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春雷 陈雪娇
社会创新是伴随着社会企业而兴起的一种社会活动,但它不仅是NGO、社会企业的行为,还可以是政府及商业机构的创新活动。
社会创新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从大部头《百科全书》到几乎毫无成本、没有深度广度矛盾的“维基百科”;从传统大学到可以在全世界范围进行远程教育的开放大学。21世纪社会创新研究中心列举改变世界的社会创新包括:公平贸易、绿色和平、格莱明微型贷款、乐施会、妇女协会等。
什么是社会创新呢?从概念上讲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s),是一种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的创造性行动。如果这种行动,或者服务,可以自我生长并实现模式扩散,它就是一种社会创新。社会创新是伴随着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s)而兴起的一种社会活动,但它不仅是NGO、社会企业的行为,还可以是政府及商业机构的创新活动。
现在是一个全民谈社会创新的时代,然而即使在国外社会创新也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的问题还很多。日前iJoin同益社会创新实践项目创始人苏国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颇为担忧地说:“这么多公益组织、NGO谈社会创新,但并没有人描绘未来的样子。我们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才是理想的社会,这应该是我们都要思考的问题。”
苏国睿认为社会创新首先要培养人,培养人的能力,他所创立的iJoin正是这样一个项目。该项目旨在让有专业技能和公益经验的青年人接受专业顾问的指导,为需要在某些特定领域做出改善的公益机构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主要任务是帮助客户优化管理和决策、提高项目有效性、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曾服务项目的领域包括流程优化、组织调整、变革管理、项目提升、市场调研等。
“不是给予,而是帮助,帮助你的受益人让他们自己成长。”iJoin另一位负责人如此告诉自己的队员。她说:“我们希望我们的队员都能有一定的专业能力,比如访谈能力、咨询能力、宣传能力,能够得到锻炼。”这就是iJoin同益社会创新实践项目的“LSET”模式:即L领导力;S社会创新;E企业家精神;T技术能力。
“就我自己而言,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对人的探索。亚洲人做事很注重方法,但缺少对人成长本身的关怀和理解。”苏国睿如此告诉记者。他觉得公益与关怀自己的成员并不矛盾,应该有更多的公益组织关心自己志愿者的成长,关心他们是否开心。因为只有不断成长、并且时刻开心的人,才能真正实现突破和创新。
不论是公益组织也好,企业也好,政府部门也好。在社会创新方面,往往是方法多而实践少,行动多而效果少。在许多项目计划中,我们看到的是虽然创新的重要性一提再提,但人只是作为一个机器的零部件去服务于创新。我们谈社会创新不能忽略了人。是人在创新,而非创新本身在创新。培养人才应该是社会创新的第一要务,因为只有人才是创新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