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富伦
历史上金陵的称呼,最早指代的并不是南京,而是今天南京城东面那座海拔448米的山丘——紫金山。
为了克制金陵王气,秦始皇特命人仿照自己的身材相貌铸一金人,埋于金陵地下。而埋藏金人的具体地点,据说就在今天南京城北边的幕府山下。
当时世人都讲,建文帝是沾了金陵的“地气”——而这句话是有深意的,既然沾了“地气”,那么自然就会少了“王气”。
金陵有“王气”的传说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秦汉时期,相传秦始皇就曾为“金陵有王气,与北都(咸阳)相触,不祥”而苦恼不已,为了灭绝金陵王气,他在此埋金人、断地脉,可这一切仍然无济于事,秦王朝才传了两代便垮了台。
后世关于“金陵王气”,最著名的便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诗句大气磅礴,念起来也是荡气回肠,充满了抚今追昔之感,而这“一片降幡出石头”仿佛也道出了所有定都金陵的王朝的命运——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几乎就没有善终的,即使是明朝建文帝的江山,也被他叔叔夺了去。所有的这些都让“金陵王气”成了一个颇有意思的话题,千百年来耐人寻味。
金陵王气与秦始皇的担忧
历史上金陵的称呼,最早指代的并不是南京,而是今天南京城东面那座海拔448米的山丘——紫金山。在《说文解字》中,“陵”字的意思就是“山”,所以顾名思义“金陵”就是“金色的山丘”。
虽说地名里带了个“金”字,但金陵山上根本没有黄金,倒是这里山石的颜色呈现出炫目的紫红色,与紫铜类似(古代“金”常与“铜”同义),所以金陵叫做“铜陵”也不错,至于后来为何直接更名为紫金山,答案也很明了。
“金陵”二字最早用于城名是在战国时期。据古代地方志记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大败越国,杀越王无疆,尽取越国土地。得胜后,楚威王在金陵山的余脉——石头山(即今清凉山,位于南京城中部)筑成,定名为金陵邑。这时的金陵邑只是个具有军事意义的小城堡,城市规模虽不大,但它却是南京设置行政区划的开始,也是南京称为“金陵”的发端。而由于金陵邑地理位置险要——“倚陵山而扼江水”,其后的岁月里它的影响力不断增大,“金陵”之名也越叫越响。
金陵的第一次“发福”、大发展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此时的金陵由孤城一座升格为“金陵地区”,统辖3县——秣陵、丹阳与江乘,其县治分别在今江宁县秣陵关、小丹阳与南京栖霞山附近。
尽管一手促成了金陵的扩容发展,但秦始皇却一点也不喜欢这里,原因只是由于当时著名方士卢生的一句话:“金陵有王气,与北都(咸阳)相触,不祥”。为了克制金陵王气,秦始皇特命人仿照自己的身材相貌铸一金人,埋于金陵地下。关于此事,南京历代地方志中都有记载,如成书于南宋的《景定建康志》中就提到:“父老言秦(始皇)厌东南王气,铸金人埋于此。”而埋藏金人的具体地点,据说就在今天南京城北边的幕府山下,当地至今仍有童谣传唱“始皇帝埋金人”的故事——“不在山前,不在山后,不在山南,不在山北,有人获得,富了一国”。
也许正是迫于秦始皇的霸气,“金陵王气”被整整压制了400年,最终在公元229年喷薄而出。这一年,三国孙吴把都城由鄂州迁都金陵(当时更名作“建业”)——此为金陵建都之始。随后,东晋与南朝的宋、齐、梁、陈相继建都于此,史称“六朝”,六朝都城皆位于秦淮河北。经过300多年的建设,六朝时期金陵人口达100多万,成为当时江南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589年隋灭陈以后,隋文帝下令将金陵的城邑和宫殿全部毁平,改作耕地,六朝繁华荡然无存,直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定都,金陵才迎来了又一次的城市繁荣。南唐建都金陵府城,摆脱了六朝建康都城的格局,将秦淮河一带繁华商业区和人烟稠密的居住区围进城内,形成近代南京城的南部框架,而今天“中华路—洪武路”一线大致就是南唐都城的中轴线。
金陵“不佑王者”的真实原因
金陵虽号称“十三朝都会”,但细细看来也真算得上王气衰薄,建都于此的全国性王朝仅大明一个,而其余的政权君主,在金陵吃亏跌倒的不在少数,如最著名的南唐后主李煜。
李煜是南唐政权的末代皇帝,他承袭祖父两代基业,年纪轻轻就在金陵坐了江山。但他天生就不是做皇帝的料,被人生拉活拽地拖上帝王宝座后,依然醉心文艺,前后不过15年就将祖宗的江山拱手让人,最终只能“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落得个“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与李煜命运相似的还有陈后主,两人都是荣华散尽,一朝归为臣虏。他们的遭遇莫非真应证了“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抑或是金陵王气出了问题?
李煜之后400年,朱元璋在金陵做了皇帝,尽管之前有谋士曾劝他将国都移往别处,可这位出身草莽的英雄终究不为所动。他将金陵更名作“南京”,在此大兴土木,所建的中华门,直到今天都还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古城堡。朱元璋在位31年,而这段时间也是金陵面貌剧变的时期——巍巍城墙绕城而立,明黄色的皇宫屋顶鳞次栉比,在灰霾的金陵雾气中显得格外精神、耀眼。
朱元璋死后葬在了金陵郊外(即今天的明孝陵),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继承了帝位。据史书记载建文帝是一个“温婉而羞涩”的男子,祖父的剽悍阴郁在他身上丝毫找不见踪影,当时世人都讲,建文帝是沾了金陵的“地气”——而这句话是有深意的,既然沾了“地气”,那么自然就会少了“王气”。果不其然,公元1403年,才当了4年皇帝的建文帝就从王位上跌了下来——他不是死于外敌入侵,而是被自己的亲叔叔燕王朱棣赶下宝座,仓皇出逃,不知所终。
封建王朝建都金陵的历史,到建文帝时画上句号,之后金陵“王气衰薄”几乎也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实。对此,金陵百姓是不愿意又不得不承认的,他们刨根追底,最终又把账算到了秦始皇头上——当年秦始皇为了压制金陵王气,不仅埋下金人,还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凿断金陵山岗使得王气不相连,从而底气不足,成不了气候。同时他又在城中开出一条水道,引水入城而驱除王气——这条水道便是著名的秦淮河了。但诡异的是,尽管如此大动干戈,秦始皇竟然也没保住秦朝的万代基业,传到第二世就灭亡了,而亡秦之人果然就来自东南方(汉高祖刘邦发迹的沛县与南京今天同属位于东南的江苏)。
难道说真是楚威王和秦始皇破坏了金陵的风水,泄了金陵的王气吗?其实未必尽然,除了王气之说,我们还能从历史中大致归纳出“金陵难都,天不佑南朝”的原因。
自古中国争战,南方就少敌北方,首先北方人的体格就比南方强壮,而且由于地势和气候的原因,长久以来便形成了北方人粗犷豪放,南方人精致柔弱的特点。况且北方气候恶劣,自然环境恶劣,所以生于北方的人自然就多了几分和大自然抗争的勇气。而南方恰恰相反,气候宜人,久居江南的人一般都对现状非常留恋,长此以往便斗志消磨,日渐沉沦了。“南朝繁华地,指日换旌旗”,由此看来,古代建都金陵的政权的迅速败亡皆源自内因,虚无缥缈的“金陵王气”只是掩盖失败的说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