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希 张晓会
花鸟画的历史十分悠久,从原始社会部落作为图腾到祥瑞图案装点生活空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化,最后脱颖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花鸟画正式定型,并分为工笔花鸟画与写意花鸟画两类。到五代、北宋时期花鸟画,它以花、草、鸟、鱼、虫为题材,这些物象都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情趣息息相关,直到今天,人们仍然把养花养鱼作为生活情趣的寄托,以其陶冶性情、寄托情态、涵养品行。
自宋以来,中国花鸟画的艺术理念已相当成熟,在以后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谐、中庸、平淡的基本形态,即以写意为原则,注重主观感受,其感受是经过心灵调节之后的平稳、和谐、中庸、宁静的韵律感,并以阴柔的形态为外部意象;这是从神韵的概念确立和表现中蕴成的秀逸、宁静、韵气弥满的绘画风格。至元以后,中国花鸟画愈加注意笔墨意趣,更强调书写性入画,倡导品格、心性、境界与精致,其发展取向在水墨渲染的态势下,更注重由笔墨而来的点、线、墨、色的经典性与涵养表现,在删繁就简中强调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虚”的意韵表达;并进一步凝炼为“心随笔运,取象不惑”、“意在笔先,画尽意在”,把内心的意绪移入自然,使二者融为一体;所谓的“天人合一”,所谓的“物我两忘”,所谓的“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等,都是宋元以来中国花鸟画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与艺术经验。
陶瓷花鸟装饰在吉州瓷即充分体现了。剪纸贴花是农村在喜庆佳日时用来装饰居室的一种民间艺术,唐宋时已十分流行,北宋剪纸艺术从民间走进了宫廷。吉州窑工匠把它成功地移植到黑釉瓷上,作为器物的装饰,独具匠心,看起来赏心悦目,散发着岁月的底蕴和民情的深厚,这在我国制瓷史上可谓一大发明。擅长剪纸工艺的妇女不乏其人,他们把传统“女红”移植到陶瓷装饰,创造了具有浓郁乡土气息、风格独特的剪纸贴花工艺瓷。其工艺是用剪纸动物及花卉图案贴于未干的黑色底釉上,再罩上一层薄薄的透明釉,经高温熔合后,图案发生窑变,形象清晰地留在黑釉上,形同手绘,而又迥异于手绘,其装饰效果极为特殊、精致。这些工艺以后得到广泛继承和运用。宁钢老师的作品就借鉴了民间年画和剪纸艺术,采用釉上粉彩和古彩相结合的装饰技法。使剪纸艺术的美与色釉装饰美互为表里,可谓妙趣横生,雅韵悠然。如他的作品青花《蝶恋花》瓶,借鉴民间版画剪纸的艺术技巧,运用黑白对比手法,使虚与实,点与面,纹样与空间的处理恰到好处。以白纹片釉作天头地脚,既使得主题突出,更添主体的朴实雅素美。
中国的陶瓷装饰强烈追求个人的独创性,追求造型完整、变化与统一,在装饰纹样方面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地域范围,不同的民间习俗,和统治阶级的喜好不同,形成了风韵独具,形式多样的表现方法。元代陶瓷花鸟装饰瓷就有很大的发展。元代的皇帝忽必烈统治时期,由于他们是驰骋草原的游牧民族,那时候的陶瓷花纹装束风格豪放、随意、不拘一格。器型品种较多如元青花梅瓶、大罐、玉壶春、大盘等等。题材丰富,多种多样。松竹梅、牡丹、莲花、菊花、牵牛花、芭蕉、瓜果等等,画面画得很满,但繁而不乱,每层纹饰内容之间没什么关系,如经常在缠枝菊、蕉叶、缠枝莲、缠枝牡丹之间夹杂云凤、云龙、杂宝海水等,将毫不相干的纹饰组合在一件物器上。如元青花麒麟纹盆,绘青花纹饰多层,沿上一圈卷草纹,里壁绘青花纹饰突出白色的缠枝牡丹六朵,盆心青花烘托出白色的麒麟、翔凤各一。圈器构图严谨,青花设色处理巧妙形成蓝地百花纹饰。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改革开放以来,陶瓷花鸟装饰瓷就在不断地创新和改变,一些瓷厂美研室的美术工作者开始对花鸟传统题材作深层的挖掘,赋于新的生命力。我曾在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看过光明瓷厂美研室创作的玲珑花鸟瓷瓶《孔雀》,创作者充分利用玲珑这一剔透性,花鸟用青花去表现。如光明瓷厂生产的青花玲珑花鸟方肩瓶,颈部、肩部、边角用青花绘制图案,花瓶两边对称用青花描绘变异的孔雀和芙蓉花,花与花之间运用玲珑雕刻技术,刻蝴蝶和米通,整个瓷瓶在灯光的照射下,晶莹剔透,青花若隐若现,斑斓透明的玲珑图案与青翠欲滴的青花花鸟图相映衬托下显得格外精巧细腻,朴素大方,清新明朗。通过寓意和象征的手法,表达高贵、吉祥的愿望。整个画面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运用虚实、疏密、参差、纵横等对比手法,既有秩序条理,又有起伏变化,从而形成简练、明快而又丰富的装饰风格。
