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述评

2012-04-29 00:44高凌云
时代金融 2012年11期
关键词:金融体系银行金融

【摘要】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破坏力已经让全世界心有余悸,金融稳定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由于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是内生的,金融体系是复杂多变的,那么在金融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礎上来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将已有的金融结构划分归纳为金融组织、金融资产结构、银行业结构,会更好地反映金融体系的特征,以此来分别综述该种结构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得出维持金融稳定的结论,能对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金融结构 金融稳定 金融组织结构 金融资产结构银行业市场结构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频频发生金融危机,金融体系受到冲击产生的金融不稳定现象隐含着巨大的经济成本,遭受到危机损害的国家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特别是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延续至今。由于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是内生的(Minsky,2010),那么在金融体系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来研究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针对金融危机暴露出的问题,金融稳定方面的研究文献已经汗牛充栋,研究的层次越来越细,角度逐渐增多,从微观到宏观,从理论基础到模型检验,从指标体系建立到政策实施。但是,传统上将金融稳定与金融结构相联系的研究并不多见,即便后来将两者联系起来,也多局限在市场为主导和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上,单一的金融结构刻画也无法反映复杂的金融体系。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研究及实证分析上,仍然缺乏较为系统的直接研究,基于多国样本的跨国实证分析就更为少见。如何划分金融结构,不同的金融结构如何影响金融稳定?哪一种金融结构更稳定?这些问题的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会对维持金融稳定的实践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金融结构的层次划分

传统上,对金融结构的研究是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Goldsmith于1969年出版的著作《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开创性的对金融结构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金融结构与发展理论,他将金融结构定义为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指出金融结构由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共同决定 [1]。这些研究为后来学者们的进一步探讨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20世纪80年代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兴起,King, Demirguc-Kunt,Maksimovic等学者将视线集中于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Ross Levine(1997)从广义和狭义上定义了金融结构,从广义上看,金融结构是社会金融系统以及金融政策整体的结构,从狭义上看是由金融契约、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共同构成。通过研究可以发现,由于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5],它就存在多种结构划分的标准。对金融结构的划分更多的是零星的分散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之中。

(一)对金融结构的层次划分

1.按照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进行划分。关于金融体系结构的研究主线依然是围绕“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展开的,这种分类是依照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来进行划分的。Allen and Gale(2000)在著作《比较金融系统》中将金融体系明确划分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划分依据各国股票市场与银行信贷间的比率来决定:比率高的是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比率低的是以银行中介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结构(Bank-based Financial System)。但是,学术界对于两种金融结构的优劣之争一直没有停息,对金融结构发展的趋势也没有达成共识。Diamond (1984) ,Stiglitz (1985)和Boot et al. (1993)是银行主导理论的代表;Rajan(1992)是市场主导理论的代表。而随着研究的深入,风险资本企业、私人股权市场和金融证券化的发展也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两种金融结构,出现了趋同融合的趋势(Allen and Gale,2000)。

Falko Fecht(2003)等学者参考了这种结构划分方式,并在此分类的基础上,发现属于同种结构类型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着很大的差别。Beck, Demirguc -Kunt和Levine(1999),林毅夫(2006)都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从收入水平的角度对金融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细分,将其分为四类:不发达,银行为基础的;欠发达,以市场为基础的;发达,银行为基础的;发达,市场为基础的。Justin Yifu Lin,Xifang Sun,Ye Jiang (2009),Asli Demirguc-Kunt, Erik Feyen, and Ross Levine(2011)也相继从银行和市场两个角度对最优金融结构进行了探寻。

