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丽
2011年,中国资本市场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随着股市和基市的双双下跌,投资者的钱袋子也出现“大幅缩水”,低迷的市场让投资者的信心遭遇前所未有的打击。然而与此同时,信托市场却在即将过去的一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毫无争议地成为2011资本市场最闪耀的明星。
来自中国信托业协会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三季度末,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40977.73亿元,突破4万亿大关,其资产已相当于公募基金的2倍,受股市连续下跌的影响,三季度末公募基金净值规模已缩水至2.1万亿元。
央行宣布,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准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逐步降低,以及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减少,信托理财产品的收益也有下调的可能,此时抓紧购买期限较长的信托理财产品不失为理财的上上之选。
正当其时
很显然,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表明,银根有了放松迹象。当银根收紧之时,为了及时享受加息收益,投资者一般应选择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一旦遇到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投资理财就该逆向操作,考虑用期限较长的产品来锁定未来的收益率。
信托产品就是一种为投资者提供较低风险、稳定收入回报、投资期限相对较长的金融理财产品。值得一提的是,信托产品虽然比较稳健,但由于投资金额大,投资期限较长,投资者在购买信托理财产品时,应注意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根据信托理财产品自身的特征,其投资期限一般都比较长,因而存在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风险承受能力较弱且对资金流动性有一定要求的投资者要谨慎投资。
二是产品收益率和风险程度是挂钩的。高收益的前提是要承受高风险,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产品
三是要选择一个好的信托公司。目前,我国有50多家信托公司,有央企系、银行系、地方政府系、上市公司系等等,大型央企控股的“中”字号信托公司由于股东背景实力强,所以相对稳妥一些。同时,各家信托公司的投资策略各不相同,产品特性也有所区别。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充分了解产品的特性,尽量选择那些净资本较大、且投资比较稳健的信托公司产品,确保投资安全性。
最后,还应仔细阅读信托合同,了解自己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对自己可能要承担的风险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问题凸显
硬币总有它的另一面。2011年信托行业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更要引起重视的是,行业内在的自身问题也正在不断暴露和凸显出来。
目前,我国信托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管理制度和市场体系建设还不完善,这也直接骤升了行业的潜在风险,如曾经非常畅销的房地产信托产品可能会出现延期支付的情况,而一些和股市挂钩的产品收益估计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一旦产品风险爆发,投资者受到的损失会更加惨重。
同时,就信托市场现状来看,信托资金多数投向因政策、抵押、利率等问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企业,所以,信托客户比银行客户质量差,其风险程度比银行产品高。信托产品收益率虽然很高,但是也容易出现由于客户还本付息压力大而出现资金链断裂,从而导致兑付危机。
另外,普通投资者对信托理财缺乏认识,也容易为风险堆积埋下隐患。大多数投资者对于信托理财还停留在普通投资品的认识,对于其自身特点了解不足,将信托理财等同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不在少数,更有甚者认为信托理财产品是一本万利,没有任何风险,而一味追求高收益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的投资出发点往往是非理性的和欠考虑的,其投资结果也是难言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