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的大门里,在教育的领地上,我们教师的职业人生就是:每日重复着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的教学生活,每日都在经历着师生间相识、共处、沟通等人生际遇,每日品味着激动与平静、快乐与痛苦、热爱与怨恨、奋进与退缩的情感纠结。这份生活、这份际遇、这份纠结中,总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故事值得珍藏,总有许多发人深思的意义值得提炼。于是,定格故事,发掘意义,总结经验,诉诸文字,自然成了我们职业生涯的重要内容,成了我们专业成长的必然诉求,成了我们思想行走的根本载体。
如何去发现富有教育意蕴的材料,又如何尽可能深刻地揭示其教育意蕴,让思想借此彰显出来,使之成为我们职业人生的珍贵藏品,同时也成为奉与同仁分享的智慧资源呢?我觉得:无论是从整体的专业成熟看,还是从具体的经验形成看,我们的思想行走总是由感性到理性、由模糊到清晰、由潜隐到显化的感悟生成和意义建构过程,这个过程由三个阶段构成,相应地要求我们做好三种功课。
一、积淀,让思想“孕育”
我房间的书架上众多书籍中有这样一批书目:有关人的研究的《生成的存在》、《马克思的自由观》、《人的自由的哲学思索》等,有关哲学研究的《哲学是什么》、《哲学引论》、《西方哲学智慧》、《爱智的趣味》等,有关教育和教育批评的《守望教育》、《主体教育论》、《中国教育还等什么》等;书架下的柜子里,堆叠着我阅读杂志时因特别喜爱而特意复印下来的一尺来高的重要文章,包含“教育本质”、“创新教育”、“生活教育”、“主体性教育”、“知识经济与教育”等十多个专题的内容;还有好多本硬抄本,里面记的是平时生活与教育经历中触目有感或恍然有悟的零星事件和点滴思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写下的外孙女出生以来动作、认知、语言发展的实例。我收藏的这些论著论文,尽管尚未全面深刻领会,但我有的精读过,有的通读过,有的浏览过,需用之时,随时可查;我写下的这些笔记,虽然并未形成系统,但想写之时,只要从中选取事例,进行适当的挖掘和提炼,便可变成有价值的经验总结了。
于是,我想到了积淀。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没有广博的见闻和厚实的积蓄,断乎难有“滴水见日”的敏锐目光,也难有触类旁通的敏感思维;进而言之,当然很难绣口成章,妙笔生花。所谓积淀,往浅里说,就是积累,积蓄和储存素材,包括事实素材、经验素材、理论素材等等;往深处说,就是沉淀,消化和内化感知所得的信息、操作所得的经验和理解所得的观点。积淀之途径就是博观,就是厚积,目的在于约取,在于薄发。
思想,不是空穴来风,要有依凭的载体;思想也不是空中楼阁,要有落脚的土壤。有了载体,思想才能启动;有了土壤,思想才能“孕育”。积淀,让思想得以孕育;而思想,也让积淀富有意义。因此,总结,须从积淀起步。
一是要留心观察
外部世界随时随地都有形形色色的信息和事件闯入我们的视野,对此若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它们便毫无价值,而当我们有意关注、留心观察时,便可能发现其价值和意蕴。说件小事:我同室的一位女同事有个聪明的儿子,他读二年级时,一次课间急急跑到他妈跟前:“妈妈,你教我背诵《三字经》吧!”妈妈愣了一下,问:“为什么忽然想起要背《三字经》呀?”儿子说:“我们班上好几个同学都会背,可我不会。你赶快教我吧!”身后的我听了母女的对话,当即便想: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不就是自我教育吗?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不就是激发主体的内在学习需求,使之主动学习吗?类似的小事,常常在我们身边发生,但常常被我们忽略。所以我想说:作为教师,如果有心想总结出一些经验,就得留心观察,并在观察中学会追问和思考,在追问和思考中积淀。
留心观察须做到两条。第一,视域要广。既注重职场内的观察,如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课余辅导、集体教育、个别谈话,观察学生的课堂学习、课外活动、人际交往、社会实践;也注重职场外的观察,如观察城乡居民生活、民间节庆活动、社区公益事业等,既注重有预期的观察,如观察行政部门策划的特级教师教学风格推介,观察业务部门举办的学科骨干课堂教学展示,观察学校组织的有效教学课堂研讨,观察教研组召集的组际课堂交流等;也注重无预期的观察,如穿过连廊时看到俩学生各执一词计较窗玻璃该由谁擦,来到教室看到学习委员有模有样领着同学诵读古诗,走进办公室看到同事和颜悦色跟一位家长讨论如何引导孩子多读课外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第二,视点要小。要善于发现细节,敏于捕捉亮点,以锐利的目光,敏捷的直觉,从一举手、一投足、一颦眉、一颔首、一句话语、一种做法里,看到一种理念,读出一些意蕴。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加厚积淀,也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孕育思想,于司空见惯而又稍纵即逝的事件中悟出内在价值。
