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宗教对陶瓷艺术的影响

2012-04-29 06:27:45陈钢莲冯志强
景德镇陶瓷 2012年1期
关键词:塑像莲花佛教

陈钢莲 冯志强

一、宗教对于陶瓷艺术题材的影响

陶瓷文化与宗教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儒教素材经常作为创作题材,包括宗教人物、宗教故事,常见的有释迦牟尼、观音、罗汉、达摩、八仙、老子、庄子以及孔子、孟子等的塑像以及与他们有关的故事。

但是,宗教题材的作品就不一定是宗教艺术。在陶瓷作品中,很多宗教题材的作品都不能划归为宗教艺术,不能理解为宣传宗教主义,而是艺术家们借宗教题材,通过塑造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表现自己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审美感情与审美追求,有世俗的倾向和民间艺术色彩。因此,不能一看到观音、罗汉塑像就认为是宗教艺术。

当然,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经常被人作为宗教塑像供奉,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黑格尔早就指出:“最接近艺术而比艺术高一级的领域就是宗教”,宗教往往利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像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在这种情况下,艺术确是为和它不同的一个部门服务。

二、宗教对于陶瓷艺术装饰的影响

佛教传入我国,佛教艺术也随之而来,三国、两晋瓷器装饰上已有表现,谷仓、罐和碗钵等器物出现了佛教造像和忍冬纹,工匠艺人将佛教造像与我国传统的四神、仙人、乐舞百戏和其它图案巧妙地组合在一起,风格不同于前代。莲花是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南朝青瓷普遍以莲花为装饰,在碗、盏、钵的外壁和盘面常常划饰垂线仰莲,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佛教界称到达彼岸,成就完美人格者为如来,所以陷于苦难的人就向如来求救,或者萌发向如来求救的心理,为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要,模仿如来的陶瓷雕塑应运而生,光洁的瓷器表现了如来的大德、大智、人性、人格。菩萨遵从如来的教诲,绝不独善其身,时时眷顾弱小的人,并适时地援助他们,弘扬如来的教义,希望能和众生一起升越。菩萨、观世音本已进入如来的境界,就为了济渡苦难的众生,才自愿入地狱济助,因此,菩萨的塑像就特别多。例如人们供奉的千手观音,即是以千手象征观音菩萨以各种方法来救济迷惑、彷徨无依的人,而六地藏和六观音,是于六道中分别以救世主出现的佛。从出土的流传文物中,可以找到许多陶瓷的雕塑,面目慈祥、神态逼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陶瓷。

莲花是佛教艺术题材之一,因为莲花在佛教中是一种圣洁物。佛教在我国虽几起几落,却也久盛世不衰,影响到社会各阶级阶层,深入到文化意识的各个领域,因此,莲花花纹在瓷器陶器纹饰中也经久不断。南朝青瓷中普遍以莲花为装饰,在碗、盏、钵的外壁和盘面常常划饰重线仰莲,形似一朵盛开的荷花。

古时人们为使瓶具有吉祥之意,把瓶制成葫芦形,叫“葫芦瓶”,因“葫芦”与“福禄”谐音。纹饰大多带有道教色彩。也有书写吉祥文字,具有祈求吉祥福禄等用意。

在佛家“八吉祥”纹样中有“宝瓶”。《雍和宫法物说明册》云:“宝瓶,佛说智慧圆满具完无漏之谓。”又有甘露瓶,直口腹大,腹下渐龠,下为座。这种瓶常被塑在观音像旁供杨枝,是观音盛圣水甘露普救众生的。由于这些佛家宝瓶道家甘露瓶而赋于瓶吉祥的成分。在中国传统图案中瓶的应用,更主要的是由瓶字的字音而来,即以“瓶”谐“平”取“平安”之意。

不能否认在瓷雕艺术中没有纯粹的宗教塑像。这些塑像,也是艺术家们“按照美的规律”而塑造的。它们同样可以成为审美对象。艺术创造的大忌是千篇一律和陈陈相因。在艺术创造中,题材没有好坏美丑之分,关键在于艺术家的审美判断力和艺术表现力。宗教题材的艺术作品,同样可以成为艺术瑰宝。

三、宗教对陶瓷艺术传播的影响

长期以来,宗教对于我国的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都有一定的影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对我国陶瓷传播到世界各地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佛教却始终遥遥领先,对中国陶瓷以至于社会有着更大的影响。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对中国陶瓷向外传播影响很深。首先,欧洲传教士促进了陶瓷对外传播。1712年来景德镇并在此生活了七年之久的有着为宗教献身的信念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将景德镇制胎施釉烧成的技艺传给欧洲后,才启迪了那时正茫茫中探索着的欧洲人并使他们豁然开朗。简.迪维斯在他的《欧洲陶瓷史-试图揭开瓷器制作之秘》一章坦诚道:“从中国本身的情报,其中包括在中国的耶稣传教士雷.佛朗哥.泽维尔.昂特雷科莱于1712年寄到巴黎的来信,鼓舞了从事这项试验的人,这位牧师在信中描述了景德镇工厂瓷器的制作。”佛教早在东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就从中亚犍陀罗地区传入中国。在明代,伊斯兰教随着阿拉伯与波斯商人的到来而在广为流传。随着“丝绸之路”“陶瓷之路”的开辟,佛教、伊斯兰教的教徒相继东来,中国也有不少信徒西行求法。这些频繁往来的信徒、僧侣充当向外传播中国陶瓷的载体。他们在中国得到当时政府官员友人的馈赠,或自己购买而带到国外去。

宗教对于陶瓷艺术的影响是由来已久的,它对于当今乃至以后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我们要取宗教的精华来发展陶瓷艺术,而去其糟粕以免阻碍了陶瓷艺术的进步。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如何来看待宗教文化,利用宗教文化,而促进景德镇陶瓷艺术的繁荣与发展。

陈钢莲1977年出生于江西吉安,自幼爱好绘画。现为江西省高级陶瓷美术师,景德镇市高级陶瓷美术师,系景德镇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她能较好地把握陶瓷语言,表现手法独特。瓷板画《持瓶观音》被江西省工艺美术馆收藏。作品曾多次获奖,受到广大客户的好评。

猜你喜欢
塑像莲花佛教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天中学刊(2022年2期)2022-04-27 06:03:56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形态各异的石窟(上)
云莲花灯
青年歌声(2021年3期)2021-03-22 10:00:26
佛教艺术
莲花湖『变身』
小读者(2019年24期)2020-01-19 01:52:06
莲花灯盛开“致富花”
今日农业(2019年14期)2019-01-04 08:57:40
礁堡·塑像
莲花岛:清净与欢喜
中国三峡(2016年11期)2017-01-15 14:00:16
论佛教与朴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