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天文
楚国,又称荆、荆楚,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最早兴起于古荆州之地的楚部落,灭于秦国。辖地大致为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重庆、河南、安徽、江苏、江西部分地方。
《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也使得楚国文化艺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春秋时期,楚国音乐已很发达。楚国设置了乐官,专门掌管音乐事务。中外闻名的擂鼓墩1号墓所出土的一套——曾侯乙编钟,共65件。钟与钟钧附件及钟架上,均有铭文。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先秦楚国乐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舞蹈是和音乐相伴而来的。1941年在长沙黄土岭战国楚墓出土的一件彩绘人物漆奁,共绘有11个舞女,其中二人长袖细腰,翩翩起舞,其余8人或静坐小憩,或一旁观赏,1人挽袖挥鞭,似在指挥,也全都长衣曳地,面清目秀,体态轻盈。这件漆奁生动地展现了楚国集体舞蹈的场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楚国民间乐舞的风格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民间祭祀性巫舞十分盛行。位于江汉平原的楚国,信巫好祀,歌舞娱神。巫,在甲骨文里与舞相通。《说文解字》云:“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象人两袖舞形。”王逸《楚辞章句》说:“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笔下的《九歌》,就生动地反映了巫舞的各个方面。屈原赋予了巫一个十分诱人的称谓——灵。
我们从《九歌》①的词句中就能找到有关灵(巫)的描写:《九歌·东皇太一》曰:“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九歌·云中君》的说法与此异曲同工:“灵连踡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九歌·湘君》:“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九歌·湘夫人》:“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九歌·大司命》:“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九歌·东君》云:“恒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箎,鸣侖虎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九歌·河伯》:“灵何惟兮水中”;《 九歌·山鬼》:“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九歌·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灵”就是在众多乐器的伴奏下,翩翩起舞的,偃蹇、连踡成为巫的基本风格特征。
屈原笔下的《九歌》有着浓厚的悲苦情景,与屈原一生颇不得志有关:主张改制变法,却因之而失助;主张连齐抗秦,又因之失势;主张废嫡立庶,更因之而失权。所以,在“屈赋”中,太息、咏叹、掩泪、伤怀是常有之事。其志结,其心郁,其情悲,其思哀,以至屈子除自沉汨罗外竟无路可行。可以说,《九歌》中最浓厚的情感便是“忧患意识”,而其最放纵的想象便是从这意识中解脱。屈原“巫乐”的这种“忧患意识”,正是以“信鬼而好祀”为表征的“楚人精神”的生命内核。在“娱人娱神”的民间乐舞中,既有正视现实的态度,又有追求理想的热望。
2 楚国宫廷乐舞的风格特点
随着“礼崩乐坏”的局面出现,楚国宫廷乐舞一方面向下发展,一方面又吸收民间乐舞。现在从能反映当时宫廷乐舞的《楚辞》中,有《招魂》和《大招》两篇。《招魂》②描写:“有《涉江》、《采菱》,发《扬荷》些,”荷,阳,古时通用。《伽真训》云:“足蹀《阳阿》之舞。”说明《阳阿》是舞曲名。东汉傅毅在《舞赋》中对《阳阿》的动人描摹,我们得以获取《阳阿》舞的具体信息。《舞赋》中描述:“开始的动作,若俯若仰,若来若往;舞女的仪态是那样的雍容娴雅,又带有淡淡的惆怅,仿佛在天上飞翔,又好像在踽踽独行,忽然高耸起身子,刹时又似宝塔欲倾,招招势势不失法度,举手投足,左顾右盼,合着鼓声,轻柔的罗衣随风起舞,缭绕的长袖左右交横,络绎不绝的姿态飞翔飘散,手脚合并的身段曲线律动,轻歌曼舞恰似归巢春燕,疾飞高翔势若静夜惊鸿,美丽的舞姿娴婉柔糜,机敏的体态轻盈如风。”足可见当时楚人的审美倾向长袖细腰、飘逸轻柔。
《韩非子·二柄》记载:“楚灵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楚国宫人为了争宠,宁可饿死。宫中舞姬更悉心钻研新舞,主要集中于腰肢动作,因此得名为细腰舞。舞者腰如细柳,腰身低折,就像春风拂柳。从出土的楚墓文物亦可证实,如江陵望山2号墓出土的女俑,发髻垂肩,面容秀丽,腰细而系带。可见楚人是追求修长细腰之美的。
