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全 谢全恒
甘肃西部祁连山,在西北风残酷无情的打击中依然铁骨铮铮地挺立于天穹之下,犹如一座突兀在大西北干旱地区永不衰微的“湿岛”,以其自身庞大的冰川和源源不断的雪水,造就出一条条流向四面八方的河流,培育出河西走廊催生万物的千里沃野,开辟出中国中东部走向西域乃至世界的 “丝绸之路”。祁连山——抵御干旱抵御沙漠的护卫山;祁连山——大西北人赖以生存与繁衍的母亲山!
在祁连山脚下河西走廊上,正在建设的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自2009年11月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二宫火车站拉开帷幕以后,沿线红旗招展、高潮跌起,而其中有两支施工队伍引人注目,不但得到业主一致好评,也受到当地政府官员、沿线老百姓的啧啧称赞。他们就是中铁八局一公司兰新一、三工区项目部。
早在2010年初,当兰新第二双线开工令沿天山向祁连山以东传递时,远在重庆排兵布阵的中铁八局一公司党政领导,在精心运筹中就把决战的砝码押在了河西走廊上。
壮士解腕
——说干就干,不讲条件,分秒必争,干必求好。干工程就如同打仗,战机不会等人,稍纵即逝,一旦战事来临,就必须紧紧抓住,招之能来,来之能战。工区将士们当号角吹响就跃身向前,“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成渝高速公路上,一辆大巴风驰电掣的奔驰着。车中间坐着中铁八局一公司久经沙场的项目经理,他叫宋小飞。由于数月的劳累,此刻他正闭目养神。女儿出生刚六个月,可是他与母子见面的时间屈指可数,常常只能在视频里对望……想到这里,一丝歉意爬上心头。
手机铃响起,是公司领导打来的。
“今天赶到兰州……”毫无思想准备的宋小飞,大脑瞬间的空白倾刻便转化成不可动摇的主张。新的大战突然向他招手,一种少有的冲动像潮汐一样迅速漫延全身。此时,日历显示是2010年2月3日上午10点。
几乎就在同一天同一个时间,远在苏州开会的中铁八局一公司京沪项目指挥部综合部部长张越秋也接到公司领导电话:“马上赶往机场……”话语虽短促也无其他吩咐,但语气的慎重已经让张越秋感到了此行的特殊。
2月3日傍晚当华灯初放时,宋小飞、张越秋、方健三员中铁八局一公司健将分别从苏州、武汉和成都先后抵达兰州。兰州这座大西北的繁华城市在隆冬的风雪洗礼中愈发显得干练与意气风发。跨进大西北这块热土,三员健将显得有些激动。
从兰新铁路甘青公司领命出来,三只有力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向张掖进发,那里有他们的梦,有他们握手祁连山、亲吻黑水河的伟大创举。
张掖自汉代设郡以来便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塞,也成为民族融合的聚居地,如今已有26个民族居住在张掖市,源远流长的历史形成了这个地区特殊的民俗民风。拆迁,必将成为在张掖大规模施工绕不开躲不了的第一个攻坚战。宋小飞一行到位的次日,便冒着-10℃的寒冷迅速在沿线20多公里的施工地带进行实地调查。哪里有水、哪里有电、哪里有地下管网、沿线住户是哪些、家况如何?这些都需一一进入他们要掌握的视线。第一天调查回来,一行人全部感冒,因为来得匆忙都没带足御寒冬衣。次日带病出征,在冰雪中跌跌撞撞地整整调查了3天,当他们满载而归时,脚下的皮鞋竟被坚硬的玉米桩子戳穿了洞。
接踵而来的春节并没有成为他们休假的借口,反而成为他们加紧沟通的最繁忙日子。为了迅速打开拆迁局面,分管一、三工区的中铁八局一公司工会主席、副总经理涂千强蹲点项目部,亲自带队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并依照当地风俗以酒示诚,不惜数次醉酒伤身以赢得村民支持,其诚之心感动上下。一工区支部书记张越秋带领人员不分昼夜与村民谈心沟通,每当费尽口舌谈好一家后就连夜连晚丈量房屋、帮助拆迁,一系列人性化举措化解了各种矛盾。人走心不凉,家迁更温暖,拆迁工作顺利推进。到2010年5月底,一工区率先在管段内攻克了一系列拆迁难题,他们以热情和诚挚铸起了与当地政府、当地村民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友谊之桥、和谐之桥。
拆迁风声水起,选料加紧进行。因地域所致,张掖沙石难求,所有参建单位都在设法抢抓,一旦供需断链后果不堪设想,一工区全力以赴。项目经理宋小飞带领物设人员马不停蹄四处寻找,而初选到的多种样材隔三差五就须送兰州化验,由物设部长王想文提着一大包坐火车前往,因他身体瘦小,样品重量几乎与他体重相当,手提相当吃力,常常手打起泡,但他却没有叫一声苦。
2010年3月15日,拌合站在快速筹备中率先开建,由于人手紧张管理人员悉数上阵,顶着冷酷的风刮雪打毫不动摇地坚守在各自岗位上。项目部班子成员更是以身作则干至深夜二三点钟,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在严寒打击中有的脸手冻伤了,有的感冒发烧了,但没有人打“退堂鼓”,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站成了一排排风景,铸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混凝土拌合站。这是一工区人战天斗地的铁军精神结晶!