二是要用心实践
实践,直白地说就是“做”,这在我们看来堪称驾轻就熟,因为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钻研教材,设计教程,制作课件,讲解课文,批改作业,解答疑问,班队管理,家庭访问,诸如此类,无一不是实践。然而问题在于,我们的很多教师、很多时候、在很大程度上,觉得自己的工作经过天长日久的反复循环已经相当熟练,教育也好,教学也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似乎都已达到自动化程度,于是慢慢滑入了凭着惯性做、跟着感觉走的歧途。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对同一批孩子数年一贯地以同一套路、同一方法去上课,孩子们会有什么感觉?再设想一下:假如我们对同一本教材数年一贯地用同一套路、同一方法去上课,我们会有什么感觉?孩子会兴味索然,我们自己会味同嚼蜡。这样的工作状态,一是行不留意,虽然做得熟练,也可能做得有效,却未必明白做法的原理是什么,有效的原因是什么;二是行无创意,安于现状,自我满足,却不去思考有无更为恰当、更为有效的做法。行不留意,行无创意,不用心思,缺乏内涵,没有变化,缺乏情趣,这种教学行为是缺失主观能动性的惰性表现,不能视为真正的实践,至多只是一种机械复制的过程,而不是主体积淀的过程。我们须用心实践,方能有所积淀。
所谓用心实践,有两层意思: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所留意,即便已是相当有效、相当熟稔、运用起来得心应手、灵动自如的方式方法,亦应关注其不同时机不同场景下的差异,亦应沉思其内隐着的本质理念以及产生显效的根本原因;二要让自己的教育行为有点新意,不满足于现有行为方式的娴熟自如,也不满足于现有行为方式的行之有效,能够主动挑战传统,超越自我,积极追问和追寻,勇于探究和尝试新的思路、新的方式、新的策略。只有在用了“心”的实践中,我们才会主动注入思想,也只有在用了“心”的实践中,我们才会孕育思想,而包蕴着思想的实践,才会进入我们的心灵世界,真正成为一种积淀。
三是要潜心阅读
我不善速读,比起很多同仁来,明显所知甚少,但我知道,书海无垠,难以尽读,而专业之书不可不读,因而我只能尽量优先阅读教育教学书刊。
为了读有所得,读有所积,我力求因时因需,选定专题,循序渐进,集中攻读。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西方教育思潮影响下,我国也掀起了主体性教育研究的热潮,教育报刊中,介绍、诠释、探索主体性教育理论的文章、专著层出不穷,“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等词眼频频跳入眼帘,我决定好好了解它。最先读到了李庆明先生发表于《江苏教育研究》的《主体性教育:一种新的诠释》。初读这篇文章,一方面颇有登临胜景视界顿开的感觉,其中的核心观点和主题话语一下子突破了我既往恪守不疑的教育理念框架;但另一方面也发现其中有诸多陌生的哲学命题和费解的话语表述。这两种看似悖论的感受,构成了神秘而悠远的美好学术境界,激起了我急欲知其究竟的渴望。于是,我乐此不疲地查阅辞书,考证资料,反复阅读揣摩,终于理顺了思路,读懂了意思。此后一两年里,我就特别留意这方面的专论、专著,先后从各种期刊搜集并认真阅读了《人的主体性内涵与人的主体性教育》(北师大博士论坛)、《试论主体性教育思想》(朱新梅)等十多篇论文以及魏所康先生等人的有关专著。经历了这样的阅读过程,对这一理论就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了。坦率地说,当今教育领域,理论学说很多,实践流派很多,前沿词汇也很多,诸如生活教育、情境教学、自主教育、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对话与独白、预设与生成、核心价值与多元价值……如何去积淀?不能苛求全面通晓,也不能甘于一无所知,而应区别情况,合理取舍,有的须精读深究,力求甚解;有的则粗略浏览,大致知晓。这样点面互补地积淀,总结经验时才可能取舍从容、应用自如。
二、提炼:让思想“成型”
