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2012-04-29 00:34:03张玉兰
甘肃教育 2012年1期
关键词:含义心理健康教师

张玉兰

〔关键词〕 教师;心理健康;含义;

表现;主要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

01—0020—02

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为此,我们进行了一项教师心理健康调研,调研采取了教师心理压力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从问卷调查的数据中我们看到,57%的教师正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减压;32%的教师承受较大压力,精神健康尚可;仅11%的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程度不高。而在这89%的心理压力较大的教师中,语文、数学、英语教师占89%,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占5%,其他学科教师占6%。同时调查表明,教龄在12年以下的教师占72%,教龄在12年以上的教师占28%。

下面,笔者从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心理健康又称心理卫生,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二是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目的在于预防心理障碍或行为问题;广义的心理健康教育,则是以促进人们心理调节和发展更大的效能为目标,使人们在环境中健康生活,保持并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更有效地为社会和人类作出贡献。

二、当前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近年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提高,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在提高。然而,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等因素,导致目前中小学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了教师教育教学工作。

1. 无故迁怒于学生

教师心理不健康,学生是最大的受害者。现实生活中人们都需要宣泄自己的情绪,大多数人对周围的人表达不满或者抱怨。所以教师不自觉地会把学生作为宣泄对象,当学生不遵守纪律时,平时积聚的压力会使教育方法失当,往往小题大做,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学生面对这样的老师时会提心吊胆,处于恐慌状态,身心严重受损。

2. 惩罚学生

在长期受压无法宣泄的状态下,教师会变得情绪不稳定,在贬低学生和惩罚学生中求得平衡,表现出严重的心理失衡。他们对犯错误的学生采取罚抄课文、罚扫地、罚站等各种手段,甚至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

3. 心理失衡

如今大多数学校实行考勤制,许多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时间已超过8小时,再加上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有时甚至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而且目前大部分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作标准来考核教师。很多教师都处于超负荷状态,当他们受挫时,往往出现心理失衡现象。

三、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 倾情付出却常常不被理解

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主要属于脑力劳动,具有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的特点。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常常超负荷工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还要承受升学率、评优晋级等压力。而家长对此并不理解,当孩子的作业未完成老师请家长,或是将孩子多留了几分钟延迟了放学时间,都会引起家长的不满,加之社会对教师工作的理解程度并不高,如此倾情付出却得不到理解,这使得教师心理压力增大,这种状况易激发教师的不良情绪,形成不良心态。

2. 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引入,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这一切都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教师每周上l0~14节课,学校还有校本课程等,由此带给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压力。如果作为示范窗口学校,学校教师还要承担许多教研课。教师的工作量除正常的教学工作,如备课、上课、批改大量的学生作业外,还要承担许多繁杂的非教学任务,如维持纪律、管理学生值日、上操等。工作负担较重的教师群体,如班主任、主课教师、毕业班教师等心理健康问题更多,职业压力更大。

3. 评价机制不合理

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考试是老师最大的压力,认为学生考试成绩不理想是生活中最大的挫折,这是加剧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考试压力不仅成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杀手,教师也深受其害。 教师的评职受阻是产生教师心理和精神压力的又一导火索。虽然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与工资直接挂钩,但引起教师心理挫折的不是经济损失,而是自尊心受到打击。没有评上或聘上的教师就会感到没面子,别的老师会在背后说三道四等,从而产生各种负性情绪,给教师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

4. 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狭窄

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领导的关系和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等。由于教师的工作环境相对封闭,造成人际关系的狭窄,使得其工作压力无法释放,因而造成心理健康问题。

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对策

1.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应提高教师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形成心理疾病。教师一旦患有心理疾病就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面影响。一个人若有心理疾病,即使有再多潜能,也无法发挥出来。

2. 改善学校管理办法

一是讲究人性化管理,关注教师发展。学校尽可能地不以学生学习成绩和升学率高低作为唯一标准来评价教师,通过发展性评价机制,让教师不断进行工作反思,修正和弥补工作中的偏差和不足,实现专业成长。

二是创建温馨校园,倡导积极情绪。学校可以通过改变工作条件,运用情感因素和积极心理学的辅导理念,创设温馨的氛围,引导教师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调整心态,积极、乐观地工作和生活。

三是营造和谐人际氛围。学校一方面要给教师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祥和的工作氛围,这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心态;另一方面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教师生活,充分激发教师的个性特长和潜能,使教师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和职业愉悦感,从而以一种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

四是增强抗压能力,减少职业倦怠。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的抗压能力所决定的。人的抗压能力是后天锻炼出来的,通过锻炼,可以培养自己的忍耐力和意志力等心理品质,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可提升教师面对工作压力与困难的勇气。

编辑:陈富祥

猜你喜欢
含义心理健康教师
Union Jack的含义和由来
英语世界(2022年9期)2022-10-18 01:11:4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虚荣的真正含义
学生天地(2016年16期)2016-05-17 05:45:55
关于“获得感”之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