2010年5月1日,“五一”劳动节带给了一工区特殊的意义,在旌旗招展处,傲然挺立的钻机在一声口令中翩翩起舞,管段内第一个孔桩开钻,标志着一工区大会战全面打响。
咬住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一工区在一鼓作气中又以最短时间相继完成了第一个承台、第一个桥墩浇筑,至此,“三个第一”被一工区以人少时短而神奇般地创造了出来。
而此时,战斗在技术前沿的一工区总工程师方健,当一头扎进工地后就把一切儿女情长之事全部抛之脑后,以至于让女朋友多次催促的婚姻大事一拖再拖。那是5年前还在武广线就开始的恋爱,瓜熟蒂落的爱情本该早就走进婚姻殿堂,但自来到张掖起方健就压根儿没法再去思考婚姻大事,以至于让女朋友屡屡抱怨、令双方父母喟然长叹。自古忠孝难两全,他既然选择了“忠”——忠于企业,忠于神圣的职业,那就没法再去成全“孝”。
而时任一工区领工员、后升任项目部副经理的应旅,长期坚守现场常常到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寝室,以至于使支气管炎一再复发,严重时就连吃饭也倾吐,还时常伴发低烧。但是这个硬汉子从来没有趟在病床上的习惯,严重时他每天只到医院打打吊针,尔后又忙不跌地赶回工地。日复一日,致使他的体况严重滑坡,同事们无不为之担忧,但是为了施工,他生命不息,冲锋不止!
2010年6月,张掖地区迎来了历史上罕见的一场大雪,建设者们在大雪中更显得浩气英风、威武不屈。一工区攻城夺池,继初期夺得“三个第一”的基础上再摘“拆迁第一”、“施工第一”和“工区文化第一”的赫赫战功。 2010年7月25日,一工区代表中铁八局在兰新铁路甘青公司主持的现场会上进行典型发言,标志着一工区已当之无愧地成为全线施工领跑者!
同心断金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就能心心相印,同步就能滴水穿石。面对大西北的飞沙走石、干旱缺水、严寒冰冻,面对施工战线长、施工难、管理难等困难,建设者上下同欲,“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车鸣机吼,尘土飞扬,一工区工地战火连天。
祁连山山前属荒漠气候,年降水量只有150毫米上下,常年干旱缺水,更伴着肆无忌惮的沙尘暴,给施工平添了种种困难。气候干燥直接导致人嘴唇开裂,吃饭不能张大嘴,不然皮破血流。在高原施工,既拼强壮的体魄,更拼铁一般的意志。
“缺水不缺汗水;海拔高标准更高;战线长民族情谊更长!”一工区党组织喊出的战斗口号惊天地、泣鬼神,如同祁连山冰川对河西走廊长年滋润一样,一经渗入建设者的内心,就会迸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大力量。
一工区施工一再提速。
其实早在开工之前,中铁八局一公司党政工领导就对如何整合力量和再造力量进行了多种探索,公司推行的项目分配制度改革,用“包干”的杠杆激活施工一线的生产工作积极性。而项目部推行的一人多岗制、现场管理包干制,将责任从项目部班子成员开始逐级往下传递,使之责权利清晰,千斤重担人人挑;而项目管理部门不能再“坐而论道”,必须直接参与现场管理,并将技术部门与非技术部门有机搭配,各管一段,各负其责。每个季度完毕,项目部领导与各部门部长、作业队长一起商讨,将公司核定的剩余工资按每个人的德能勤绩进行二次分配,彻底打破了“平均主义”。
不但分配上注入新机制,而且执行力上也注入新动力。一、三工区集体举行西点执行力强化培训,通过学习、交流、互动,增强了员工自身责任感和凝聚力;“让组织放心,为企业添彩”主题教育活动,让员工在实现“在内人人争上游、在外事事创一流、处处为企业添彩”的庄严承诺中创先争优;“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在2010年8月2日举行的争做“四强”、“四优”签字启动仪式上展示出来的战斗风貌,激起了在场所有员工无不信心百倍地誓为公司再创辉煌争作贡献!
