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发展和变迁受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区域环境的影响,特定的区域文化环境造成了它独特的造园艺术风格。岭南园林既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的基本风格,又在布局形式、建筑装修、植物造景、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等方面独具地方特色,构成一种既不似北方园林之壮丽又不似江南园林之纤细的通透典雅、轻盈畅朗的岭南格调[1]。

1.1 萌芽阶段

岭南造园的历史可溯源到秦汉时期,于南越萌芽[2],于南汉形成其初始特征。秦末岭南以至汉代,数十万南下军民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其中也包括园林建筑文化和技术。秦末汉初南越国以广州为国都,割据一方。其时岭南避开战火,社会相对安定,通过便利的港口开展海外贸易,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兴盛,也促使了岭南园林的发端。受古代中原崇神重道思想的影响,五代南汉刘氏的药洲仙湖[3]以水体为主的造园手法突破了秦汉以前重台高阁、宫馆复道的格局。这种强调自然、师法天象的风格特色,既受当时地理环境条件的影响,也受中原文化及“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奠定了岭南造园异于北方又别于江南的特征,初步形成了岭南山水园林的格局。

1.2 发展阶段

岭南园林在宋代有较大的发展[4],主要是受迁入岭南的官吏、世家大族人士及文人画家的影响。这些客家人不仅带来中原的先进文化,而且寓情于园,直接参与建园活动,促使岭南造园艺术得到较大的发展。这时期无论是官方营建的园林、民间私园还是寺观园林都数量大增,规模扩大。园林构筑手法讲究意趣,善于因借之巧,以花石取胜,如惠州西湖、潮州西湖等园林都是利用城市近郊的自然风景而兴建的半由天然、半由人巧,生产生活两利的州府公共园林。在造园技艺方面,继承了南越造园的精华,将美观与适用融为一体,即结合山林泉流兴诗社书院、精舍幽园、亭台楼阁,供民众进行游憩、祭祖、文墨诗书等活动。这种造园艺术将具有文化特色的丰富景观与岭南地域的自然特色相结合,发展了有地域性及时代特征的岭南园林。

1.3 成熟阶段

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经济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岭南园林艺术因此盛极一时,并形成独特的造园风格[4-5]。受中原移民及文人画家的影响,尤其是富商官僚等的参与,岭南园林始学苏杨,后从实用性与商用性出发,仿效及借鉴西方园林,将中西文化融合在造园技巧中,进一步丰富了岭南园林设计意蕴,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自成新面目而发展成熟。此时期的岭南园林,从大的艺术格调上到整体布局乃至装修着色等方面,善以咫尺之地尽收亭阁之趣,尽得玲珑之韵。在园林布局、园林建筑、叠山塑石、植物配置、细部装饰等方面无不精雕细琢、华美独特。

岭南园林走过了从皇家园林、文人士大夫贵族园林到富绅私家园林的发展历程,从通神求仙为主向观赏实用性为主的功能转换,清代园林艺术达到顶峰。岭南园林在形成发展过程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得岭南园林既有乡土情浓,又有山水景观,并配置地域植物景观,形成构思独特、精巧秀丽、独树一帜的风格。

2危机的园林——城市化发展中岭南园林景观的迷失

城市化的发展、全球化对地域文化的侵蚀、政府开发相对市民大众价值取向上的短视与错位等原因使得园林景观特色逐渐消失并趋向同质性,造成具有传统文化特征及地域性景观特征的岭南园林逐渐被吞噬,“去地域性(deterritorialized)”的景观现象存在。

2.1 传统文化断裂

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巨大变革为传统园林景观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机遇,也使之面临着各种挑战。许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景观在新设计和建设中被忽视,破坏传统文脉、急功近利的现象时有发生,传统景观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民间建筑艺术文化面临湮灭的危机。对岭南地域传统景观与传统建筑进行调研,就可以看到传统风格感人至深,如体现广府文化特征的各种祠堂、书院、民居及牌楼等等为风景园林增色不少。但这些传统风格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景观现象却很少在现代新建筑与景观设计中体现,岭南传统建筑文脉和园林风格已近于消失。

