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云骞
中国共产党党员。一个多么厚重的称谓。
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活跃着一群跟我们差不多大的年轻的学生党员:尽管他们人数不多,大概占到高三学生的2%,但他们一定是学校里的佼佼者。
本期的新新青年,让我们走近他们,看看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诉求,在这个精彩的时代背景下,呈现出怎样的姿态。
这是一种责任
王 硕 19岁 预备党员 自我评价:不成熟的“小同志”
“有点害怕,真的。”王硕这样形容当初递交入党申请书时的感受。一个年级,800多名同学,成绩并不数一数二的他想要脱颖而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王硕的心里又隐隐有着一种期许,而这种期许似乎要比周遭的那一拨同学都要来得强烈。
王硕的爷爷奶奶都是解放初期就入党的老党员,父亲也有20多年党龄。在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家庭里,入党,在旁人看来,几乎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使命”。“我以前就想,要是咱家族的第三代,也就是我,可以成为党员,那样,在我们家就可以‘老同志带小同志了,多棒!嘿嘿!”王硕说。
不过,真正让王硕对中国共产党产生理性上的认识,并萌生出入党愿望的,还是来自于平时的积累。就这一点来讲,父亲的影响是不能被忽视的。
王硕记得很多有趣的细节。“小时候跟我爸上街,经过加油站,看油价涨了,我爸叹了口气,然后,就转过头问我,儿子,你知道涨价是怎么回事吗?或者,聊着聊着,就跟我说起了国内外时政问题。”
那时的王硕自然还没有办法回答得“头头是道”。但这种有意无意的时政“切磋”,却让平时有点爱玩的王硕,相比于同年龄段的孩子,渐渐多了几分理性,“越复杂的问题,我就越是想知道答案,因为我发现这很好玩。”
学习之余,看看参考消息,翻翻各种书籍,更是让王硕的辨析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并不算很系统却颇为有用的训练。
而一旦对这些产生兴趣,政治、政党,这些貌似枯燥的概念就几乎是难以被跳过的。“我渐渐能够理解包括我父亲在内的这群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也开始对我们国家的一些施政方针产生兴趣。”
当周围一群血气方刚的同学就一些比较敏感的问题展开口水战,或是表达一些悲观甚至消极论调的时候,王硕显得尤为淡定。“网络的力量太强大了,有些东西被放大,有些东西却又被忽视了。”他说,“不过看得越多,比较得越多,你就越会对咱们党和国家的一些做法产生深深的认同和理解。”
当然,对于一个即将成年的男孩来讲,渴望被肯定,更是一种自然的心态。“不像小时候入少先队、中学入团,入党不是面向所有人的。”王硕告诉我,“中国共产党,不管是在成立之初,还是后来的发展、壮大,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她几乎聚合了整个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人才。”
心气颇高的王硕,当然希望自己也能够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我们这一届,总共有15位同学加入中国共产党。我为我是这十五分之一而骄傲。我成绩不算特别拔尖,不过,我自信我的能力比别人强,而且是强很多。”王硕告诉我,“在湖州中学的三年里,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学习之外:组织策划各种活动、编辑团刊,作为班里的副班长我也做了很多事。反正就是闲不住,呵呵!”私底下,朋友们偶尔会跟王硕开玩笑,“副班长同志,你真应该入党,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你!”
“很多人把入党看作是一种对未来的铺垫,认为入了党,无论是生活还是就业,都会比同龄人有一些优势。”王硕承认,自己或多或少也有过这样的考虑。“毕竟,这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不过,大家往往忽视了一点,权利和责任,永远是对等的。”
采访王硕的时候,正是新学期刚开学的第一周。这也是王硕大学生涯的第三周,他们8月17日就已经入学报到,而这时,距离他被正式确定为中共预备党员,也才不过3个月。
“各种忙……”电话那头,王硕的嗓音里明显流露出疲惫。“班级、团委、学生会,轮轴转,我简直要崩溃了!”更让王硕哭笑不得的是,宿舍楼里也给他安排了一个“重要”的职位,“红卡长”。简单地说,宿舍楼的各种事,几乎都需要王硕来出把力。
“没办法,谁让你是预备党员?这是一种责任。”王硕笑着说。
辛苦归辛苦,王硕的内心还是挺兴奋的。尽管目前就读的大学并不是他最心仪的,不过,王硕对这个地处中国最大城市——上海的学校,以及周遭的一切新事物,仍充满兴趣。他学的是工商管理,“希望未来可以做一些管理工作吧,假如有可能,也希望去国外历练一番。不过最后,我肯定是要回来的。”
当被问及90后这一批党员青年跟老前辈们的区别时,王硕想了想,说,“从思想觉悟来说,我们肯定有差距,反正,跟我爸我爷爷相比,我就是个非常非常不成熟的‘小同志,呵呵,脾气也太冲了点。不过,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我们,肯定是更具国际视野吧,思维更活跃,做事也更放得开。”
采访的最后,王硕告诉了我一件事,在刚刚结束的军训中,他意外发现,所有教官都是90后的。“那会儿我忽然觉得自己长大了。真的。”
是啊,当90后渐渐成长为社会中坚力量,身为预备党员的你们,肩上的分量更重呢!