不但打造令行禁止的员工执行力,并且营造公正廉明的领导执行力。一工区在2010年7月份施工高峰期间因文明施工不够完善,经检查发现后,项目部班子亮丑不畏难、处罚不避己,从班子成员到作业队及管理人员都分别作了5 000元、2 000元和50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树立了秉公执法的良好形象。后经整改完善一工区现场文化一改旧貌,很快成为了全线十分抢眼的一道风景,被中铁八局一公司评为2010年度“三工”建设示范点。三工区某作业队在绑扎模板时偷工减料,被检查发现后马上对主管的副总工程师、作业队长当场各罚1 000元,起到了有力的教育警示作用。项目部还积极推进廉政建设,不但管理人员主动签订了廉政责任书,而且以实际行动促进廉政。一工区项目经理宋小飞2010年主动上交礼金7万多元,2011年又上交礼金1万元;项目部其他收受礼品全部充公。开工至今,一、三工区未发生一起违法乱纪事件。一工区项目部被中铁八局一公司评为2010年度 “厂务公开先进单位”;三工区获得管段2010年度“先进集体”。
源清流洁,本盛末荣。一工区生产突飞猛进,2010年完成产值28 951万元,全面超额完成产值计划,荣获管段2010年度综合排名第一名;三工区完成产值19 580万元,产值居管段第二,安全质量可控;一工区经理宋小飞、三工区总工程师焉海勇双双被中铁八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经理部评为先进生产者。
未雨绸缪
——弈棋看三步,兵动须运筹。凡事未焚徙薪、有备无患,就能游刃有余。项目部领导善于在错综复杂中把握轻重、厚积薄发,真正实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进入盛夏,河西走廊气候格外干燥炎热,在季风驱赶下暑气携着沙尘一路狂飙,令万物生畏。2010年7月1日,集结待命的三工区项目部突然受令接手LXS-9标段工程。该标段位于甘肃省民乐县和张掖甘州区境内,工程涉及特大桥4座、路基31.738KM、涵洞65座,标段全长44.93KM。由于标段地处村镇密布、道路沟渠交织成网的地区,加之施工线路长,成为兰新铁路控制难度很大的工程。军令如山,大战在即,进场时间只有4天,各种设备和施工人员迅速从外地急速调往工地。
其实早在3月份,三工区主要管理人员就相继抵达民乐,因客观原因暂时屯兵二线助阵。精明的管理者没有囿于待命,而是未雨绸缪。他们先将图纸和规范通学一遍,对将要承建的工段分布情况和工程特点提前进行现场勘查和梳理,详细了解相关线路的交通运输、灌溉沟渠、道路立交、水电分布、可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地材分布情况,并结合上级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临危受命后,三工区一方面抓紧安摊建点、抢修便道,一方面清理原单位在前期施工遗留下来的后遗症,理顺各种关系,合理安排工期。得益于前期的充分准备,三工区上手很快,到当月底,就完成产值逾100万元,意味着三工区生产能力在短时间内基本形成。
然而,三工区接手的毕竟是一个硬骨头工程,接手前工程形势十分严峻,不但工期严重滞后,而且潜亏严重。能否扭转被动局面、实现柳暗花明?不但业主期盼,就连公司、集团领导也时刻心系工地。中铁八局一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贺开伟与总经理王小平多次亲临兰新项目部,通过召开职工大会、青年员工大会以及开展多种党建主题活动提振员工士气。面对领导的信任、工程的责任,三工区领导班子压力重重,如履薄冰。项目经理王超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与日俱增。终于在2010年8月下旬的一个深夜,王超理智的闸门陡然洞开,他对着寝室天花板放声大哭起来。泪水如泉,狂潮般地冲涮着他内心的烦恼,但同时也刺激着他从不服输的刚强。笠日黎明,当朝阳悄无声息地走进窗台走进寝室时,王超又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工地。
“法曹静如不能鸣,胸中自有百万兵。”奋起直追新目标,王超的管理思想由昔日的粗旷走向了精细。在项目部层面,他推行工序细化,工期倒排以小时为计算单位,并且严格实施每半月一次全面检查考核评选,重奖重罚;在作业队层面,推行“点长负责制”,即在每个作业队下设若干个工点,工点管理实行“一人多岗”制,管理人员在履行好“单”岗同时兼顾好测量、质检、现场管理等“多岗”工作,发挥每个人员最大潜能;在班组层面,全面推进技术三级交底,即指挥部对项目部交底、项目部对作业队交底、作业队对班组交底,做到一级比一级交底更具体更详细。项目部既抓布置,更抓督察,早巡晚察这是王超的一惯作风。晚上不管在外办事到多晚有时甚至深夜二三点钟,回来后那漆黑的苍穹下仍能看见他四处查看的身影,并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不过夜。有一个班组施工迟缓,王超发现后跟班调查,最后当了解到这个班是由于设备利用率不高所致的原因后,帮助其改进程序,很快使这个班跟上了节奏。