2.2 景观发展“趋同化”

全球化的发展使得跨文化交流日益广泛,使各国园林景观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但同时也对地域性园林景观造成极大挑战,导致出现景观“趋同化”现象。某一种景观设计元素或其中的某些重要特征侵入各地园林景观中,成为一种所谓“世界性”的景观文化,使得具有浓郁地域或民族景观特色的传统文化逐渐消失。正如《北京宪章》所言:“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带来了人与传统地域空间的分离,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特色逐渐衰弱、消失……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6] 。

2.3 场所精神几近消失

场所是生活的空间,它反映了一般性和地方性的具体生活情境。场所正如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一样,有可能处于不断的发展、繁荣,或衰落乃至消亡的过程之中[7-8]。受全球化经济体系思潮、资本主义的消费文化与全球化的影响,具有传统文化特征及地域性景观特征的传统园林景观在逐渐被吞噬,其结果是居民失去对地方的认同感,地域场所精神的丧失并造成人们精神上的失根。因此,只有倾心地体验场所中所蕴含的特质,充分揭示场地的历史人文或自然环境特征,才能真正领会地域场所精神,设计出保留原有精神的优秀作品[9-10]。

3 转机的园林——延续历史文脉的琶洲塔公园景观设计

任何艺术都讲求文脉,岭南园林艺术亦不例外。与原生的大自然和村镇的乡土环境相同,具有悠长历史的岭南园林,浓缩了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积淀了居民的情感和记忆。只有将地域文脉融入岭南园林建设中,才能创造出既有传统品格、地方色彩又有时代特色、艺术品位高雅的城市园林体系,才能保证城市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 公园现状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用地规模 琶洲岛位于广州市行政区的南部,珠江南北航道的交汇处,与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成犄角之势,西接赤岗领事区,南隔黄埔涌与广州“南肺”——万亩生态果园融为一体,东与长洲岛、黄埔港一衣带水。其地理环境优越,是规划建设中以会议展览、博览为核心功能,集国际信息系统、国际金融服务、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文化旅游、高品质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二十一世纪广州新城市副中心。

琶洲塔公园位于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东侧,珠江水道以南,新港东路以北,科韵路以东,总用地面积221029㎡。琶洲塔公园是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核心功能的附属配套,用地范围内现有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琶洲塔”(图1)。

3.1.2 琶洲古塔简介 琶洲塔是建于明万历年代的楼阁式砖木古塔,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相传洲渚外水面时有金鳌浮现,曾名海鳌塔,又因洲渚形似琵琶,故古洲渚名为琶洲岛,塔名琶洲塔。琶洲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9层,内含17层,通高61m,塔身外墙粉饰白灰浆,转角置红色倚柱,柱头施额枋,其上叠涩数皮菱角牙砖与挑檐砖而出檐。各腰檐上,叠涩数皮菱角牙砖与挑檐相间出平座。每层四面开门相对如十字形。各层门的位置交互错开。塔腔内设神龛,每层有木楼板与阶梯可上下,可直登塔顶。塔顶为八角攒尖顶,顶端置覆盆、相轮等铁构件组成塔刹,檐角有铁铸雁形角梁。琶洲古塔迄立于珠江中洲渚之上,宛如中流砥柱,在明清时发挥了灯塔航标的导航作用。登上琶洲塔顶,珠江两岸瑰丽景色尽收眼底。“琶洲砥柱”为清代羊城八景之一。

3.2 公园设计构思

园林景观应作为体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统一的客观载体,给人提供标识自身社会属性和感受地域场所精神的感官框架。因此,在琶洲塔公园景观设计中,一是对地域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延续,通过历史的贯穿和延续,促使地域传统历史文化的“活化”;二是对地域传统形式的借鉴,如岭南传统园林建筑形式的借鉴,达到建筑的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三是运用体现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要素,使景观设计旨在创造一个通商口岸开放型的环境。