1990年教《落花生》时,我发现“父亲”的语言特有魅力,比如:“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我作了如下解读:①点拨适时。孩子已把花生“实用”的特点讲得差不多了,但毕竟是孩子,要他们再往复杂处想是有较高难度的,“父亲”应该作归纳了。②思维周密。认识事物必须由现象到本质全面地进行,把外部形态与内在质量联系起来看。③对比形象。把花生的外形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使花生不慕虚荣,但求实用的品格具体化,形象化。④启发得宜。这一段是启发孩子领悟做人道理的转折性环节,“火候”掌握很好,“启”于将发未发之际,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我对父亲的五处语言作了深度解读,写了《〈落花生〉中父亲的说话艺术》一文,投给权威的全国小语会会刊《小学语文教学》,居然一举成功,之后我便经常有文章被该刊录用。
于是,我想到了提炼。哲人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教师从事的,不是纯粹技能性的简单劳动,而是内隐着观念、情感等多项意识元素的复杂劳动,因而,思考应是教师的群体特质,也应是教师的个性品质。总结经验,就是提炼理念、价值,就是展开思考,从具体现象、感性事实中不断过滤出思想并使之“成型”的过程。
那么,怎样的思考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思想?我以为须得学会审视。
一是学会深度审视
即面对事实,不被现象所遮蔽,不被假象所迷惑,也不被堂而皇之的说辞所欺蒙,而是使用自己的大脑,调动自己的智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进行原点的追问,思索深层的根源,力求揭示事物的本质。举个例子吧:据我了解,每个老师或多或少有过上课拖堂的情况,每所学校或轻或重也都存在老师上课拖堂的现象,有的老师甚至视之为“爱生奉献”的精神并引以为荣。我们不妨追问一下个中原因:其一,可能是课前准备不足,没有精心组织内容,科学安排结构,合理分配时间,灵活运用方法,导致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其二,可能是课堂调控不力,虽然备课阶段对教学过程诸多因素作了足够充分的预设,无奈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完全始料未及的意外事件,未能迅速因势利导有效处理,导致不能如期完成教学任务;其三,可能是时间资源紧缺,即学校穿插的各种社会活动或校园活动较多,占用了课程教学时间,使得整个学期按照正常进度无法完成规定内容的教学任务,只能拖课占时;其四,可能是学生意识淡薄,即淡化甚至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未把尊重学生生命需求看作教育成功的决定因素,未把引发学生快乐学习看作教学奏效的根本策略,未把所有之教学和教学之所有都作为适应学习需求、开发学习潜能的条件来考虑,反而视教学任务为至高,视教师要求为无上,错把学生视为教学的附庸,认为只要教学需要或教师需要,学生该有的休息时间、该有的活动自由都可以理所应当地挤掉占掉,上课拖堂不但无过,而且有功,它毫无疑义地是教师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的集中表现。从上述剖析可知,四条归因之中,前面三条还是比较浅表的认识,最后一条才是触及本质的深度审视。
二是学会反向审视
即对某些比较权威的教育观点、观念、理念、理论,或者某些比较普及的教学方式、方法、原则、策略等,不是盲目迷信,全盘接纳,而是保持虚心学习、辩证理解、批判吸收、合理借鉴的态度。因为我们确信:所谓知识,所谓真理,都不是最终的结论,不是绝对客观和绝对永恒的,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作出的暂时性解释、假设或假说,随着人们实践领域的拓展和认识程度的加深,任何知识、真理都可能被新的解释、假说或假设修正乃至替代。就总结教学经验而言,我们如果片面从众,或者一味媚权,就不可能有独到的发现,也不可能总结出有价值的经验来。
一直记得多年以前听说某特级教师在某学校上公开课时,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叫到某个女生朗读时,恰巧这位学生朗读能力特别欠缺,第三遍还没读顺,但老师对她并没有失望,和颜悦色地走到女生跟前,真诚地一遍又一遍地鼓励她:“你能行的,别紧张!”“嗯,进步多了,再读!”女生终于读顺了,老师马上双手合掌,高高举起,示意全班同学跟他一起把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女生。看了这个案例,自然要为特级教师喝彩,这也确是呵护孩子自尊激发孩子自信的经典做法。然而,除了钦佩是否有过质疑?是否可以反过来追问一下:那么多人听课的现场,让学生久久站着非要人家当场读顺长句,除了理解为给机会给尊重之外,是否也可以理解为让人更多露短更失自尊因而更尴尬呢?是否有更合适的场合进行指导呢?这样的做法是否可以理解为因小失大,牺牲数十名学生的学习来换取一名学生的“成功”呢?
