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
近年来,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危机不断深化及欧债危机日渐加剧的背景下,欧洲的技术与产业优势,中国的资金与市场优势,使得中欧双向投资日益成为双方经贸合作的亮点。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对欧投资的步伐明显加快,并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受商业动机驱动为主,受政治因素影响甚微
中国政府放宽了对投资的管制,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向对外投资提供低息贷款等政策激励,对企业投资决策有着深刻影响。而政治因素对中国在欧投资的公司影响微乎其微。投资产业的多样性、对欧投资私营企业的数目、中国公司的竞争性行为,都展现出“商业利益”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投资动机。
对欧投资基数低,但增速快
中国对欧投资尚处初级阶段,投资规模仍较小。中国对欧直接投资存量与对外直接投资总量相比仍较小。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0年中国对欧直接投资存量为89亿美元,低于对欧投资总额的千分之一。另外,对欧投资在中国对外投资总量中所占比例也较低。据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商务处统计,2011年中国对欧投资总额为42亿美元,仅占海外投资总额的5%左右。
2004年以来,中国对欧投资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罗迪集团统计,2000~2011年间共有573次投资交易,投资总额达210亿美元。2004年以前年均投资交易数低于10个,年均投资额低于1亿美元。而2004~2008年年均并购和新建项目投资数增长至50个,年均投资额达8亿美元。2009-2010年投资交易数增至100个,年投资额突破30亿美元。2011年有54个新建和37个并购项目,总投资额约为100亿美元,超过前两年年均投资额的3倍,见图。
投资区域集中在“传统欧洲”国家
中国企业投资目标首选欧洲拥有品牌或先进技术的企业,多数投资集中在德法英等“传统欧洲”国家。2000~2011年欧盟15国共吸引85%的中国对欧投资,法国、英国和德国位列前3。法国是中国最大的对欧投资目的地,共吸引了70项投资,投资额达57亿美元。其中仅中投公司收购法国燃气苏伊士团体旗下从事油气勘察开采和营业的子公司30%股权就占总投资额的2/3,达到31.5亿美元,剔除此项投资,法国位列第四。英国共吸引95项投资,金额达37亿美元,是中国在欧第二大投资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业、银行业、房地产业以及采矿业。第三大投资目的国是德国,不仅投资金额巨大,而且投资领域广泛,涉及制造业、通信业等行业,投资项目数共146项,超过全欧投资项目数的1/3,投资金额达25亿美元。按国别统计中国对欧投资情况见附表1,将各国的中国直接投资排名与全球直接投资排名比较,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常追随其他外国投资者的投资路径,多数国家两者排名偏差不超过5位。
投资领域广泛,工程和制造业是重点
中国对欧投资重心逐渐从投资自然资源和促进贸易两方面,转移到全产业链的投资模式。在30个部门中,有18个达成了2亿美元投资,9个部门达成1亿美元投资。工业仍是中国对欧投资的重点。罗迪集团对工业领域21个子行业进行了调查,其中13个领域投资超过2亿美元,6个超过10亿美元。按投资额度排名前三位的产业依次是化学产业、汽车、煤炭原油和燃气。在投资项目数方面,通信设备与服务、工程机械与工业机器、可再生和可替代能源最多,但平均项目额度较小,见附表2。
投资主体以民营企业为主
中国对欧投资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多样,包括中投公司、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人。中国对欧投资占主导地位的不是国有企业,而是私营企业。据罗迪集团统计,2000~2011年间的573笔交易中共有359笔是由私营公司或股份公司完成,约63%的投资交易是由私营企业主导。在投资规模方面,由于政府投资的大手笔,210亿美元的投资中72%的份额来自国有资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