信仰的力量
朱 弘 19岁 党龄:1年 自我评价:热心哥哥
假设没有那位老师,现在的朱弘,会不会还只是个失落了梦想和目标、只会踢球混日子的懵懂少年?
“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她好像永远也不会着急呢,总是笑吟吟的。”朱弘一直默默地把那位曾教过他英语的老师当作榜样,“希望像她一样,成为一个厚重的,有内涵的人。”
朱弘,现就读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大二。高三那年,因为各方面能力都比较突出,朱弘在老师的鼓励下参加了业余党校培训,随后,又递交了入党申请。那会儿,朱弘的想法特简单:入了党,才会进步,才能干更多事。
2011年,朱弘梦想成真。那一年,朱弘这批新党员的入党宣誓地点,被安排在了党的诞生地之一——嘉兴南湖。
“天很热,我们直挺挺地站了好久。在场的新党员年纪虽然有差别,但有共同信仰共同身份……真的,非常理想化的感觉。很有共鸣,简直要哭了!”
作为一个例行的仪式,宣誓究竟对年轻的朱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很难讲,但是朱弘告诉我,那天,他是由衷地感觉,“找到了组织”。
“就觉着有一帮人跟你一样,可以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尤其是看到一些年逾花甲的老党员,讲述自己的入党经历和人生体验,朱弘就更是觉得心里热乎乎。
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忠诚,信仰……这些对于时下的年轻人来讲略显沉重、不够新潮的概念,在朱弘眼里,依然充满让人为之振奋的“正能量”。“上中学开始,就特喜欢看书和各种时政类杂志,每天还会浏览一遍凤凰网。”
看得多,自然懂得多。高中时,朱弘非常热衷于跟同学辩论时政类问题。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好胜的他常常辩得口干舌燥、精神亢奋。
不过,情况渐渐有了转变。现在的朱弘似乎更乐意倾听,而不是一味地冲撞、反驳。“你可以说是懒,也可以说是淡定,嘿嘿。反正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吧,默默坚持自己就好。”
这当然有阅历增长的关系,但是,朱弘说,更大的原因可能还是内心的沉静。这大概就是信仰的力量。
相比于以前的毛毛躁躁,现在的朱弘,做什么事情都更有条理、有规划,当然,也有了更为明确的目标。“高考没考好,一度很失落。”朱弘说,“不过,现在觉得财会专业也很好,我很喜欢。”
但是有一点是没有改变的。朱弘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学习习惯。“觉得读书特别重要。”这两年,朱弘不仅在专业上稳扎稳打,还考出了救生员证,并且学起了吉他。他正努力向着那位可爱的“榜样老师”靠近,“做人就是要多姿多彩一些嘛。”
朱弘告诉我,入党是让他一家子都觉得光荣的事。不过有时,党员身份也会成为一种额外的“负荷”,甚至让你成为大家的“挡箭牌”。“什么事情都要党员先去做,都需要我们出头,大家对你的期许是很高很高的。”朱弘深深地理解这一点,他也一直默默地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争取走在最前面。
不过即便如此,偏见和误解还是难以完全避免。“大家一方面很看得起你,觉得你值得信赖,可另一方面,假如你谈党、谈信仰,大家就会觉得你假、大、空,觉得你故作老成,有距离感,不容易亲近。”朱弘尴尬地笑笑,“这一点肯定不如几十年前,那会儿感觉世界还是很纯粹的,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都趋向一致。”
网络让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上,消极思想多,所以,得学会甄别很多信息,还得学会坚持一些东西,远离一些诱惑。脚踏实地,做好该做的事情。”
“年纪小,青涩,走得虽然蹒跚虽然慢,但这条路上有人陪你有人扶你,总是好的。”朱弘最后总结道。
未来尚未可知,不过,现在的朱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信心。
让自己给所处的时代加分
杨彦武 21岁 党龄:2年 自我评价:焦躁、不失亲和
走进嘉兴学院党员办公室,你总能看到一位戴着眼镜、皮肤黝黑的同学忙进忙出,帮同学们解决各种关于入党的问题。她叫杨彦武,名字很man,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阳光女孩。
