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

2012-04-29 15:45张惠宾
中国摄影家 2012年10期
关键词:久保田摄影家摄影

张惠宾

长安摄影大PK共有六位选手,人数虽不多,构成却颇有意思。中国的四位中有两位来自宝岛台湾,分别是何经泰和黄子明,另外两位是大陆的吴鹏和香港的王苗。王苗虽然来自香港,却有长期内地生活及创作的经历,而且与吴鹏一样因“四月影会”而享誉摄影界。国外的两位来自玛格南图片社,分别是日本人久保田博二和英国人伊安·贝瑞。这种来自东西半球及“两岸三地”,身份、阅历、性情等各不相同的摄影名家聚首长安镇,同场竞技,自是好看。

何经泰、黄子明显然是提前做足了功夫,有备而来。从完成的作品看,何经泰拍摄的组照《梦想开花的地方》与黄子明拍摄的系列作品的A部分(作者作品未命名,分为A、B两部分),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人都选择了为长安镇人“造像”,且都是双图并置。不同之处是,《梦想开花的地方》是一人加一景,而且人物统一手持写有自己梦想的牌子,牌子的出现显示了作者的思路前置,且对拍摄对象实施了干预;黄子明的A系列则是“以外地来长安镇工作的人为主体,透过同一人在工作场合与家庭、生活场域的不同影像,象征他们离乡背井努力工作,只为追逐圆一个家的梦想。”(作者自述)

就影像看,黄子明的A系列整壮、硬朗,人物神态饱满,环境信息明晰,更由于并置照片中都是同一个人,只是由工作空间转换到了生活空间,这种直接、一致的影像语言使摄影者的思路得到了明确的传达。比较而言,《梦想开花的地方》的并置构成要复杂一些,因为作者主观寻求主体人物与并置陪体的联系,如“环游世界”与鱼缸中的海洋生物、“家人健康”与给家人打电话、“想生双胞胎的新婚夫妻”与送子雕塑,都是由于作者的“拉郎配”才放到了一起,而且被作者赋予了异乎现实存在的意义,由记录而偏向行为。其中像“天天开心”与泳者、“当企业家”与街头乞讨者,也颇牵强,有风马牛不相及之感。

两位台湾摄影家的套路,固然是顺手随心的完成了影像社会学文本,影像扎实可靠,文字信息详实准确,具有文献价值,但舍弃瞬间,使PK作品的惊险性和观赏性有所降低。不过这种缺失在黄子明的B部分作品中有所弥补,其中步行街的店家门口张贴脸痣吉凶的图像、阿里在工厂宿舍休息等都有上佳功力展示。

何经泰、黄子明是“摄影家大PK”开赛以来首批来自台湾的选手,也是第一次采用记录与并置影像语言进行拍摄的摄影家,他们的作品示范性地验证了摄影的一种可能:理清思路,踏踏实实拍摄,就一定能够完成一组相当不错的作品。

有“苗姐”之称的王苗是选手中唯一的女性,其发端于“四月影会”的摄影资历,长期主持香港中国旅游出版社和《中国旅游》杂志的海外视野,以及主编《中国》等画册所体现出的历史观,使游走天下、看人世间的王苗镜头具有沉沉的分量和特别的视角。

此次长安之行,王苗出人意料地使用了小数码相机,加上拍摄题材的“扫街”状,仿佛行云流水间已经搞定乾坤,而无刻意而为之隔。她的镜中世相依然延续着人生意趣与现实质感融为一体的惯常风格,朴实内敛,娓娓道来。

吴鹏的出场本身就是长安PK的亮点。与吴鹏先生相识多年,但总觉对他知之不够,尤其是他的摄影。除了“四五”的片子,几乎看不到他之后的作品,然而他持续拍摄的勤,与拍摄量的大,却是事实。他多年来不出书,不办展,也几乎不发表作品,作为一个卓有成就的摄影家,吴鹏的摄影犹如一个黑洞般的存在,令人可感觉但看不见。他用来形容别人的老子之语“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也近乎他自身的写照。另一方面,吴鹏热心摄影,提携新人,端的是古道热肠,当仁不让。从2009年摄影大PK开赛以来,吴鹏就出任艺术顾问、评委,直到此次老将上阵担当选手,无疑是一次可以从他的实战观看对他大PK的理念、规则及评判的理解的难得的机会,同时也得以一见他隐而不露的摄影冰山之一角。

