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欧洲游学记(一)

2012-04-29 00:44孙太一
中学生天地(B版) 2012年10期
关键词:国会辩论伦敦

美国大学有个非常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它有很多去全球各地游学的机会。交一样的学费,却能去自己向往已久的异国大学交流学习,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众多的游学项目中,我选择了“华盛顿学期”的国际法及国际组织研究。在首都华盛顿集中培训、参观过纽约联合国总部后,让人激动的旅行开始了——

伦敦初体验

和我一起参加国际法及国际组织研究的同学共40人,分为两个小班。我们乘坐的国际航班抵达伦敦后,大家兵分两路:我的班级入住海德公园旁的酒店,先对英国进行考察;而另一个班则直接转机飞往瑞士,考察日内瓦联合国总部。他们发生了小小的意外,当时伦敦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才建成不久,因为设备故障,所有在这里转机的航班行李全部失踪。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伦敦市区游览的时候,另一个班的同学将面对突如其来的噩梦:没有行李、没有换洗衣物、没有生活必需品……他们又如何应对呢,我会在以后详细描述。

伦敦的街道一走上去就会让人爱上它。华盛顿虽然同样开阔大气,环境优美,但完全感受不到伦敦这样的历史厚重感与文化积淀,我特别喜欢伦敦市中心那几幢沿街连成一气的古典建筑,这些建筑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然内部每过十几二十年都要进行加固或改造,但外观仍保持着当年的模样。哪怕是美国这样的历史并不久远的国家,房屋也尽量保留其最初的样子,相比之下有的时候我们国家寻求高速发展、日新月异,但精雕细琢、富有内涵与艺术气息的建筑往往被单调乏味钢筋混凝土式的高楼所取代。很多年后回头看看一个城市的老照片,我们是否会有些伤感呢?

伦敦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气息的城市,很多地方都有街头艺人。在一个朋友的引导下,我们还见识了一场免费的歌剧选段表演。这些都是相当专业的演员,声情并茂地全心投入,偶尔男主角逗逗场边群众,引来一片笑声。表演在男女主角深情拥吻中结束,所有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我饶有兴致地与其中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交流切磋了一番,即使在这样的场合义务表演,他用的是一把相当昂贵的好琴。

逛到伦敦市中心艺术博物馆门前的时候,我发现广场地面上都是粉笔画。难道这些都是艺术大师的作品?仔细一看,我发现画作的水平也不咋的。一打听才知道,这些都是过路的群众画的。艺术,真的不仅仅是一个大师创作全民欣赏的过程,它更多的是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到创作当中来。我也忍不住拿起粉笔,涂鸦了一番,这比在国内旅游景点经常看到的“某某到此一游”要有意义多了。

在泰晤士河边有一个很高的摩天轮,被当地人称作“伦敦眼”(London Eye)。在这里俯瞰整个伦敦是一种独特的享受,虽然伦敦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金融中心,但很多建筑其实并不怎么高,从摩天轮里可以看得很远很远——当然天气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摩天轮缓缓旋转的速度似乎也正代表了伦敦的生活节奏。从午后的啤酒到古老的建筑,从街头艺术到广场涂鸦,一切的一切都映射出伦敦的从容与优雅。但凭第一印象去了解事物往往不能给人准确的判断,伦敦宁静和谐的外表下究竟藏着一颗怎样的心,我更加好奇了。

辩论:从街头到国会

记得海德公园曾经在中学时代的课本当中出现过,我们住的宾馆就在海德公园的边上,又恰逢周末,我自然不会错过公园那赫赫有名的Speaking corner。据说每个周末都会有人搬着小凳子过来对公众进行演讲,听众会自然而然地围过来倾听,有的时候还会高呼“Yeah”“Nay”表示赞同或反对。所有的演讲都是自发的,在这里,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靠自己的能力赢得观众的注意与认可。没有警察会来阻挠,没有人会仅仅因为观点不同而被指责。辩论往往是礼貌且富有深度的,有时候可能会上升到一定高度,产生耀眼的火花,但这些思想的碰撞建立在辩论双方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这可以说是言论自由表现到一个极致了。