三是学会多元审视
即对现象的源头作全方位的研究,对事件的意义作多角度的探寻,以求更全面、更正确地把握其本质,揭示其根源。任何事物,究其来龙,往往多因,推其去脉,也往往多果;任何教育现象或教学行为,同样可能是多种元素共同作用的产物,或蕴含多种发展可能。因而,多元审视是教师的应有习惯,也是教育教学总结的必经之路。
这里不妨以“应试之热为何久盛不衰”为例进行多元审视。首先,我们审视教师方面的主观因素:其一,教学观念落后,教师观、学生观、教育教学观尚未跳出传统的框架,不能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其二,教学能力薄弱,或因职业经历短,或因锻炼机会少,或因接受转化慢,未能形成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其三,职业情感缺乏,对教师职业怀有抵触情绪,平时工作得过且过,不愿接受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其四,生命意识淡薄,过分看重学习成绩对自身的功利价值,忽视了学生作为平等生命的内在价值,不愿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其次,审视社会方面的客观因素:其一,教育制度因素,即我国教育在目标上明显存在社会本位取向,在遵循“社会要求”和“学生身心规律”之间,前者分明处于强势地位,同时教育评价上又无法建立完善的素质检测机制;其二,教育资源因素,国家实力还无法在各级教育尤其是普通高等教育方面提供足以满足所有学子求学意愿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就决定了“以分数论英雄”的办法暂时不能退出历史舞台;其三,公众期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学校、教师都愿意追求充满生机、张扬个性的教育生活,然而社会、家长却默认并接纳了“应试教育”,无法认同和容许对孩子的宽松;其四,民族文化因素,即在我们的国度,“读书做官”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对与“劳力”有关的职技类学校和专业不屑一顾,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象愈演愈烈。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致使应试教育久盛不衰。
三、表达:让思想“亮相”
本人曾有《回归原生态:教育乌托邦随想》一文刊于《江苏教育研究》,后又获“师陶杯”征文一等奖。文章提出了“原生态”教育理念,分别从“无求——‘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无华——‘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和“无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三个方面论述其特质;文章多有妙用与“原生态”理念相悖现象来反证其价值。如:“当诸多的社会要求转化为人才规格体现在办学目标中,转化为课程内容体现在教育过程中,转化为评价标准体现在管理过程中,转化为质量甄别办法体现在升学就业的选拔中,一切的一切便演变为一种外在功利的诱惑,同时也演变为一种外在压力的强加;而这种功利和压力形成两面夹击之势,让学校、老师、学生身不由己地趋附之,也屈服之。”深刻的思想和鲜活的材料,还得借助严谨的篇章和生动的语言,才能成为真正富有启发性和感召力的论文。
于是,我想到了表达。经验总结最终须落脚于言说,或呈现于文本,让成熟的思想依托典型的材料,借助合适的话语方式“亮相”出来,跟同仁切磋,与同仁分享。这里我要说的表达,就是指将由积淀所孕育、提炼所成型的思想,伴随于精心取舍后的材料,“编织”为语言文字“作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恰当选材、严格谋篇、灵活取法、自如措辞等功夫,直接影响着总结的效果。如何表达才能赏心悦目,发人深省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窍门,提出三条建议,仅供参考。
一要形象而鲜活
