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苏门答腊热带雨林(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是一座青翠欲滴的绿岛,各类热带植物覆盖全境,到处生机盎然。苏门答腊岛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物宝库。岛上仅仅哺乳类动物就有176种之多。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
“易碎”原因:该遗址因偷猎、非法采伐、农业侵占用地,以及修建穿越遗产地的公路而面临威胁。
2.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留地(洪都拉斯)
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留地占地总面积为50万公顷。这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共有180多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39种哺乳动物、377种鸟类。
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保留地还是玛雅文化的重要遗址,保护区内的白色城市——布兰卡城,是最重要的玛雅文化考古遗址之一。这里有重要考古意义的遗址约有200余处。2000多位土著居民沿袭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此生存。
“易碎”原因:过度农垦现象缩减了圈地内的雨林面积;珍贵的木材被大量盗取;对野生动物的商业狩猎活动也不受限制地展开;外来物种的侵入也威胁并破坏着保留地内的综合生态系统。
3.巴格拉特大教堂及格拉特修道院(格鲁吉亚)
巴格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位于格鲁吉亚西部的库塔伊西。
巴格拉特大教堂是巴格拉特三世在公元11世纪初建造的,由3个半圆形的宏大建筑组成。教堂内墙用马赛克装饰,外壁有精美的浮雕。
格拉特修道院是大卫四世时代建造的。1130年,格拉特修道院及其附属学校的创立仪式在此举行。直到公元14世纪,格拉特修道院仍是国家教育中心。这里的绘画非常有名。另外,格拉特修道院还以制作精美的金银手工艺品而闻名。
“易碎”原因:目前涉及这一遗产地的一项改建工程将会破坏其完整性,世界遗产大会强烈建议停止该工程。
4.阿钦安阿纳雨林(马达加斯加)
阿钦安阿纳雨林由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东部的6个国家公园组成。这片残余的雨林对维持马达加斯加生物多样性所需的生态环境极为重要,而此处的生物多样性反映出该岛的地质历史。自从在6000万年前与大陆分离后,马达加斯加岛上的动植物一直在封闭的环境中自我演化,雨林内生活的动植物有80%~90%为此地独有的物种。
阿钦安阿纳雨林被列入《世界濒危遗产名录》,马达加斯加前任及现任政府均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尽管马国当局已于2011年3月颁布法令,禁止红木与黑檀木的砍伐和出口,但其继续为非法开采的木材商颁发出口许可证的行为,无疑使禁令成为一纸空文。
“易碎”原因:乱砍滥伐,这导致生活在其中的狐猴等70多种濒危动物受到威胁。
5.卡苏比王陵(乌干达)
布干达王国是乌干达历史上最强大的王国,卡苏比王陵是布干达国王的陵墓,一直被布干达人视为圣地。陵内安葬着布干达王朝最后4任国王的遗体,还存着布干达君主们的个人用品——长矛、铜器、铁器、羚羊皮、乐器等,以及穆特萨一世、王后道迪、克瓦和儿子穆特萨二世的照片。
这座皇陵的屋顶由棕榈树叶编织而成。支撑着整个皇陵的是一根根粗壮的原木柱子,所有柱子均用当地一种树皮包裹着,每根柱子都代表着王国的一个家族。一根根柱子纵横交错,不用一个钉子,不用一条钢筋,交叉处全用柔韧的藤条捆扎,历经数十年,牢固如初。
“易碎”原因:2010年3月,卡苏比王陵失火,王陵内主建筑物在火灾中严重受损。失火受损的王陵将被重建。
6.大沼泽地国家公园(美国)
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建于1974年,现在面积已达850万亩。它位于佛罗里达州南部尖角位置,15厘米深、161里宽的淡水河缓缓流过广袤的平原,因而造就了这种独特的大沼泽地环境。辽阔的沼泽地、壮观的松树林和星罗棋布的红树林,为无数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居之地。这里是美国最大的亚热带野生动物保护地。大沼泽地国家公园曾两次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易碎”原因:台风灾害和城市发展等因素,使公园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出现富营养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7.科托尔自然、文化和历史保护区(前南斯拉夫)
位于前南斯拉夫的科托尔(现属黑山)是一座港口城市,城内以12世纪的罗马式建筑圣特里芬教堂为主,大部分建筑具有欧洲文艺复兴风格。
1979年的一次地震,对城市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在当年召开的第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上,世界遗产委员会应当时的南斯拉夫政府的请求,将科托尔自然、文化和历史保护区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成为自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生效以来,第一个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
“易碎”原因:地震。
8.耶路撒冷古城和城墙
耶路撒冷古城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古城是不规则的四边形,现今的城墙是400年前土耳其苏丹苏莱曼时代重建的,最主要的城门有4个,即雅法门、大马士革门、锡安门和狮子门,它们按罗盘针所指的4个方位建造,分别通向国内的4座主要城市。
城内的街道至今大都保持其当年的罗马式布局。古城内现存的主要著名古迹有:犹太教希律圣殿的西墙(即“哭墙”);圣岩清真寺和艾格萨清真寺;圣墓大教堂,又称复活教堂,是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遇害并复活的地方建起的教堂;受难之路,又称多洛罗萨路,据说耶稣当年就是沿着这条路走向刑场的。
“易碎”原因:特殊的宗教地位,使其长期处于冲突之中。而且城市无序发展、大量观光客涌入的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维护,导致城市建筑老化。
9.巴米扬山谷文化景观和考古遗址(阿富汗)
阿富汗巴米扬山谷是拥有众多佛教洞窟和伊斯兰时期防御建筑的古遗址群,其见证了公元1世纪至13世纪期间,以古代巴克特里亚文化为特征的艺术和宗教的发展。正是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佛教艺术的干达拉流派兼收并蓄了各种文化影响。
“易碎”原因:2001年3月受到武装冲突的威胁。
10.巴姆古城和文化景观(伊朗)
伊朗东南部的古城巴姆,地处伊朗高原东南边缘的沙漠环境中。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波斯阿赫美尼德王朝(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巴姆古城地处重要的贸易路线十字路口,以生产丝绸和棉制服装而闻名于世。巴姆城堡是使用本地的泥土技术修建中世纪要塞城镇的代表性范例。
“易碎”原因:2003年12月,巴姆古城遭遇大地震,突然降临的地质灾害造成具有2000年历史的砖泥结构城堡受到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