2.按照金融机构进行划分。无论是“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还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都由多种金融机构构成。按照货币基金组织(1984)的定义和划分,金融机构可以分成三组:中央银行,存款货币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这种结构划分在各种教材和专著中得到了推广,主要是对现有的机构,进行描述、分类和统计。Beck, Demirgü■-Kunt, and Levine (1999)利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数据构造了描绘上述三组金融部门彼此间的规模、他们相对于GDP的规模和业务活动的指标,并用这些指标来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3.按照金融资产进行划分。Goldsmith(1969)将金融资产划分成债权凭证和股权凭证,并根据实际统计工作的需要,将金融工具按其发行的部门划分成国内非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国内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以及由国外发行的金融工具。其中,前两类还可以按照发行者的部门进一步细分。也可以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一般金融工具和金融衍生品。金融衍生品是原生金融工具的衍生形态,它可以提供价格发现和信息传递,保证生产和投资,有时也会加大风险。衍生品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远期工具、期货合约、期权、互换等。国内外大量的金融学教科书中对金融资产的介绍都采用过这种划分标准,一些研究文献也采用了这种划分标准,如李量(2001)等。

4.按照银行业所有权进行划分。还有一些研究是将股权进行结构细化,而且常常在对银行业所有权结构的研究中表现出来。Beck, Demirgü■-Kunt, and Levine (1999)对商业银行的所有权结构也进行了划分,将其划分为公共银行和私人银行。也有的学者对此加以扩展,将银行业的所有权结构分为国家或政府所有、私人所有和外资所有三种。Demirgü■-Kunt, Levine and Min (1998)将外国银行界定为一家银行至少有50%的股权为外国人所有,指出对外国银行主要是衡量其数目和资产规模。

5.按照银行业市场类型进行划分。银行业市场结构是指银行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反映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关系。产业组织理论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竞争和完全垄断。通常对市场结构或者说市场垄断势力的衡量主要采用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常见的绝对集中法主要包括行业集中率、赫芬达尔指数等,相对集中法包括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关于测定银行业市场类型的方法,即度量市场垄断与竞争程度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法和非结构法。结构法即结构-行为-绩效假说(简称SCP范式),通过市场集中度指标来度量竞争。由于结构化方法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的种种不足,近些年国外的研究大多采用非结构化的模型来测定市场类型,不用推导竞争程度就能直接度量市场的竞争行为,它主要有Iwata模型、Bresnahan模型和Panzar-Rosse(P-R)模型。

6.按照银行规模进行划分。银行业集中度和银行业的规模结构是各有侧重,又有相互重叠的方面(林毅夫等,2008)。衡量银行规模大小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规模、存款规模、员工数量等,一般常按照上述指标,将银行划分为大银行和中小银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银行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不同国家对银行大小的划分标准也不相同,大银行与中小银行的概念也就变得模糊了,中小银行只能与大银行相比较而言。在林毅夫,李永军(2001),李志赟(2002),张捷(2002),Nargiza Maksudova(2010),Thorsten Beck, Asli Demirgü■-Kunt and Dorothe Singer(2011)等进行众多研究中,银行资产规模的变化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是一个关注的热点。

(二)总结性评论

除了上述六种划分标准之外,还有从制度体系方面划分金融结构的(方贤明,1999),但是不常见。上述的六种划分方法各有侧重,最常见的划分标准是金融市场的融资方式,但是这种划分对于多变、复杂的金融体系的描绘有些片面和单薄。因此,通过对已有划分方式的归纳和总结,大体上可以将金融结构划分为三种,分别是金融组织结构、金融资产结构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它们可以更好的反映出金融结构的特征。

二、金融稳定的含义与度量

(一)金融稳定的含义

金融稳定的术语很早就已经被使用,它受到理論界和政府层面的广泛关注。但是时至今日,由于金融体系的复杂性等原因,对金融稳定仍然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被广为接受的定义[20],金融稳定引起了学者、市场参与者和政策制定者的讨论,形成了千差万别的金融稳定的概念。现有的文献给出的定义则是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金融稳定的正面阐释和以金融不稳定来反证金融稳定。