言论自由肯定是有其代价的,有时政府不希望听到的一些声音,主流很难接受的一些观点,很有可能会在这里找到。我到那里的时候,围观群众最多的是一个传统穆斯林装扮的中年人,正在讲演他是如何反对英美在国际上的军事行动,尤其是针对穆斯林国家的。他剖析了战争的本质与欧美-中东对于战争的不同理念,比如,欧美认为战争是应该有规则的,诸如不伤害妇女、小孩,不虐杀平民或俘虏等,还必须有一个正义的动机或理由等等。而这位讲演者认为,一旦战争发生了,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则和道理可讲,如果欧美人在所谓正义的行动中误伤了他的家人(尤其是孩子),那么他就有理由进行全面报复,同样去伤害平民和孩子,伤害得越多越惨烈越好。只有把战争的代价无限扩大,才有可能避免战争。如果欧美人认为他们打伊拉克打阿富汗,自己的家人是安全的,那就会比较轻易地发动战争;但如果欧美人知道每发动一场战争的代价将不可估量,也许会更谨慎地考虑是否发动战争,那么世界将更加和平。

这番讲演自然引来了众人的反对。等讲演者表达完自己的观点,观众中就开始有人与他辩论,讲演者则进行反驳,就这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针尖麦芒,毫不相让。后来有一个英国人忍不住了,把自己手中的小凳子往讲演者身边一放,往上一站,干脆来了个并排的公众辩论。中年人似乎觉得自己的舞台被“抢”了,有点不太乐意,但还是向着群众讲演。而旁边的英国人则礼貌地等他说完,再进行反驳。我们可以看到,观众中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最小的也就五六岁,最大的起码六七十岁,大家耐心地驻足倾听两人的对峙。这样的场面给我的冲击是相当大的。一个国家真正美丽之处,不一定是它的风景它的建筑,而是那些承载着文化与传统的一个个鲜活的人。当这些小朋友似懂非懂地倾听的时候,也许十几年后,他就是那个站在小凳上讲演的人。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就这样被传承下来,永葆青春。

因为研究的是国际组织,我们有幸被安排了去英国国会访问,并现场旁听国会的讨论。英国国会与美国的有些相似,同样有两院(分别是House of the Commons和House of the Lords)。与美国两院最大的不同是,House of the Commons几乎是实际作决策的机构,其领袖就是最高行政长官(及首相)。而在美国,最高行政长官(及总统)与参众两院的权力是分开的,加上最高法院组成了所谓的“三权分立”。这两种体制各有其优势和劣势。

巧的是,我们去House of the Commons旁听的讨论内容,正是希思罗机场第五航站楼的重大事故给英国带来的影响。大家可能通过本次奥运会,对伦敦这个城市有了相当多的了解,这个第五航站楼是专为奥运会期间暴增的客流量修建的。开头我提到过,由于第五航站楼出现重大故障,导致几乎所有转机的旅客都丢失了行李。机场这样的公共设施属国家所有,国家也需对其负责,国会的反对派议员把这一事件当成执政党的重大丑闻,把包括首相在内的执政党痛批一顿。

我们旁听过美国国会辩论,此刻旁听英国国会辩论,两者的对比反差是十分强烈的。美国的国会辩论几乎是“形式主义”,议员在那儿发言,其他所有的位置都是空的,那些议员几乎都在办公室里处理自己的事情。议员发言也是对着摄像机诵读早就准备好的稿置,由当天的轮值主席控制时间,辩论其实是不存在的。而英国国会的辩论却像一场你死我活的鏖战,不仅辩论双方吹胡子瞪眼毫不顾忌国会议员的身份和英国绅士的形象,而且在场的其他议员会时不时地喝彩或喝倒彩,给人山大的压力。

当我们坐在英国国会里旁听的时候,心里想的却是另一个游学班的朋友们,要知道他们的行李已不知下落,将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不便,他们是如何度过的呢?英国政府又将进行何种补偿?我们在欧洲又有哪些新鲜的见闻,且听下回分解。

(未完待续)

孙太一:美国波士顿大学政治学博士,2010年度“美国华人青年10杰”之一,从高中出国留学起就开始为《中学生天地》杂志撰稿。如果你对孙太一感兴趣,不妨继续关注本刊“边走边看”栏目,以及他的新浪微博。孙太一的邮箱是:suntaiyi1118@gmail.com,你可以写信给他,他将选择读者最关心的问题在杂志上和大家交流。

猜你喜欢
国会辩论伦敦
央行行长们就应对气候变化展开辩论 精读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如何赢得每一场辩论
IBM推出可与人类“辩论”的计算机系统
淘气大侦探暴走伦敦
“机构强似人”:资政院对清季国会请愿运动的推进
去往伦敦
伦敦畅游记(一)
“娘子军”
伦敦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