陶瓷花鸟装饰瓷作为一种新的艺术,有别于其它画种,它不单纯是花鸟画的创作,是运用了陶瓷中各种元素来进行综合,它是一种工艺性很强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在进行花鸟装饰创作时,它既要考虑花鸟的构图,又要糅进其它工艺特点,而后一切艺术的美都要通过“火”来洗礼,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才是陶瓷艺术品。如李宝华老师创作的200件镶器《花鸟》,画面边沿是以刻雕形式的影青花纹,布局讲究聚散疏密,鹤姿以线勾形,笔简意赅,准确生动,意趣高华,花枝从横穿插,弓梢鹿角,一只鹤膝屈揭,两只鹤遨游飞翔。花朵衡疏,少不寒悴,多不杂乱,映带有情。花蕊用大红点缀,亮而艳丽,笔法慨括凝练,虚实相生。画面素雅高洁生机活现。
用颜色釉来表现陶瓷花鸟装饰是现代最流行的手法。颜色釉表面光滑,光亮而硬度大,能抵抗酸和碱的侵蚀。同玻璃一样没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对气体和液体具有不透过性。高温颜色釉的烧成是一门“火的艺术”,它对氧化焰、还原焰及窑位等烧成条件反应极其灵敏,呈色千变万化。由于高温颜色釉色彩丰富,绚丽夺目,经过创作者的巧妙构想,可产生不同的窑变艺术作品。颜色釉是在高温下产生自然流动的一种肌理效果,它的自然美给人一种震撼,是现代陶瓷装饰不可缺少的一种表现手法。现代感极强,也体现出现代人的文化和审美情趣。如余瑞萍的瓷板画《知音》,瓷板以高温颜色釉米黄色为底色,古朴素雅。左边画红色古典镂空窗户,窗户里面桌上摆放一件青花花鸟缸,里面盛开几朵鲜艳粉润的牡丹,窗外是沉甸甸石榴,石榴运用了颜色釉这一技法,使它产生自然肌理效果,花果并丽,火红可爱,又甘甜可口,令人垂涎三尺。石榴被人们喻为繁荣、和睦、团结、吉庆象征。一对情侣伴的鹦鹉,正在欢快地对着山歌。整幅作品运用了青花、颜色釉、新彩、粉彩技法,格调高雅,笔法俊秀,构图新颖,独特,开辟了花鸟瓷画新思路。
花鸟瓷画装饰的创新,也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结果。近几年来随着陶瓷艺术品的升温,陶瓷艺术品市场越来越好,吸引了大批外来艺术家的加盟,给景德镇艺术陶瓷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新的思想,新的思维,新的创造力。他们不受传统思想束缚,敢想敢做,创作的作品充满灵气和生命。如张闻冰教授的作品用其艺术独特的语言和一种全新的装饰手段,展示给观众的是诗的意境,工艺的精神,美学的高度与深度。是对工艺境界的提升以及对于陶瓷艺术中美的无限追求。作品《金碧满塘》瓷瓶,采用亚光釉古朴素雅,图案则用刻线而不是用传统的白描勾线。用色大胆多变,以彩色的珍珠釉为材料,装点着静谧的明月,静卧在荷花中的鹭鸶恬静温纯。盛开鲜嫩的荷花粉红可爱,亭亭玉立荷叶与风吹荷塘的飘渺,用综合装饰的手法表现了纯美的诗意境界。在依稀的笔触与装饰美感中进入了空灵唯美的意境。
花鸟瓷画装饰是通过画面形式引起观者精神上的共鸣。人们对于画面形式的感觉就是画面的形式感。形式感强的画面能够使人心灵震撼。人们不断探索能够征服观众内心的手段来增强画面形式感。画面的形式感包括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形式。当今的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已提高了,爱好收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他们对艺术陶瓷的品味也高了,这对于陶瓷工作者是很好的机会,花鸟瓷画装饰不论在工艺、纹饰、材料都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创作出更好符合时代的艺术品,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人收藏我们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