对“金融稳定”一词的正面阐述主要是从金融稳定的条件、特征、金融体系的功能和作用等角度来进行的。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出版的《金融稳定报告》基本上都是从正面阐述金融稳定的条件。例如瑞典中央银行提出金融稳定定义为整个金融支付体系的安全运行,并认为金融稳定的条件有: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违规检查、对系统风险的监测和危机管理等。金融稳定有自己的特征,具备了这些特征就是金融稳定状态。持有该种观点的英国金融服务局的Michael Foot (2003)认为金融稳定有四个要素特征,分别是货币稳定,就业水平接近经济的自然增长率,重要金融机构和市场经济具有一般的运作信心,以及在经济走势中没有任何实际或金融资产相对价格的变动会破坏上述前两者。而对金融稳定的阐释更加详细的就是从金融体系的功能和作用等角度下的定义。Nout Wellink (2002)认为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能够有效地分配资源和吸收冲击,防止对实体经济或金融体系的破坏性影响。Padoa- schioppa(2003),Schinasi(2004)以及中国人民银行也是以该角度来定义金融稳定的。

相对于金融稳定而言,给金融不稳定下定义来反证金融稳定,则更为直观,也便于理解。也就是从金融不稳定时的具体表现、状态特征、对实体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来进行定义。国际清算银行的Crockett(1997)提出,金融稳定就是不存在金融不稳定,金融不稳定是指实际经济部门受到来自金融体系的负面影响,如金融资产价格的急剧波动和金融机构的倒闭产生的负面影响。John Chant(2003)进一步提出,金融不稳定是金融市场受到损害的状态,它会影响金融体系运转进行干扰实体经济运行,这种不稳定影响实体经济部门的途径主要有:损害某个金融市场或特定金融机构,可能使它们丧失继续为企业或个人提供融资能力;损害家庭、企业和政府等非金融部门,导致其财务状况恶化,使其失去可以继续融资的渠道和融资条件。Anna Schwartz (1986)和Davis (2001)则都是从金融危机的角度来定义金融不稳定。

(二)金融稳定的度量

学者们陆续的开始对金融稳定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并由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和国际金融机构定期制定颁布金融稳定报告,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式说明本国或地区的金融体系健康状况。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年也定期的发布全球金融稳定报告。还有一些研究则注重对金融稳定的衡量与评价,提出金融稳定衡量指标,以此来识别影响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的风险,评估金融体系健康状况及其脆弱性,监测金融体系对宏观经济的总体影响。例如,IMF提出的金融体系稳定性评估指标体系(FSIs),包括综合微观审慎指标和宏观审慎指标两大类;欧洲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健性评估指标体系;美国宏观金融稳定监测指标体系。C.A.E. Goodhart(2006)尝试推出金融稳定评估的框架,Mark J. Flannery(2009)则采用压力测试的办法对金融稳定进行衡量。我国于2009 年8 月正式启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它以宏观审慎监测为核心,以金融市场监测、宏观金融联系分析、宏观经济监测为补充。

三、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

将研究内容涉及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文献进行整理,并分别针对金融组织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银行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进行综述。

(一)金融组织结构与金融稳定

传统的观点认为,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危机少,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危机多。他们认为信息分散化是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特征,分散化的股票促使大量的人有激励去搜集企业信息和监督企业运作,这种金融系统比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结构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可以更好的分散金融风险;而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容易带来风险,银行的流动负债与流动资产可能不匹配,容易发生挤兑,当多家银行同时发生挤兑就会出现银行业恐慌或危机。此外,还有银行危机理论,它的分析一般都从挤兑开始,面对挤兑,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都存在着固有的脆弱性。对于解释储户挤兑存款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基本观点:太阳黑子观(Kindleberger,1978;Diamond and Dybvig,1983)和真实商业周期观(Chari and Jagannathan,1988)。而大多数的银行挤兑传染性效应的研究也都以信息不对称为依据(Diamond and Dybvig,1983等)。R. Barry Johnston et al.(2000)指出了金融市场不稳定性来源于金融中介机构(特别是银行机构)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信息不对称又可以表现为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搭便车的问题与委托代理和监督的问题。