3.2.1 意境:未来与历史的会晤 横空出世的国际会展博览中心,像珠江上飘来的一阵风,漂落在古羊城八景之一 ——琶洲塔的西侧。在这神奇的洲渚上,历时四百年的沧桑和等待,传统与新锐彼此交融,历史与未来在此会晤,两个时代的标志,都应在未来悠长的岁月中得到保护(图2)。

3.2.2 文化:岭南联系着世界 悠悠古塔、源远流长。琶洲塔(海鳌塔)予人以丰富的历史想象:琶洲古港一片繁忙,商船穿梭往来。那艘看见古塔便知到了广州的“哥德堡号”一定泊在其间,而且满载着丝绸和茶叶……准备拔锚起航。此时,真希望看见霞光万道、金鳌浮现。

巍巍会展、盈盈久长。广州作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的窗口,国际商埠文化名城。会展中心不只是建筑的形象和标志,也是当今社会经济运行发展趋势的代表,其时代性、国际化、科技性一定与历史文化一脉相承(图3)。

3.2.3 形象:“琶韵新晖” 根据琶洲岛、琶洲塔的历史由来及典故,结合项目周边环境条件及考虑国际会展中心主体功能的共同性质,平面构图取材于较规则的琵琶形象。“琵琶”的顶部即公园的正北面设置主入口广场,由北向南设置了一些富有变化和节奏感的景观活动场地,并在中部形成核心活动区,同时将“海鳌”“琶洲古港”“哥德堡号”“水上丝路”等人文题材用现代方式表达出来,以增强公园的人文历史氛围。

3.2.4 生态:“山、水、人、生和谐共处” 在人类活动的强度和生态环境之间取得平衡问题,是现代公园设计、建造过程中首要思考的。琶洲塔公园既有文物琶洲古塔及丰富的历史人文题材,又是相应保留完好的山体植被,在保护中,进行适当的整治,可获得“略成小筑、足征大观”的效果。同时,景观活动功能、场地的设置等,须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因此,主体活动区的设置应相应集中。

3.2.5 主导功能:“康体健身,生态享受” 园林景观植根于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环境,植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为当地人民提供健康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特征。康体活动、生态游览及改善周边生态环境质量,也是建筑公园的目的。结合现代生活方式,在本公园设计中设置多元化群众康体活动功能的设施及场地,并充分挖掘人文历史题材,塑造丰富的人文活动景点,以提升公园的整体文化品位。

3.3 总体布局

以较为规则的琵琶造型进行总体平面、空间构图,形成“一主轴、一环路、一蓝带、五节点”的规划结构(图4-6)。

“一主轴”:由主入口联结琶洲塔形成的轴线,这既是一条传统轴也是一条主体景观轴,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活动方式进行紧密联结,公园的主体景观内容贯穿期间:主入口广场、海鳌雕塑(入口标志)、丝路大道、纳泊湖、琶乐广场、时间之庭小品、牌坊、百步梯及琶洲塔。

“一环路”:按公园设计规范设置的,可通行消防车的环路,通过微地形的塑造及两侧植物种植的变化,形成“步移景换”的主园路景观。

“一蓝带”:结合规划设置的琶洲涌走向,从生态涓溪景观塑造的角度,进行线型布置和生态护岸体系设计,并在中北部区域放大形成湖面,“琶洲古港”“水上丝路”及“哥德堡号”人文素材得以现代方式展现。

“五节点”:即在轴线上设置形成的五个主体景观活动空间,分别为主入口广场、纳泊湖、琶乐广场、牌坊及琶洲古塔。

3.4 功能组织分析

依据规划结构及人文景观游览、康体健身、生态休闲等功能体系配套,及从生态环境保护、塑造等思想角度出发,将用地有机地划分出以下区块(图7):

3.4.1 主入口广场区 经周边用地功能分析,琶洲塔公园的游人来源主要为会展中心方向,即通过滨江道路进入,因此,公园的主入口设置在地块的北面,在此设置了主入口广场、海鳌雕塑标志及“丝路”景观大道,并配套设置了公园管理服务中心、旅游大巴及小车停车场。