小杨是2010年入的党。从着手写入党申请书,到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分子,她用了两年。
而这两年,她形容自己,从一个“比较莽撞的孩子”,成长为“做事可能会考虑周全一些的成年人”。
跟很多梦想入党的年轻人一样,给未来的职业生涯增添一个砝码,是现实的考量。杨彦武也不例外。“因为我的专业是土木,在就业方面,党员身份是可以为自己加分的。”
不过,起码到目前为止,小杨从入党这件事情上获得的,远不是一句对就业有帮助可以概括。“学校针对党员制定的考核制度,是对党员的特殊要求,这些特殊要求让我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锻炼。”
每个月的民主生活会上,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都会以一种特定的方式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杨彦武告诉我,这是她收获最大的时刻。“对于思想的成熟是很是帮助的。入党给了你这样的机会,让你不断审视自己,看自己哪些做好了,哪些没有。”
而这一点,在一些同样渴望入党,甚至已经处于入党程序中的同学那里,却总是被有意无意地忽略着。
“都是作为一种任务在完成。对于党的知识了解甚少,甚至是匮乏。甚至有些同学在写入党申请书的时候,都是到网上去下载一篇现成的。”杨彦武告诉我。“党的启蒙只在纸面上,却没能走进心里,这一点很让人遗憾。”而杨彦武要做的恰恰就是改变这样的现状,她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身边更多对党有热忱、却还没有充分准备好的大学生,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蜕变。
社会风气的浮躁,和价值观念的多元,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不过,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尤其是年轻人对自我提升的诉求。“这是帮助他们进步最好的切入点”。
“我们重点要考虑的,是怎样才能把最渴望进步的同学吸收到组织中来。”为了让更多同学成为党的一分子,得到充分的启蒙和锻炼,作为学院党员办公室的学生助理,杨彦武这两年做了很多事。
“好女孩儿”“工作狂”,这是朋友们对杨彦武的评价。不过,私底下,杨彦武更喜欢别人叫她“武哥”。这个21岁的水瓶座女生告诉我,她疯起来的时候可要命了。朋友们也都评价道,有时候很难让人将她与貌似庄重的党员身份联系在一起。“生活中是一个特神经质的孩子,哈哈!”
不过,这或许也正是杨彦武这些新生代党员的重要特征之一吧——他们或许没有老一辈人那么纯粹,也还没有足够的机会证明自己立场坚定,却显然是更有活力、个性更加鲜明的一群人。
“与其说党员是一种荣耀,我更愿意把它当成是一种生活的态度。不少老党员,在生活中,我看到更多的是他们对生活的坚持和热爱,而不是刻意地去体现‘我是一个党员,所以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杨彦武告诉我,“而这正是我们这一批新生党员尚未真正、由心而发地去体会的。”
可能还会有迷茫,可能还会有迟疑,不过,时代输送的养料,终将让杨彦武和她年轻的同志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给自己加分的同时,也给属于他们的这个时代加分。
采访这些脸上多少还留有一丝稚气的青年党员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会不由自主地闪过历史上那些让人刻骨铭心的片段,还有那一群同样曾年轻过的中国共产党的先驱、前辈的音容笑貌。
是啊,斗转星移,时空更替。每一代人可能都有着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可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却有一面鲜红的、由镰刀和铁锤组成的旗帜,以及她所代表的那一份沉甸甸的信仰和忠诚,亘古不变。
这个金色的秋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的历史,必将揭开新的一页。
年轻人,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