从金融系统风险的角度也可以分析金融组织结构与金融稳定的关系。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下,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从非资产价格波动的角度展开的。对于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商业银行的高负债、存款人挤兑、信息不对称等方面。代表人物Holmserom and Tirole(2006)从微观基础入手,分析得出挤兑导致了金融系统风险。货币学派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下,资产价格波动是金融系统风险产生的原因。Allen and Gale(2002)认为在以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只是以市场参与者的身份出现,它们的脆弱性会加重,当市场流动性这一链条断裂,便会出现连锁反应。Goetz(2004)认为资产价格波动和金融系统风险之间存在一个间接、非线性和涉及反馈的过程。许多学者还建立了模型对资本市场为主导的金融系统风险的传播机制进行理论论证。

(二)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稳定

金融资产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一般从系统风险的角度展开。衍生金融工具虽然能对金融市场的证券化进程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提供多种灵活的金融工具,满足更多的金融服务要求,但是它与一般的金融工具相比,具有更大的风险性。产生更大风险的原因是,一方面衍生工具的使用消除了整个国际金融市场的时空障碍,加大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系统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衍生工具交易规模大,品种不断创新,而且场外交易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因而金融管理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监管的难度加大,经常会出现监管真空区。信用衍生品市场将从不同方面冲击金融稳定:信用衍生品在转移风险的同时,也在积累新的风险;信用衍生品在推动金融体系深化的同时,风险转移日益复杂化(安毅,赵婷,2010)。

从公司金融的视角来看,所有权和银行负债结构会影响对所有者的激励和债权人监督银行的行为。外部股东面临着一个众所周知的委托代理问题。然而,确切的影响将可能取决于行政性质所造成的激励结构(Demirguc Kunt and Levine,2003)。如果没有激励,企业的经营就可能因为管理者的不作为具有一定的风险。如果银行的所有权结构会带来隐式或显式的政府担保,就会改变存户,业主,经理和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激励,从而产生额外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特别是,公共资金援助的可能性会使企业有更大的冒险,改变对风险与收益的权衡,降低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R.Barry Johnston et al.)。

(三)市场结构与金融稳定

对于银行系统的集中与竞争对稳定性的影响而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给出的结论是混乱的,主要有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竞争脆弱论,也称集中稳定论;另一种是竞争稳定论,也称集中脆弱论。这两种观点都得到大量实证文献的支持。

长期以来,传统的竞争脆弱论认为更多的竞争削弱银行的市场力量,降低利润和特许权价值,刺激银行通过高风险投资增加收益,这些导致了系统的脆弱性(Keeley,1990)。学者们对竞争脆弱观点的研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集中的银行系统中银行可以获得较高的利润,能够提供较高的资本缓冲,有助于抵御外部冲击(Boyd et al.,2006)。第二,在信息不对称时,银行增加关系贷款数量,有助于提高贷款组合质量,限制银行的风险暴露头寸(Cetorelli and Peretto,2000)。第三,集中系统中的银行能更有效的分散风险,而对其的监管也比较容易(Diamond,1984;Boot and Thakor,1999)。第四,集中系统中的银行能够合作,并帮助一家银行应对暂时的流动性危机,竞争系统中的银行是价格的接受者,不会有违问题银行提供流动性的激励(Allen and Gale,2000)。并且,学者们利用多国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这些观点(Keeley,1990等)。

而竞争稳定论获得了熊彼特、Minsky(1999)等学者的支持。他们的支持观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集中系统的大银行获得隐形的“大而不能倒”政策的大量补贴,政府的安全网会刺激银行的高风险投资,会增加系统的脆弱性(Minsky,1999)。第二,集中的银行系统可能会对企业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诱使企业从事高风险投资,贷款违约风险会增加,银行倒闭的风险也会加大(Boyd and De Nicolo,2005)。第三,集中的大银行可能会产生管理效率低下、经营风险增加的情况,会导致监管失效,而且由于规模的增加会使银行的透明性下降,对其更难于监管(Beck et al.,2006)。支持竞争稳定论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采用的都是跨国数据(De Nicolo,2002;Soedarmono,2011等),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证明了竞争不会带来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由于银行业集中度与银行业的规模结构二者各有侧重,又有相互重叠的方面,所以对银行规模结构与金融稳定的研究也是基于银行业集中竞争与稳定的关系研究。传统的竞争脆弱论同样认为规模大的银行更有效的分散资产组合中的风险(Diamond,1984),而从监管角度来看,对由少数大银行构成的集中的银行系统的监管更为容易,监管成本低,监管效率高(Boot and Thakor,2000)。而竞争稳定论也从大银行会引起金融不稳定的观点来表明分散的小银行会促进金融稳定,林毅夫(2006)认为不发达国家的中小银行发展更有利于金融稳定。