3.4.2 康体运动区 在公园的西北面设置了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林荫健身场等康体运动功能,并在运动区入口部位配套设置一层体育管理房。管理房内配设办公室、乒乓球室及储物室各1间,并设有茶水服务功能。

3.4.3安静休息区(老人活动区、儿童活动区) 从公园动静分区的角度及主要人流来自于东和北入口考虑,在公园的东北角设置老人活动区和儿童活动区,配套设置相关休息、活动设施。

3.4.4 滨水休闲观赏区 在公园“纳泊湖”水面范围,规划设置了多项观景活动内容和配套设施,其中:水中设置了水下品饮咖啡、茶水的“哥德堡号”船体;湖面四周有“水榭”、小游船码头、步行景观桥、亲水活动的“流水平台”、悬挑式的观景平台等景观构筑物。

3.4.5 核心广场活动区 核心广场区范围总命名为琶乐广场,按琵琶的弦、健设置方式,进行规则线型平面构图。广场的中心设置抬升的琵乐舞台,结合地面铺装的设计,布置一系列丰富有趣的韵律构图和“音乐墙”“音乐廊”、琶乐旱溪、音乐休止符等景点,游览其中仿佛置身于一曲流畅、连贯的琵琶新乐之中。该活动区的另一端为上升的时间之庭广场,广场中心为“航海日志上放置的日晷仪”雕塑,隐喻琶洲古港的概念及海上丝绸之路与过去、现在、未来的时空联结。

3.4.6 岩石趣味观赏区 在山体的西北侧依山设置“石趣园”及“生态水源”景点,不同类型的岩石及生态水系互相渗透,形成不同的休闲、观赏及亲水活动空间,以此丰富游人景观活动内容。

3.4.7 生态涓溪观景活动区 根据琶洲涌规划及水利部门提供的技术参数指标,琶洲涌南、北两端均设置了水闸,稳定的常水位标高为5.8m,为生态性护岸体系设计及生态涓溪景观的营造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设计以南段为例:依山段设计成陡崖状及设置临崖步道和观景亭,开敝段设计成多元化的、自然与亲水相结合的生态驳岸,并配种丰富多样的水生、湿生植物。

3.4.8次入口广场区 本公园为开放性公园,为方便游人进入,在公园的东、西、两面设置次入口及小型入口广场,并就近设置临时性绿地停车场,广场绿地中设置座式“琶洲塔公园”名牌和园区导向牌;因琶洲塔及山体范围现阶段为文化局管理,因此,在南面设置方便车辆进出的小型入口。

3.5 绿化系统分析

根据公园总体规划结构及功能布局,结合现状生态条件,公园绿化种植按如下片区划分及种植:

3.5.1 林荫广场区 包括主、次入口广场,时间之门广场、琶乐广场、康体健身广场,以遮荫乔木、部分棕榈植物及整形灌木种植方式为主,其中琶乐广场绿地中自然种植不同时期开花的乔木品种。主要树种有:细叶榕、香樟、盆架子、凤凰木、木棉、大叶紫薇、蓝花楹、红花紫荆、宫粉紫荆、大王椰子、蒲葵、散尾葵、大红花、龙船花、簕杜鹃,等。

3.5.2 屏蔽植物种植带 公园的周边,自然群落式密植地方树种及自然形态灌木,以适当屏蔽与周边道路的空间。主要树种有:麻楝,尖叶杜英、海南红豆、黄槐、夹竹桃、美国槐。

3.5.3 滨水植物种植区 琶洲涌及纳泊湖岸线范围,种植多样化水生、湿生植物,并与人的景观活动氛围及视线关系充分结合,营造生态涓溪和自然湖面的原生态效果。主要植物有:灌木为主,如:落羽杉、垂柳、串钱柳、鸡蛋花、风车草、菖蒲、芦苇、水葱,等。

