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进
为进一步掌握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情况,促进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同时为国家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2012年8月12-30日,应伊犁无线电管理局的邀请,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派出两名工作人员协同参与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电磁环境测试,为保障中哈边境安全提供了数据保障。
此次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工作是根据国家无线电管理局2012年度工作计划的部署,为全面了解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情况、做好中哈第二次边境地区无线电频率协调会提供技术储备。工作由新疆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局牵头,自治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新疆电信等各家公司,同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联合组成的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组进行的。此次测试任务难度大、要求高,通过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前期准备充分
测试前的周密保障,为测试工作奠定了基础。为了了解新疆当地电磁环境状况以及无线电管理和监测方法,确保测试工作顺利进行,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工作人员会同新疆无线电测试人员在开展测试前,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协调保障工作。
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到达伊犁后就立即跟随测试组来到了新疆阔尔克无线电培训中心,首先对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局下发的《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测试计划及实施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重点对测试方法展开了交流。会后,技术人员在阔尔克无线电培训中心广场按照测试方案制定的步骤做了认真仔细的预测,对携带的仪器设备进行了校准、比对,对移动监测车测试系统自身产生的假信号进行了鉴别,对测试方法、步骤、细节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8月15日,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的工作人员还参加了由新疆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局组织召开的“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测试会议”。会上,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副处长郭玉峰简述了本次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的意义和目的,要求各单位做好测试的前期准备工作,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做好本次测试数据记录、存储、分析工作,力争准确、详实、有效地掌握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情况;自治区监测站副科长王东晓依据《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测试计划及实施方案》就本次测试的测试设备、测试标准、测试方法和测试报告进行了讲解,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确保了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结果的精准性。通过阔尔克培训中心的预演练和在奎屯市专门组织的培训,使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对此次测试工作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测试工作圆满完成
测试组根据《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测试计划及实施方案》,于8月13-26日在中哈边境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和昭苏格登碑、阿拉山口边防一连、阿拉山口287高地、玉科克瞭望所、巴克图口岸、塔斯提边防哨所、吉木乃口岸、阿黑土别克口岸共10个测试点,涉及伊犁州、博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四个地州开展电磁环境测试,主要目的是摸清上述地州沿边境及口岸电磁环境状况、无线电频率使用情况,掌握越境信号和无线电干扰(我方、哈方)情况,建立较完整的新疆中哈边境地区电磁环境基础数据。
整个测试分为4个组,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参加了中哈边境第一组的测试工作,该组由伊犁州无线电管理局、伊犁军分区、巴州无线电管理局、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伊犁州文化体育广播影视局和伊犁州三家通信运营企业组成,共20人,主要在霍尔果斯口岸、都拉塔口岸和昭苏格登碑开展测试。
测试工作分为白天测试和夜间测试,白天测试公众移动通信业务频率,夜间测试广播电视业务频率。测试工作异常艰苦,工作人员必须克服昼夜温差大、狂风肆虐、尘土飞扬、交通环境恶劣等带来的困难,全神贯注地监测每一个测试频段,仔细地甄别每一个频率,分辨是合法用户还是违规设台,是中方信息还是哈方信息。
根据测试任务的要求,小组成员积极配合,认真测试、记录、分析数据,工作到第二天凌晨,终于完成了首站霍尔果斯口岸的测试任务。第二天上午8点至第三日凌晨,工作人员经过21小时的奋战,结束了都拉塔测试工作。由于第三个测试点昭苏县格登碑距伊宁市有240公里,测试组沿险峻的伊昭公路,经过近4个小时的行程安全抵达了昭苏县格登碑,经过短暂休整后立即投入到测试工作中。
经过三天的努力,江苏省无线电管理局所在的第一测试组行驶近3000公里,测试30多个小时,收集、测量和分析了大量的国、内外广播电视信号和公众移动通信业务信号,存储频谱图251张,音频文件52个,国、内外无线电频率251个(其中国外无线电频率59个),较圆满地完成了3个测试点的电磁环境测试工作。
在协同参与中哈边境电磁环境测试的工作中,江苏省无线电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不仅向新疆同行学到了“反恐维稳、应急处置、安全保障”的宝贵经验,也帮助新疆同行完善了中哈边境电磁环境基础数据,为保障国防安全积累了大量无线电信号数据,也为国家即将召开的中哈第二次边境地区无线电频率协调会提供了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