四、结论

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那么对金融体系的任何一种结构划分都不能反映出金融体系的整体特征。从文献梳理的结果来看,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关系的研究角度、观点并不统一。因此,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归纳和总结,从金融组织结构、金融资产结构与银行业市场结构去分析两者的关系,可以更好的反映出金融结构的特征。我国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步的完善,在金融组织结构上还是银行为主导的,在金融资产结构上是以债券融资为主,银行业则是大型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在复杂的理论之下,需要金融监管机构对我国的金融体系进行监督和引导;加强对银行业的风险监管,完善征信体系;合理利用资本市场,推出切实可行的金融衍生工具;增强银行业的竞争性,努力发挥中小型金融机构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埃斯里·德米尔古克-肯特,罗丝·莱文著,黄纯纯译.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银行、市场和发展的跨国比较[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富兰克林·艾伦,道格拉斯·盖尔著,丁晋斌等译.比较金融系统[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明斯基著,石宝峰、张慧卉译.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林毅夫等.经济发展中最适金融理论初探[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2006,9.

[5]陈雨露,马勇.金融体系结构与金融危机[J].金融评论,2009,2

[6]朱孟楠,蔡丛露.银行业结构性因素对金融稳定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7,8.

[7]孙清,李东.从经济危机到金融稳定相关理论发展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8,10.

[8]林毅夫,余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9]張捷.中小企业的关系性贷款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6.

[10]李志赟.银行机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2,6.

[11]O. Emre Ergungor.Financial system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Structure matters[J].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8,17.

[12]Brou E. Aka .On the duration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under liberalization [J].Emerging Markets Review,2006, 7 .

[13]Falko Fecht.On the Stability of Different Financial Systems[M].Discussion paper ,Economic Research Centre of the Deutsche Bundesbank10/03

[14]Shankha Chakraborty ,Tridip Ray.Bank-based versus Market-based Financial Systems: A Growth-theoretic Analysi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06,53.

[15]Raj Aggarwal, John W. Goodell. Markets and institutions in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determinants[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9,33.

[16]Padoa-Schioppa,T. Central banks and financial stabillity: exploring a land in between[C]. Plolicy Transformation of the European Financial System, Second ECB Central Banking Conference, 24and 25,11,2003.

[17]Crockett, Andrew,.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financial stability[J]. GEI Newsletter Issue No. 6 (United Kingdom: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 Cambridge), July,1997.

[18]Mishkin, Frederick. Global financial instability: framework, events, issu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1999,Vol. 13.

[19]John Chant, Alexandra Lai, Mark Illing, Fred Daniel. Financial stability as a policy goal, in essays on financial stability[R]. Bank of Canada Technical Report No. 95 (Ottawa: Bank of Canada), September,2003.

[20]William A. Allen, Geoffrey Wood. Defining and achieving financial stability[J]. 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 ,2006,2.

[21]Franklin Allen.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Crisi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Finance, 2:1/2, 2001: pp. 1-19.

[22]Thorsten Beck, Asli Demirgü?-Kunt and Dorothe Singer .Is Small Beautiful? Financial Structure, Size and Access to Finance.May 29, 2011 .

[23]Asli Demirguc-Kunt, Erik Feyen, and Ross Levine.Optimal Financial Structures and Development: The evolving importance of banks and markets. June 3, 2011.

作者簡介:高凌云(1980-),女,辽宁沈阳人,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商业银行,农村金融。

猜你喜欢
金融体系银行金融
甘肃“强科技”需健全科技金融体系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10Gb/s transmit equalizer using duobinary signaling over FR4 backplane①
保康接地气的“土银行”
“存梦银行”破产记
P2P金融解读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银行激进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