3.5.4 蔬林草地活动区 在公园主体活动功能的周边区域,通过疏林草地的方式进行生态环境和功能活动的过渡,既不影响植物生态的完整性,又可适当拓展游人的活动区域,该区域除大面积草地外,乔木种植须自然有机,时疏时密,规格按“疏大”“密小”配置。主要树种有:凤凰木、香樟、白兰、非洲桃花心木、蓝花楹、南洋楹、风铃木,等。

3.5.5 树荫休息活动区 在老人、儿童活动功能区范围,适当种植大规格、大冠幅树种,既增大林荫休息活动功能空间,又形成观景、科普作用。主要树种有:细叶榕、菩提榕、大叶榕,等。

3.5.6 岩石趣味园区 以广东典型的岩石类型为元素,展示矿物质和化石演化过程, 各种开花植物点缀其间,增强人们的科普文化知识。主要植物有:宫粉紫荆、海南菜豆、毛杜鹃、紫雪茄花、澎蜞菊、花叶良姜,等。

3.5.7 分类植物种植区 在琶洲塔山体的周边范围,规划为公园功能活动的“静”区,按植物园区的方式,分类群落式种植与人文、地方特色关连的乔木品种,形成植物“园”区。主要分为针叶林区、香花植物区、竹林区、果树区。其中:1)针叶林区:以针叶树为主,结合一些观花植物树种。植物品种有南洋杉、马尾松、黑松,等;2)香花植物区:主要用于愉悦身心。主要植株品种有广玉兰(淡香)、桂花(甜香)、米仔兰(幽香)、茉莉(清香)等;3)竹林区:以清幽的竹类为主,结合景石和其它植物相映衬,营造一片淡雅的环境,以适合老年人的晨运,主要植物有粉单竹、黄金间碧竹、相思竹、青皮竹,等;4)果树区:体现春华秋实的田园风光,主要树种有龙眼、荔枝、树菠萝、芒果、杨桃,等。

3.5.8 山体原生植物保护区 琶洲塔所处的山体范围、地形及植物保持良好,设计以保护和生态修复为宗旨,适当疏、散的地方进行植物补充,以形成自然、野趣的原生态效果。补充增加的主要品种为:菩提树、大叶相思、罗汉松、桂花、铁刀木,等。

4 结 语

琶洲塔公园在广州海珠区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广州历史的见证和广州地域文化的缩影,更是当地居民归属感的寄托。通过充分挖掘、继承和延续岭南地域文化的精髓,并以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待地域文化,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延续历史、展现现代、展望未来,将城市发展进程的空间与时间串联起来,用新的功能和面貌适应时代需求,从而使文化脉络得以延续,使琶洲塔公园设计成能充分展现广州“千年的海上丝路商埠文化世界名城”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范建红,陈烈.祁新华等.岭南园林发展变迁的地理透视[J].热带地理,2005(1):86-90.

[2] 陆琦. 应深入岭南园林的研究[J].南方建筑,1999(3):83-85.

[3] 徐续. 岭南古今录[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352-356.

[4] 陈泽泓. 宋明岭南园林简说[J].广东园林,2002(1):13-15.

[5] 邹伟初. 广东古代造园史概述[J].广东史志,2003(3):16-17.

[6] 北京宪章. 国际建协第20届大会,北京,1999年6月通过.

[7] 季蕾. 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D]. 南京:东南大学研究生处,2004:4.

[8] 万书元. 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30.

[9] 吴良镛. 基本理念·地域文化·时代模式——对中国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J]. 建筑学报,2002(2):6-8.

[10] 王晓峻. 西方现代园林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5.

猜你喜欢
岭南园林公园
忆岭南
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50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军事文摘(2022年14期)2022-08-26 08:15:26
雨岭南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4
清代园林初探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2
在公园里玩
小太阳画报(2020年4期)2020-04-24 09:28:22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2
不辞长作岭南人
商周刊(2018年26期)2018-12-29 12:55:58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50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现代装饰(2018年3期)2018-05-22 02:51:34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