进入2010年四季度,三工区快马加鞭,任凭大雪纷纷扰扰而坚定向前。当元旦来临之前,他们不负众望,终于成功地登上了2010年度“先进集体”榜首。
2011年当李尤村特大桥大会战又一次向三工区揭开战幕时,“会当击水三千里”的三工区人再次扬帆启航。因为设计改向必须重新抢工,战斗一开始就显得格外激烈。三工区在总工程师焉海勇的带领下,集中模板,优化方案,全力以赴,经过近5个月拼搏,成功抢建出108个桥墩,如期完成了会战任务。
硝烟未泯,战火又起,路基工程鸣枪打响,按业主要求5.6公里路基、65座涵洞以及其他结构物工程务必在年底之前完工,压力像大山一样再次向三工区重重地压来。行百步者半九十,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唯有如此,苔藓才能在严寒的冰川中铺出一片片生机,红柳才能在荒芜的沙漠上长成一道道风景,大无畏的建设者们才能在人迹罕至的戈壁上汗洒出一条条阳光大道。经过三个月苦战,一条令铁一院、铁三院、中南大学等单位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夸奖的平整坚实的路基直挺挺地横卧在民乐县大地上。
在困境中崛起,在崛起中飞奔。三工区在一路拼打中以“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定力、以“黄河尚有澄清日”的信念,努力在多个方案优化上觅捷径、在多项降本增效上辟新路,最终成功地闯过了黎明前的黑暗,迎接他们的是满天红霞。
缓急相济
——人之难大于己之难,人之危重于己之危,解人之危,成人之美,一、三工区总能在人家最需要的时候毅然决然伸出大义之手,缓急相济,投桃报李,成就的既是对方的事业,更是自己的功德圆满。
2010年7月,当三工区正掀起施工高潮时,一件事情引起了项目部支部书记李仕国警觉:由于施工占用了部分农田,致使其间的沟渠不畅,如果不加以修复一旦灌溉受阻将严重影响大面积的农作物收成。然而,修葺农田沟渠主管单位既无要求,更无专项资金投入,怎么办?项目部果断决定无论主管单位是否拨资金都要替村民挖一条灌溉渠道,建一项工程应该造一方福祉,而不是毁一方大自然,于是决定每天派出8台挖掘机24小时义务先为村民挖一条简易水沟,以后再建永久性渠道。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当地村民的拍手称快。经过一个多月努力,一条长达数十公里、上面铺着塑料薄膜的简易沟渠蜿蜒在乐民县田野地头。当水库放水,清水汩汩地流进地里时,当地村民禁不住的喜悦如同一股股暖流徐徐流进了他们心田。
工程主管单位甘青公司得知后评价三工区考虑周到、干得漂亮!
不仅如此,一工区对土地保护也尽职尽责,他们将施工所占用的土壤妥善堆积保存起来,并将其掩盖好,待完工后再将土壤归位,不让其流失。一工区复耕保护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及村民的一致好评。
对外担大义,对内更无私。
2010年五六月份,一工区施工进入高潮,工期紧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正在火烧眉宇之际,由数辆大车载着的上100名员工从三工区迅速赶到一工区,经过数天鏖战,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确保了一工区全面超额完成年度产值计划。
是年11月份,三工区涵洞工程也进入了白热化,他们冒着骤降的气温昼夜兼程,在这节骨眼上,一工区果断驰援,为三工区赢得管段2010年度先进集体创造了条件。
进入2011年,一、三工区共攘义举,你方援罢我登场,在河西走廊上谱写出了一曲曲无私奉献的大爱之歌。一、三工区双双被中铁八局一公司评为2010年度“重点工程夺红旗”劳动竞赛先进单位。
世界上没有一条河流是笔直的,就正如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一样不会一帆风顺、信手拈来,然而,经过建设者们的呕心沥血,当奋斗者的足迹伸展到悬崖绝壁时,他们的心血便会迅速转化成喷薄而出的瀑布,奔腾出千姿百态的壮景。一、三工区经过两年的艰苦卓绝努力,到2011年11月份已提前1年多圆满完成了原计划要4年才能完成的主体工程,成为中铁八局在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施工战线上两颗金光闪闪的明星。这明星与祁连山的银雪交相辉映,映着施工大旗格外鲜艳夺目,映着大西北广袤大地格外光彩动人!
(责任编辑邱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