就提交的16幅单幅作品看,吴鹏摄影的风格与锐度就有明显呈现。他拍摄敬老院里的89岁老人,角度的低平,神情的和悦与悲凉交织,右上角另一位老人的隐隐呼应,都使人沉入这个特定空间里怜爱顿生,唏嘘喟叹;打工的夫妻、外加工做鞋的妇人、吃爆米花看3D电影的女孩儿、仍在使用的老井等,都可看出他镜头指向的深入和用力之所在,其观察的细微与画面的取舍都有发人深思处。“善待天下苍生”(吴鹏语)的慈悲心肠使吴鹏的镜头用情之深超乎常人,然而却又是隐隐的存在,使观者在浑然不觉中被触动情感的最柔软处。这些特点也贯穿在他的组照《欣赏弦乐四重奏的孩子们》和《长安镇图书馆儿童阅览室》中。

既东方又西方的久保田博二无疑是令人起敬的摄影家,但他此次的拍摄有些使人费解:一是他似乎没有把精力完全投入到拍摄中,其作品的数量(包括拍摄题材和景别的数量)和分量都嫌不足;二是他拍摄了相当数量的所住酒店的景观与摆设照片,据说是为了报答酒店方面。我的猜测是,具有中国符号特征的景观与摆设应当是久保田博二先生一直在拍摄的一个主题,他拍这些东西依然是其工作的组成部分。从参加PK的情况可以看出,玛格南摄影师根本就不存在生活与“创作”的界限,对他们而言,一切都是生活,一切都值得关注,一切都值得拍摄,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是不停观看的“人类的眼睛”,拍摄,也始终是他们工作的最重要内容。去年应邀到内蒙古响沙湾参加摄影PK的四位玛格南摄影师一方面提交了“作业”,同时也把“作业”作为产品上传到了玛格南图片社的网站上,真正做到了PK、发稿两不误。

就此次作品而言,个人很喜欢久保田博二拍摄的《长安金伯乐马术俱乐部的工人为马匹洗澡降温》,构图、瞬间均佳。

伊安·贝瑞是一个拍起照片来像猫一样隐秘和机敏的英国人,他似乎总是能够悄无声息地在适当的时候出现在适当的地方,拍摄下令人惊异的照片。如果不是他拍下来,人们或许都不会意识到彼场景在现实中存在过。或许他真的是“眼睛长在后脑勺上”,总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人和事。或许我们该感叹伊安·贝瑞的运气总是那么好,像做俯卧撑、练气功只能是属于伊安·贝瑞这样的发现者的。但是,拍摄吹唢呐的老人把焦点对准老人的脚及脚边的花生壳,拍摄打台球却把焦点锁定看球的幼童面部,却是另外的寻常手段。作为布勒松的同事,伊安·贝瑞作品中的瞬间性更是毋庸赘言了,运球行走的街头青年、试装女孩儿的笑颜等等,只能说:真好。

意大利学者弗朗西斯科·郗士博士对中国人心中的“外国人”这一概念颇不以为然,他说:“作为一个意大利人,我可以断言自己和俄罗斯人之相似并不比中国人多,那么,为何中国人要把我们意大利人和他们俄罗斯人相提并论?”这也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但即使如此,此国人与彼国人之间的比较也仍然有意义,理由很简单:大家都是人。

所以不管是中是外,是港是台,同场竞技,相互比较,仍然有意义。像吴鹏的深入与倾情、王苗的质朴与秀致、伊安·贝瑞的老道和机敏、久保田博二的超脱和淡定,以及何经泰、黄子明的用心与工整,都是此次PK的亮点,六人之间或分组或个体的交互比较都有意义。另外,中外摄影家长安大PK可能是迄今为止选手最不把PK当PK的PK,或者说是超越了PK的PK,高手过招,精彩纷呈,而每人的对手也正是自己。

猜你喜欢
久保田摄影家摄影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久保田成子展
淮北市久保田种业有限公司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WZW—bewell摄影月赛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