成熟的思想,可直截了当寥寥数语地表达,也可引经据典长篇大论地表达;可纯粹说理抽象概括地表达,也可旁征博引具体直观地表达。所谓形象鲜活地表达,就是要求构思巧妙灵活、取材丰富多样,求得最好的整体感觉。构思巧妙灵活,通常有(1)演绎举例式,即将教育心理学有关原理和要义,推演为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2)归纳提升式,即将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效做法作出理性概括,形成普适结论;(3)类比迁移式,即从其它领域或其它学科事件中发现与自身实践的内在联系,移花接木归纳出自身领域的实践理念和策略;(4)隐喻外显式,即从童话、寓言、动物故事、宗教故事、哲理故事等小型文学作品中挖掘其教育教学意蕴,并借助这类故事映证和凸现相应的教育主张或教学策略;(5)反例佐证式,即从某种与既有观点、策略构成明显悖论的事实中,揭示出另一结论借以推到既有观点、策略。取材丰富多样,通常有(1)事实材料,即观察或实践所得的教育教学事件,包括一个细节、一个片断、一个过程、一种现象等;(2)理论材料,即迄今为止已成体系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著作中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等,还有我在前文列举到的诸多现代教育教学理论;(3)故事素材,即文人虚构创作的、或中外历史中流传的、富含教育意蕴的各种故事;(4)警语素材,即中外名人,尤其是中外著名教育家所说的富含深刻教育哲理的言语、论断等等。当我们以巧妙的构思统率丰富的题材去进行经验总结时,作品方能丰满,思想方能拥有优雅的“外形”,活泼的“体态”,感人的魅力。
我曾写过一篇《教育意蕴:源于阅读的感悟》(见本刊B版2009年第2期),采用了“隐喻外显式”构思,选取了三个故事,揭示了教育的三个意蕴:(1)教育,是对生命价值的发现和发掘;(2)教育,是对生命航道的开通和指引;(3)教育,是对生命世界的呵护与成全。有兴趣可以去读一下,或许会有启发。
二要适切而严谨
这是个宽泛的命题,但主要指涉表达结构的逻辑性问题,这一问题主要包含两个要点:一是确定合适的文体。除了教材分析、教学设计之外,目前教育写作中常见的文体大致有案例评析、专题总结、教育专论、研究方案、研究报告(包括调查报告)等,选择文体,应根据我们实际进行了何种研究、手头拥有了哪些素材、形成了怎样的思想,以及自己擅长采用何种文体等来决定。通常,研究方案和研究报告是在进行有鲜明目标取向、有预期研究设计、有规范实践过程的课题研究时采用的文体,案例评析和专题总结则是我们日常教育教学研究中随时可用的文体。二是进行严格的布局。每一种文体通常都有其普适的结构范式:案例分析结构最为简单,叙述一个实例或描述一个情景之后揭示其蕴含的理念或意义即可;专题总结通常是“总→分→总”结构,这就必须考虑逻辑是否严谨的问题了。
三要流畅而灵动
在选好了题材、定位了思路、架构了篇章的基础上,思想最终须在语言文字上“亮相”。我觉得,总结经验,遣词造句,组织语言,应该流畅而灵动,方能将思想表达得明白清晰而又意味无穷。具体来说,应努力做到三条:一是逻辑一点,即语言表述确保井然有序。请看:“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去领略青山绿水,去观赏清风明月,去探索宇宙的奥秘,去发现生命的意义。”不难发现,这个语段的几个“走出”和几个“去”的排列是很有考究的,它们都按空间逐步扩大、意义逐步加深的顺序层层推进,有着严密的内在逻辑。很多教师组织语言时,能注意语段意思集中,却很不在意句间条理,应该力戒。二是诗意一点,即语言表述力求优美生动。请看:“这种“谎言”,变否定为肯定,变挑剔为赏识,变斥责为鼓励,变扼杀为唤醒,给了孩子一片希望的蓝天。这种“谎言”,是一种智慧的光芒,点燃了孩子生命的火花;是一种真正的关爱,滋润了孩子内心深处的潜能和渴望。”显而易见,这个语段非常优美,先是四个“变”字句构成逐层递进的排比,再是两个“是”字句带出两种形象的隐喻,前后比照,不仅形成了语义上的相互补充、互为映衬,更营造了情感上的强劲蓄势和炽烈升华,把“谎言”的意义揭示得淋漓尽致。三是哲理一点,即语言表述尽量耐人寻味。请看:“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多么辩证的告诫;“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是多么犀利的反讽;“每一片绿叶都蕴藏着一片阳光,但不是每一片阳光都有机会展示给这个世界”——这是多么深邃的启迪。综上所述,总结经验时,语言有条理能文顺其眼,有诗意能情动其心,有哲理能意启其思。我们应努力达到这三个要求,让思想在表达中轻如行云,畅如流水,美若珠玑,妙若璞玉,远似银汉,深似哲人,从而成就一个赏心悦目的美好“亮相”。
(林宣龙,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无锡市名教师,无锡市教育科研带头人。在30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敏思勤学,不断总结,先后在各类教育报刊发表论文130多篇,近40万字,2007年出版了个人文集《杏坛语丝》;近10余年在省级大型正规征文赛事中,获一等奖9次,其中《对话:教育的归途》、《自由:教育现象的哲学诘问》、《终极关怀:现代教育应有的视界》等论文,观点前瞻、论述深刻,得到专家们的首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