此外,随着各国各地文化交流的密切,楚国宫廷乐舞中也广泛地吸收或引进了各国各地的乐舞,成为楚国乐舞的又一大特点。如《招魂》③所写:“二八齐容,赵郑舞些。”“吴歈蔡讴,奏大吕些。”“郑卫妖玩,来杂陈些。”《大招》④所写:“代奏郑卫,鸣竽张只。”各国各地乐舞同时表演,竟到了“四上竞飞,极声变只”(《大招》)的地步。
无论是民间的巫舞或宫廷乐舞,它都特别讲究舞蹈者线条美、律动美。如《招魂》、《大招》⑤多处说到“ 姱修滂浩,丽以佳只”、“容则秀雅,稚朱颜之”、“小腰秀颈,若鲜卑只”、“长袖拂面,善留客之”、“丰肉微骨,体便娟只”,这样舞蹈起来,才能达到“偃蹇”、“连蜷”的效果的。
在楚舞的发展继承中,汉代著名的舞姬戚夫人,一称戚姬,是汉高祖刘邦的宠妃,她不但会弹琴击筑,而且精于楚歌楚舞。⑥《西京杂记》称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唱出塞入塞望归之曲。”从汉画像石的形象得知,其舞姿优美,甩袖和折腰都有相当的技巧,且花样繁复。戚夫人舞时只见两只彩袖凌空飞旋,极具韵律美。其“折腰”不是通常所见的向后下腰,而是下旁腰做九十度折曲,双臂成“顺风旗”式随下腰方向平伸,面向观众。这一舞姿既有难度又很别致,这就有力的证明了楚舞当时的发展以及它独具审美风格的形成。
3 楚乐舞剧目的风格呈现
1978年,在湖北随州市出土的编钟、编磬等大批乐器,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特色。为数多达65口的青铜编钟,音域宽广、音色优美、造型宏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大批艺术家对楚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83年,由湖北省歌舞团以历史文献为依据,结合编钟古乐器而创造的大型歌乐舞——《编钟乐舞》,在武汉市隆重上演。
《编钟乐舞》以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核心,用歌、舞、乐的古老艺术形式,展示了古代楚国的文化艺术、风俗民情、祭祀、农事、征战及宫廷宴乐等情景。其中的《楚宫宴乐》为女子群舞,突出了细腰长袖的楚国舞风。领舞者挥舞万余长袖,横如长虹,竖若鬟飞,展现出盛楚宫廷绚丽多彩的乐舞场面。编导创造性的把史料文字记载的楚舞,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加工,呈现于舞台,向前“塌腰撅臀”、向旁的“90度侧胖腰”、“拧倾的S型舞姿”,把楚国乐舞展现得婀娜多姿,美不胜收。该剧目不但被列为国家保留剧目,还被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吴晓邦先生誉为“中国古代的音乐舞蹈史诗。”
时隔二十余年,湖北省歌舞团的艺术家们又重新投入创作,以现代人的思维,结合时代发展的特色,推出了继《编钟乐舞》之后的又一力作——《钟鸣楚天》。
该乐舞以“征战—思乡—雄风”为主线索,力图重现当时的楚国艺术文化、社会宫廷之繁华。在征战场面,避开了血腥、厚重的一面,更多的宣扬和平与人性。而思乡的战士,浪漫而又细腻。“竹简”寄托梦想,回归到自由自在的快乐家园。千古绝唱的编钟,与舞台上的楚人相互呼应:“人因钟而生性,钟因人而升华。”从而展示了楚人励精图治,一鸣惊人的气魄和情怀。该剧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映照了当今的太平盛世。
我们发现在女子乐舞《楚人好细腰》中,编导有意识的艺术处理为单臂长袖,并且着力强化快甩、长抛等动态设计。把楚人的舞袖技艺运用得灵活多变。舞动的长袖时而波涛翻滚、时而白云涌起,、时而如夏日彩虹、时而似袅袅云烟。此外,在“腰”的动律上,编导夸张的向后下大腰及向旁90跋虏嘌,强化了视觉上的“三道弯”,把“长袖、细腰”的楚乐舞展现得淋漓尽致?
楚国乐舞以独特的审美造型和精致的服饰装束,成为舞台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长袖细腰的舞蹈形态成为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舞蹈形态,为整个中国古代舞蹈的美学风格定下了基调,⑦并且深深的影响着后世舞蹈的发展。
综上楚国民间、宫廷乐舞以及当代舞台楚乐舞剧目的分析,楚乐舞的风格特点可以归纳为:(1)长袖、折腰;(2)轻柔、飘逸;(3)偃蹇、连踡;(4)浓厚的悲苦情境。
楚国乐舞在泛神文化、巫文化、道家文化的影响下,在“娱神娱人”的功能演化中蓬勃发展起来,使舞蹈作为表演性艺术的品格成为定局。在对楚乐舞的研究和创作过程中,楚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无不吸引着学者、爱好者为止倾倒,献出智慧。身处长江流域楚文化发源地的我们,以得天独厚的地理因素和主人翁的意识,责无旁贷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楚文化研究是一个正在拓展中的学术研究,它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们投入其中,为深挖我国古老艺术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勇往直前。