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吁求下的教育信息化全方位变革

2012-04-29 00:44:03邓文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10期
关键词:课件深度学科

邓文勇

过去十多年,我们谈论的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必须“深度融合”,原因就是现有的整合缺乏深度,不是有机整合。深度融合强调教师观念、支撑平台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且灵活运用于教学之中,而不是简单叠加、机械应用、表层应用。

在国外的学校,从教学资源平台的准备、课程设计、教室规划、教学组织、学校的氛围、日常活动等几乎所有的环节和场合,都能感受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渗透其中。而我国当前的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我国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为实现深度融合,转变教师观念、创建资源平台、改变教学模式势在必行。转变教师观念、创建资源平台、改变教学模式是深度融合走“个性化”学习之路的必然途径。

转变教师观念,为深度融合做思想准备

信息技术与基础教育能否走向深度融合创新,主要靠教师,打铁要先自身硬。学科教师要经常学习、研究、交流、反思和创新。

学科整合的方向是走向深度融合,教师的观念应该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教师原来使用的多媒体课件会造成讲解多、学生的主动活动少等状况,教师需要对使用的课件进行变化、改造,变为网络课件或充分利用校园网资源或教育云,以适应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教师讲课时多提要求,给学生提供思路,教师也有适当的指导讲解,但讲解不是主要的,学生们在信息技术支撑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增加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合作机会。

教师要能够积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促进教学、学习和管理方法创新,参与构建有效支撑环境,提高教学与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教师教学时要根据教学、学习和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所需要的应用软件、课件,积极参加提高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的系列培训。

区域、学校间全面开放校园网站(外网、内网),教师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查询资料,咨询教学问题,共享下载教学资源,发表教学反思,进行异地教学探讨。由于不同学校的历史、文化、发展背景、教师群体的差异,教师可以接触更多的同行,交流不同的教育思想,对于提高日常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基础设施要到位,创设深度融合的学习平台

目前教师准备一节深度融合的整合课是一件费时、费力、费精神的事情。准备课件、准备素材的时间几乎可以说比研究教材的时间要长;付出的精力要比梳理教学思路的精力要多。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也直接影响了整合课的质量,厨师的任务是种菜,司机的任务是开车,教师的任务是形成自己科学的教学思想,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培养。其中对教材、学生情况的思考、判断、决策是最重要的,设计、制作专业的课件实际是学科教师的“副业”,教师比的不是谁的课件做得好,而是谁的思想更先进、方法更创新。教育云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任务之一就是将教师教学过程需要的素材整理、归类,将其中共性的、不包含教育思想、制作费时费力的素材整体呈现给教师,形成资源库,省去教师准备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实现数字化对教学的有效支撑。教师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学科教学的任务,首先要找准整合点、支撑点,其次要用准整合的量,并不是去制作适合个性化学习的支撑网络资源平台。

制作适合个性化学习的支撑网络资源平台,应该由厂家、学校、专业团队去建设。数字化校园要做到使用宽带网络——校校通、使用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学习平台的建设是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提也是重中之重。数字化校园建设需要建立网站维护团队,而重要的在于,信息化平台的后续建设和使用上,要通过制度完善,推进信息化运用,促进学科本体的研究和建设,建立起适合教师、学生运用的资源库,通过整体规划,使学校信息化平台能够为学生所用,从而充分发挥学校信息化资源的作用。

变革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学科整合教学的方向是走向深度融合,应该让学生们学会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学习的过程突破空间(教室内和校内)和时间(课堂45分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知识,应自己探索规律、自己总结规律。这就要求教师不要盲目使用信息技术。课件、软件的应用,应是启发作用,不能仅是直接展示,不然学生的思考在何处体现?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支撑教学的最普遍做法是“呈现”,包括宏观呈现和微观呈现。大量直观性素材的直接呈现导致学生想象力的缺失,最终导致创新能力的缺失,这是信息技术“滥用”的软肋。

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度融合要让学生协作学习,探索知识的规律。而协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提升学习者与个体之间的协作、沟通能力以及对个体间差异的包容能力,形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

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度融合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网络环境,设置悬念、游戏等有趣味性的方法导入新课,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浏览、整理探究学习资源。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并以“趣”促进自主探究,自主探究的同时又能激发其创造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

学科教学中通常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相关的素材资源,教师可以把这些资源汇集在网站上。由于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广阔,因此,适当地对课堂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很有必要。在数字校园网上可以链接很多和课程相关的拓展内容、思考问题、知识教程等文字或视频资料等。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继续浏览专题学习网站,在拓展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激发探究的兴趣,为信息技术爱好者的特长发挥提供学习平台。

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度融合要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发展创造性思维。例如,信息技术教学资源设计中的任务设计方面,不提生硬、具体的要求,作品不像工厂中生产出来的产品,千篇一律,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理解去自主设计;在课堂上学生完成任务时,借助网站,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工程意识,合理安排和使用材料、工具和时间,确定合理流程,鼓励相互合作,提倡尝试、探索和创造。

交流展示学生的作品时,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作品可能各不相同,这些作品是极其鲜活的、生动的,只要教师仔细观察分析学生的作品,都会发现一些意料之外的亮点。不能因为个别学生作品的一点瑕疵而否定学生的优点,这样会打消学生们的创造意识。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协作探究、研究性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反过来,想要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且让学生轻松、愉快、主动学,就应该转变教师观念,创设“个性学”的网络环境,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个性学”,允许学生的“差异性”。

猜你喜欢
课件深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超学科”来啦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