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2012-04-29 11:30卢平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2年11期
关键词:感性理性素质

卢平芳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屡次提出,阅读教学无须求甚解。他认为求甚解,超越了儿童的认知与思维程度,偏离了语文学习与教学的规律。贾志敏先生也指出:“许多教师唯恐学生不懂不会,舍本求末,繁琐分析,把课文讲‘肿,将学生问累。到头来,学生依旧不会读,不会写。”对此,笔者深以为然。在“应试”与“纯工具”桎梏的影响下,理性认知排挤了感性体验,丰富的“语文”简化成了“技艺之学”。这种教育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灵性与生命的活力,消弭了阅读教材的美感和学生阅读的情趣。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不求甚解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以期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一、阅读兴趣,在不求甚解中激发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倡导“不求甚解”的阅读,希望学生在只求基本了解文本意义的层面上,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读书,培养学生乐读好读的习惯,拥有浓厚的阅读兴趣,而不必过于追究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不必对文章作深层次的分析。

有些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并不是语文缺乏亲和力,而是传统教学的繁琐讲解和机械的训练,让学生对阅读产生了陌生感、距离感,甚至是排斥感。就如张西海在《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一文中描述的那位语文老师,待他把“草”分析得清清楚楚、把“牛”问得晕头转向,“草”对“牛”来说已索然无味,“牛”必饿死无疑。教学也是这样,教师对文本的深追深挖、死抠文句,把学生的理解禁锢在标准的圈子中,渐渐地,学生望文生畏,毫无兴趣可言。

教学中,可以在只求基本了解的层面上,放手让学生去读;在老师恰当引导、帮助提供丰富材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材料;在阅读实践的“不求甚解”中激发学生对作品的感悟,体验对文本再创造的喜悦。“不求甚解”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自我体验和创造,形成独到的见解,更有利于激发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让一千个读者欣喜地走近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感性素质,在不求甚解中培养

人的素质有三种:理性、情感与感性。感性素质是由感性能力与对良好感性的需要构成的。当社会发展到今天,感性素质的培养确实应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培养感性素质?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周海宏教授说,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我很赞同。但我认为,大量的阅读同样能提高人的感性素质。

周教授提出一个口号:“音乐何需懂!”他说:“欣赏音乐不一定非要听出是哪些场景、思想、故事,也不必用那些文学化的、美术化的内容去解说。”

我可以顺着周教授的话说:“阅读何需懂!”因为语文本身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学生又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这就决定了语文教育本质上是一种以感性为主的教育。儿童的阅读不同于学者的研究性阅读,无须做到字字句句细深究、求深意,无须进行语语段段细追问、求深析。儿童的阅读,更多的是一种感性体验,循着文字的语流,产生一种画面感、情境感,仿佛那人、那事、那景、那物已从文字之中渐渐清晰起来,慢慢灵动起来了。

曾几何时,即便在当下,考试的指挥棒依然在我们的头顶摇晃,我们的课堂难免会误入理性泛滥的歧途,君不见:抄背解释、情节分析、要点归纳、机械练习,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为什么会这样做?应付考试,追求的是短期的应试效率。其结果是:语文的形象被淡化、语文的情感被稀释、语文的直觉被斩断、语文的想象被禁锢、语文的灵性被扼杀,语文课堂成了感性之河早已枯竭、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沙漠高原,学生渐渐地不喜欢这样太过于理性的课堂。而学生对母语的疏远正是我们语文教育的失败。

复活感性、追求感性,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独当之任。有人说,大讲感性,是不是丢弃理性?当然不是,语文学习同样离不开理性的思考和参与。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语文教育是感性和理性趋向融合、求得平衡的生命语文教育,这恰恰是我们站在理性高度上的理性审视。

三、言意兼得,在不求甚解中达成

阅读本是个得意得言的过程。“得意”即读懂内容,理解思想,体验情感;“得言”即读懂形式,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歌德说:“内容人人得见,涵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言意兼得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不二选择。只有这样才是一个合乎言语习得规律的“全阅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既然如此,教学就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实践,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与文本的交流自然会产生一些个人的体验,对于体验中的局限性,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读书如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老师分析得越深奥,与学生理解水平的差距就会越大,学生对阅读的排斥就会越强烈。

在文本内容的解读中,少些甚解,多些会意,读书就有情趣;在文本形式的解读中,适度甚解,言意兼得,读书就有理趣。

四、阅读积累,在不求甚解中奠基

宋代学者陆象山说过:“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语文教学要留有空白。学语文是一生的事,不要担心学生有些地方暂时感悟不出来,尽管放心给学生留一片思维的空白。

清华附中韩军老师指出:学语文,本是举三反一,读书,积累,多多益善;数量在先,量变而质变。大量积累,积淀于前,才会点滴模仿反刍于后。无举三,则无反一;只举一,则永难反三,此铁律!语言学习是建立在对于词汇和语句在语境中充分积累以及大量地、反复地运用从而形成的一种自动化的技能。所以讲不求甚解,注重的是在有限的学习阅读时间内,实现阅读量的扩大、阅读速度的提升。阅读教学不求甚解,忽略了对于课文的精批细览,则获得大量的课堂时间,学生大量阅读成为可能。而大量的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在大量的自主阅读实践中逐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一个人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主要取决于他的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而小学正是进行大量文化积累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是给学生打好厚实的文学底子的黄金阶段。“不求甚解”的大量阅读,看似随意,其实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有了广泛的阅读积累,必将增加语感的积淀。量的积累,必定促进质的提高。在今天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广泛的阅读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不求甚解”“一目十行”有利于信息的快速检索,学生在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培养语感,渐渐地练习运用,在练写实践中反刍读的收获。这样,“不求甚解”就会走向“能求甚解”。

不求甚解,作为一种阅读教学理念,仅从某个方面来诠释也是不够的。同新课标中诸多的语文教学理念一样,需要我们站在讲台之上和讲台之下不断思考、实践、探索,这样才会显现其价值。如果教师和学生,都能“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那将是语文美好而生动的境界。

猜你喜欢
感性理性素质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本转职”是高等教育的理性回归
感性的解放与审美活动的发生——对马克思一个早期思想的引申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