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与众不同

2012-04-29 00:44何林衡
高考金刊·理科版 2012年1期
关键词:学派特质国学

何林衡

我家附近有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三教学点,经常看到很多高三学生,他们大多数都戴着眼镜,皮肤苍白,背着书包。啃着一个水果或者面包去上课,来去匆匆的样子,这是高三生的常态。长期伏案学习导致同学们缺乏一种朝气,就算伙伴之间的嬉笑打闹在路上也不多见。有一次,我和一位高三班主任聊天,谈到现在城市里的高三学生似乎都缺乏活力的状态,这位班主任说,这种情况最近几年越发明显,学生精神风貌的差异化越来越小,前几年,他教的学生,起码男孩还阳刚威武,女孩温婉柔美,现在这几年学生甚至连性别也不突出,女孩男性化,男孩女性化。在讲台上看下去,台下一大片闪闪发亮的“啤酒瓶底”,不免内心生出因复制人才而“误人子弟”的罪恶感。

由此,我想起了中国不同时代的学生:有追随孔子,在春秋末期的硝烟中奔忙践行儒家思想的儒家学派;有宁愿做一只在烂泥里拖尾爬行的乌龟,也不愿意做供于庙堂之上的神龟,逍遥于天地的老庄学派:也有一生俯首王阳明,追随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心学派;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东林党人;还有近现代无数读书为了救国远赴重洋留学的革命党人……他们在生活中是什么状态呢?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还是风流俊逸,聪明才辩;是如东林党人“冷风热血洗乾坤”的深厚悲壮,还是如秋瑾一般“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豪情拓落?我想,那些时候的学生,一定呈现出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的多样性。

重庆有位13岁就开始穿长衫的李里,他读书为明理不为考试,初中毕业后就放弃了读高中和大学,在他看来,现代教育并不适合他自身的发展。他15岁时在家自学国学,从16岁开始,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古迹、遍访名师,学问渐长。现在李里在四川师大校园任教。成为名副其实的“长衫先生”。生活在观念现代的大学校园,他依然固守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沉醉于“国学”的神奇世界。他说,他推崇国学,是想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发扬光大。借古推新。

我曾在书店听过李里的演讲,感觉他卓然独立、一身清气、温良厚重,神采风貌不同凡人,独特的人格魅力让人观之难忘。不同的成长经历、不同的教育背景和信仰,造就不同的人——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整齐划一,而应该因材施教,培养人的差异性,正是因为与众不同的特质才会让人脱颖而出。

当然,在高三时期讨论中国的应试教育的弊端未免不合时宜,但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会给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试着了解自己与其他人不同的特质和天赋,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践行自己的梦想,享受自己的孤独,保持自己的棱角,独道的你——一定会与众不同。

猜你喜欢
学派特质国学
“垂”改成“掉”,好不好?
文人的心理探索之“痴颠狂怪”特质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特质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法兰克福学派自由观的探析
试析子思学派的“诚敬”论
抓住特质,教出说明文的个性
论清初江西三山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