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旭
人类作为是自然界的一个重要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进化的产物。但随着人类的进化与发展,为了生存的基本需要和进一步发展,必须通过对自然的认识和开发,获得基本生存资料和发生产所需资料。即如同马克思所说:“人类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就是说,是这样一种存在物,它把类看作自己的本质,或者说把自身看作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人类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和改造自然界。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的增加和生产方式的变革,人与自然的关系由原先的和谐统一逐渐走向了对立。①
从工业革命开始,建立在掌握了强大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人类进一步占有自然,不断将自然对象化、人化,导致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对抗关系。这种对抗关系,使人类为了经济的发展而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只知索取,不知回报,导致了人类在开发资源时产生的一系列生态、经济、环境、社会问题。②在20世纪30年代,比利时发生的马斯河谷烟雾事件,因为“气温逆转”使工业区的烟尘积存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导致整个河谷地区有几千人生病,一星期内就有60多人和大量家禽死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因为军事工业和飞机制造过程中带来的工业废气和逆温层气候的导致大气污染物滞留在市区所造成的。此外,资源过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森林缩小、沙漠扩大、突然侵蚀、草原退化、物种锐减、河流污染、水位下降、资源短缺、二氧化碳水平上升、气温升高等生态、资源、环境问题接踵而来,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主要是因为人类否认自然所具有的内在价值,人类经济活动所赖以运行的基础——自然环境,导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偏向;另一方面,人往往轻视自己的利益和创造力,影响经济的正常健康发展和民生的改善。两者都没有将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民生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综合研究,得出完整、正确的结论。由于割裂了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内在关系,也就不可能从宏观战略上统筹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良性循环的问题,进而导致以多数人的不可持续发展为代价来换取部分人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将会导致人类社会自身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发展。
如今,全球气候问题、城市热岛效应、干岛效应、水资源的匮乏等就是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③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树立正确的生态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自然观,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至关重要。
在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和人类所应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管理负担的责任下,以生态的合理性作为人类的生产生活的价值指导,建立起“人—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生态价值观,反对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去研究自然生态和经济发展问题,要求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相互关系上,从人类根本、长远的利益上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因而能够正确地处理局部和整体利益、近期和长远利益、部分地区与其他地区利益的关系。通过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的普及,保证全民参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将人的发展同自然的发展和谐统一,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在经济发展上亦应遵循生态文明观,遵循自然界是有内在价值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价值观,将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主要特征,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实现资源的多次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在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也要应当加大环境整治的投入,还原河流湖泊,保护原生林、自然次生林;加大环境科技的投入,研发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和清洁生产原料,减少化肥的使用;推广洁净燃料,推广公共运输服务,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加大执法力度,大力打击非法砍伐、捕猎。在生态政治方面,建立综合决策机制,严格管理政府的重大建设项目;深化环境保护考核制度,把环境保护归入干部的考核项;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方便群众对政府与环境有关政策的工作监督;加强区域环境保护的协调工作,制定严格标准规范环境保护。在生态经济方面,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节能、洁净的生产,推广资源的循环再用;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打造生态地区,推广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在生态文明方面,提高全民保护意识,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实施企业环境行为公开;建立健全群众参与环境监督的激励机制;倡导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方式。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转变高消费、高生产、高污染的工业文明生产方式,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发展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新型发展模式,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社会。④
在可持续发展为价值观的指导下,以建立生态城市作为方法论,保证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992年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上,唐顿提出:“生态城市就是人类内部、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平衡的城市。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生态城市应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负责的城市、参与性的城市。负责的城市要求实现城市封闭循环,不能把问题转嫁给未来和其他地方;充满活力的城市要实行城市可持续管理和创立健康的生活环境,最佳利用现有生态潜力,将城市融入环境;参与性的城市要求政府、企业公众都参与到城市管理中来。⑤生态城市的建设是生态发展观的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产物,有助于人类城市的绿色化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保证人的发展和自然和谐统一,才能使得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同发展。
注释
①彭岳鹏.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关于人与自然协调统一问题的思考.法制与社会,2008.9:268-269.
②[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生态城市:重建与自然平衡的城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③④潘景梅.生态文明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⑤周振华.城市发展:愿景与实践.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